中国城市居民休闲需求二十年变迁

2020-01-09 06:10王琪延韦佳佳
关键词:工作日边际国民

王琪延,韦佳佳

(1.中国人民大学 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北京100872;2.北京工商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北京100048)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90.03万亿元,同比增长6.6%,人均GDP将近一万美元,同比增长11%;城镇化率为59.58%,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52.16%,比上年提高0.5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1.51个百分点[1]。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为休闲社会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宏观经济基础,推动居民休闲需求的持续深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时间得以缩短,为休闲时间的增加提供了可能。根据《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报告》显示,与十年前相比,人均GDP增长约1倍,劳动时间减少了1.5%,即2018年全国居民平均劳动时间为4小时24分钟,比2008年减少了4分钟;平均休闲时间为3小时56分钟,比2008年增加了12分钟[2]。居民收入和消费持续提升,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228元,扣除价格影响,实际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38 271亿元,同比增长8.9%,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6.2%。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多,休闲消费支出随之增加,2018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为2 226元,同比增长6.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11.2%[1]。因此,伴随休闲时间的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休闲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研究居民休闲需求,有助于了解居民休闲需求现状,更好地满足居民休闲需要。

纵观相关文献,关于休闲需求的文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分析影响休闲需求的因素,多数研究认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自由支配时间对休闲需求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4];另一方面,则是探讨居民休闲需求满足程度,郭茜(2013)[5]106-108、白日荣(2017)[6]采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探讨了居民休闲需求,但是他们在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时,将剔除生理必需时间的其他时间作为自由支配时间,然而这并不妥当,自由时间是指劳动时间以外,供劳动者自由支配、自由发展、充分发展的时间。因此,自由时间是非劳动时间与必要生理时间之差[7]。本文在模型变量修正基础上,采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探讨北京市居民1996年到2016年这20年间的休闲需求变迁。

一、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是经济学家Luch在美国经济学家Stone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所示:

其中,I为可支配收入;βi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储蓄倾向;xi为第i种商品的实际需求量;pixi为第i种商品的消费支出;pixi0为第i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

估计上述扩展线性支出模型,需要获得每种休闲活动的价格pi和需求量xi以及收入水平I等数据资料,但是这些资料的获得存在一定难度。考虑到传统经济需求理论只关注在收入预算约束下研究需求问题,而忽视了时间预算的约束,而休闲是物品和时间结合产生效用的过程[8],休闲活动需要以休闲时间为前提,否则即使有休闲欲望和需求能力,休闲需求也不能转换为有效需求[9]。 郭茜(2013)[5]106-108将扣除个人必须时间后的剩余时间作为自由支配时间,这并不妥当,本文采用一天24小时扣除掉个人必需时间G1和工作时间N后的时间作为休闲的理论时间T,即G1+T+N=24。作为理性人,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必须合理地配置时间资源,在各种休闲活动中分配有限的时间,分配到每种休闲活动的时间分别为t1,t2,…tn,由于任何休闲活动都需要消费时间,可以把这部分时间视为每种休闲活动的消费额(ti=pixi);与休闲活动的消费额要受到收入水平约束相同,各种休闲时间的配置也受到时间T的约束,因此可用休闲活动的理论时间T替代休闲消费的收入限制(T相当于I)。于是,用时间因素替代与经济因素相关的价格、收入水平,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将改写为如下式子:

得到休闲需求扩展线性支出系统计量模型如下:

得到如下变型:

利用各项休闲活动所花费的实际时间和可支配自由时间,通过最小二乘估计即可得回归系数αi和 βi的估计值。

第i种休闲活动的基本需求表达式如下:

第i种休闲活动的超额需求表达式如下:

二、休闲需求模型估计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1996年和2016年的北京市居民时间分配调查数据。作者负责框架设计、问卷设计、调查督导和数据分析,具体抽样过程由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成员协助完成。该调查每五年进行一次,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问卷为自填式结构型问卷,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亲自填写,均为真实意愿的表达。调查数据真实、客观、准确。问卷分为两部分:“社会生活基本调查问卷Ⅰ”和“社会生活基本调查问卷Ⅱ”。“社会生活基本调查问卷Ⅰ”调查了北京市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等23个问题。“社会生活基本调查问卷Ⅱ”包含了生活时间分配记录表,记录居民一天的生活活动时间分配,每10分钟为一个记录单位,共144个单位,总计24小时。样本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结构(单位:%)

(二)休闲需求模型估计结果

基于1996年、2016年工作日和休息日15项休闲活动的时间资料以及剔除工作时间、个人生活必需时间得到的自由支配时间作为估计扩展线性模型的基础资料来构建休闲需求模型,利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计算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1.休闲活动的基本需求分析

休闲基本需求是指在一定可支配时间约束下,为了满足放松身心的需求,人们自愿在各种休闲活动消耗的最少时间。根据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所有休闲基本需求时间为,每一项休闲活动的基本需求为。

根据表2,1996年、2016年休闲基本需求分别为168分钟、73分钟,分别占实际需求的67.9%、36.9%。1996年休息日休闲基本需求量为260分钟,比工作日多52分钟,是休息日实际需求的58.9%;2016休息日休闲基本需求比工作日减少了22分钟,是休息日实际需求的13.1%。与20年前相比,国民休闲基本需求减少,1996年国民以满足放松身心恢复体力的基本休闲活动为主,到了2016年整体休闲活动层次有所提高。

从休闲活动内容看,1996年工作日休闲基本需求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看电视(73分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21分钟)、阅读报纸(15分钟)、休息(13分钟)、其他娱乐(12分钟),共占基本需求总量的79.6%;2016年则为看电视(23分钟)、阅读报纸(15分钟)、其他娱乐(7分钟)、休息(7分钟)、阅读书刊(5分钟),占基本需求总量的67.4%。1996年休息日的主要基本休闲活动为看电视(96分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35分钟)、其他娱乐(23分钟)、休息(23分钟)、探访接待亲友(18分钟),占基本需求总量的75.1%,与工作日相比,除工作日的阅读报纸需求转变为探亲访友外,休息日其他主要基本休闲活动类型和顺序没有发生变化,但5项活动基本需求量总和占比有所下降,休息日的休闲活动方式较工作日更为丰富。2016年5项主要基本休闲活动则为看电视(18分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17分钟)、其他娱乐(16分钟)、阅读报纸(15分钟)、体育锻炼(6分钟),是基本需求量的66.0%,与工作日对比,活动类型出现了变化,工作日的休息以及阅读期刊活动变成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体育锻炼这两类积极休闲活动。

综上,一方面,与工作日相比,休息日休闲活动基本需求有所减少,这与工作日休闲时间相对较少有关,人们将更多时间用于基本休闲需求缓解工作上的疲劳达到放松精神的目的,如以看电视、休息、轻松的读书看报活动为主。到了休息日,休闲方式变得多样化,用于基本休闲需求时间相应减少。另一方面,与1996年相比,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2016年居民用于满足基本休闲需求的时间逐渐减少,且休息日用于满足基本休闲需求的活动更偏向于积极类型的休闲。随着量多质优休闲品和服务供给的增加,人们将更多休闲时间用于提高个人素质、培养兴趣爱好等休闲活动当中。

2.休闲活动的超额需求分析

超额休闲需求是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将剩余可支配时间按照边际需求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休闲需求活动。根据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所有休闲超额需求为∑βi(T-∑ti0),每一项休闲活动的超额需求为βi(T-∑ ti0)。

工作日休闲活动超额需求逐年增加,1996年、2016年休闲活动的超额需求分别为80分钟、125 分钟,分别占实际需求的 32.4%、63.2%,1996年工作日的超额需求占比不到四成,休闲活动仍以满足基本休闲需求为主,2016年国民则将超六成休闲时间用于发展型的休闲活动。与工作日相比,休息日超额需求总量占比有所提升,1996年休息日休闲超额需求为283分钟,是实际需求的64.2%;而2016年休息日休闲超额需求为340分钟,是实际需求的86.7%。

从休闲活动内容看,1996年休闲活动超额需求时间最长的5项活动分别为看电视(15分钟)、游园散步(10分钟)、其他自己的时间(10分钟)、探访接待亲友(9分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9分钟),占超额需求总量的66.9%;2016年主要超额需求活动为看电视(36分钟)、游园散步(20分钟)、其他自己的时间(15分钟)、休息(15分钟)、其他娱乐(8分钟),占超额需求总额的75.8%。

通过计算基本需求和超额需求的相关系数,1996年工作日和休息日的这一数值分别为0.84、0.61,2016 年则分别为 0.73 和 0.02,可见 20 年前居民休闲时间配置依然集中在基本需求中的主要活动类型,和基本需求的构成具有较高同构性。而超额需求理论上是指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在可利用的自由时间范围内人们愿意花费的时间,理应具有更加广阔的选择自由,体现在活动类型上就应该是更加丰富的时间配置方式。虽然与1996年相比,2016年超额需求休闲活动占比较高,但看电视、游园散步依然是工作日、休息日主要超额休闲需求活动,休闲需求类型较为单一。

3.休闲活动的边际需求倾向分析

将日常休闲活动分成六大类。从边际需求倾向看,工作日整体休闲活动的边际需求倾向∑βi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当人们满足了休闲基本需求后,如果剩余的支配时间每增加一分钟,1996年、2016 年会分别增加 0.585、0.845 分钟用于休闲活动上。由于工作日休闲时间较短,人们对休闲的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出现了各年份的休息日边际需求总和比工作日略有减少的现象,1996年为0.493,2016 年则为 0.627。 休闲需求的增加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工作时间的大幅缩短、休闲时间的大幅增加以及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关。

具体从活动类型看,2016年工作日休闲活动边际需求高于1996年的活动有知识型休闲活动,增加了 0.41%,自娱自乐型休闲活动增加了17.9%,康体型休闲活动增加了14.1%,其他类型休闲活动增加了0.2%;而消磨型休闲减少了3.3%,社交型休闲减少了 2.3%。到了休息日,2016年的自娱自乐型休闲比1996年减少了1.4%,知识型休闲增加了 1.5%,观赏型休闲高4.5%,康体型休闲高 5.7%,其他类型休闲高 3.6%。虽然自娱自乐型休闲是居民边际需求的主要活动,但是2016年休息日该类型的边际需求有所减少,特别是看电视这一项简单的休闲方式相较于1996年减少了1.4%。

表2 1996年和2016年休闲需求量比较(单位:分钟)

三、促进国民休闲消费需求建议

通过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我们从基本休闲需求、超额休闲需求、边际休闲需求三个方面探讨了北京市居民20年来休闲需求变迁。研究结果表明,与20年前相比,居民用于基本休闲需求时间减少,超额休闲需求总和占比增加,1996年超额需求与基本休闲需求构成较高同构性,2016年的超额需求则更倾向于多样化的休闲方式,居民休闲需求愈发强烈。但不可忽视的重要事实是,国民基本休闲需求仍以看电视、游园散步等简单式休闲为主,休闲需求层次较低。因此,有必要提高国民休闲意识和能力,优化休闲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出台相应休闲消费政策,以此促进国民休闲需求消费升级,更好地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要。

第一,加强国民休闲教育,提升国民休闲能力。一方面,构建契合国民整体素质的休闲教育体系。加大休闲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将休闲教育根植于国民幼儿教育直至大学教育体系,设置相应提升国民休闲意识、休闲伦理、休闲技能的课程,提供相配套的休闲教育环境,打造一批“讲休闲”、“能休闲”、“会休闲”的人才队伍,以此培养国民从小就会充分利用休闲时间获取休闲效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各层面休闲理念的普及与渗透,例如,社区基层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休闲文化建设活动,举办公益性质的插花、绘画、厨艺、跳舞等讲座,逐步提升国民生活品味,引导国民全面平衡发展的人生追求。

表3 1996年和2016年边际休闲需求比较(单位:分钟)

第二,实现量多质优休闲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国民休闲需求。目前中国休闲供给仍以大众化的电视电影娱乐、棋牌娱乐、歌舞娱乐为主,无法及时适应由收入增长、观念更新所带来的休闲消费结构向高层次演进的这一要求[10]。

第三,出台相关休闲消费政策,优化休闲消费环境。例如,在满足居民旅游休闲需求方面,应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景区淡季免费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政策,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消费月,举办数字文旅消费体验等活动。在提升教育文体类休闲需求方面,应出台相应支持教育机构开发培训项目、开展社会服务等培训消费政策;通过面向社会招标,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各类文化主题提供国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推动体育场馆等公共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和低收费开放,运用商业运营模式助推体育场馆多层次开放利用。在促进康养类休闲需求方面,应支持整合改造限制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将城镇中废弃工厂、事业单位改制后腾出的办公用房等整合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

猜你喜欢
工作日边际国民
一直难忘
高地
"国民健康监测"专栏导读
学会坚持,学会放弃,理性行动
浅议导数和边际在量本利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对于马克思关于工作日的思考
关于休闲的量的问题的考察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对《资本论》中工作日问题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