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

2020-01-09 06:24王浩骅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消费大学生

王浩骅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 400000)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以满足社会和个体的生活需求为目的,借助合理的身体活动,从身心两方面实现人的优化及发展。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体育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则更是参与体育运动和带动身边的人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人群。我国的体育人口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是体育消费品的巨大市场。体育服装、运动鞋、运动器材等作为主要的体育实物消费的组成部分,缺口与日俱增,另外还包括欣赏性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等等也日益多元。作为社会体育人口的首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尤其是体育专业大学生,是影响未来开展体育活动的主流群体,作为体育消费者特殊群体,大学生们有足够的课余时间追求体育锻炼带来的诸多益处。随之带来的体育消费也是对我国的体育消费市场有着较大的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问题不止是一种简单的消费,它更是大学生体育消费观、价值观的刻画。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5所高校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为研究目标。这5所高校涵盖了985、211高校,普通的本科院校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需要,对中国知网电子数据库进行了筛选,以“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研究”等为关键词,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为论文提供文献支撑。

2.2、问卷调查法

通过制作、发放、回收、分析问卷,对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5所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做详细的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共发放420份问卷,有效问卷396份,有效率为94.3%。

2.3、专家访谈法

通过访谈各个高校体育院系领导,学校周边体育用品店老板,资深的体育经济管理者,对研究的大概内容做简单了解。对所有访谈内容按照访谈提纲进行书面整理与分析。

2.4、数理统计方法

将调查问卷和实地方问所获取的信息数据录入SPSS,再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得出研究需要的结果。

2.5、逻辑分析

结合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以及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进行逻辑分析,详细了解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于体育消费的实际情况,找寻内部逻辑联系给出结论与建议。

3、研究结果

3.1、重庆市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1)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在被调查的396个学生中,约有1.52%的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用低于1000元;31.82%的学生生活费用在1000-1500元;56.57%的学生处于1500-2000元;10.10%学生生活费用超过2000元;约66%的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在1500以上,是有能力进行体育消费的。

约1.77%的大学生月平均体育消费低于100元;100-300元有38.64%;300-500元有55.81%;超过 500元的有3.79%,大多数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每月体育消费处在积极状态,标明体育专业学生在自己专业上投入较多。300-500元区间占比最高,据了解体育消费集中在锻炼附加,比如营养餐、饮用水、补剂、药品等。

表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统计

根据表1,总体体育消费能力与性别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差别相对稳定,小部分女性较男子有高体育消费的倾向,但大部分女性体育消费能力不如男性,平均来看男性体育消费能力略高于女性。

在100-300元区间下,大二>大一>大四>大三,大一年级主导着中等偏低体育消费水平。在300-500元区间,大三>大四>大一>大二,大三年级主导着中等偏高体育消费水平,差异较小,影响因素不能直接看出,大三年级的高消费可能跟熟悉环境、课余时间较多、恋爱因素、积蓄增多等有关。

表2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统计

表3 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统计

总的来说,300-500元段消费水平人数最多,100-300元段人数次之,但西南大学100-300元段消费水平人数多于300-500元人数,可能与该校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体育服务良好有关。各学校消费水平段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以体育专业作为王牌学院的文理学院在300-500元区间表现显著。

3.2、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类型

图1 消费类型统计

重庆市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实务型消费占多数,参与型消费其次,观赏性消费有待提高。被调查的学生参与体育消费更加看重自身投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锻炼。观赏型消费较低可能是由于重庆市体育氛围不够浓厚,少部分同学主动购买观看现场比赛,据了解大多数同学还是以媒体转播转载了解为主。

3.3、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态度

表4 体育消费动机调查

由表4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还是以强身健体为导向,相对于其他,在用于社交和增长体育知识方面有所欠缺。

表5 体育消费态度

在除自身专项外的体育项目是否有必要开展的题目中,有29人觉得非常有必要,125人觉得有必要,114人觉得一般,90人觉得没有必要,38人觉得完全没必要,其中觉得没有必要的总占比(包括没有必要和完全没有必要)约为32%,现今体育专业学生一专多能的意识有欠缺。

结果表明,89%的学生对于自身的体育消费投入持乐观态度,认为支出有必要,且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一方面消费者满意,另一方面反作用于刺激消费的增长,以此促进消费的良性循环。

3.4、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表6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主观因素各项分别占比为:追寻时尚潮流74%、思想情况67%、兴趣爱好67%、身体健康状态最少为63%,追寻时尚潮流占比最多,可以看出时尚对于体育专业学生的导向作用明显,另一方面也透视着不合理的消费倾向。客观因素各项分别占比:消费类型72%、体育场地设施71%、体育消费价格68%、受周围同学影响63%、经济条件制约35%、其他16%。其中体育消费种类最多,经济条件制约最少,体育专业的体育消费具有一定的分类倾向,即体育消费具备自身的独特性,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因素较少。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多数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相对宽松,有能力体育消费;多数体育专业大学生每月体育消费呈积极状态,体育专业学生在自身专业消费建设上投入较多;小部分女性较男性有高体育消费倾向,但平均女生体育消费能力不如男性,总的来看体育专业男生的体育消费能力大于女生;大三年级主导着中偏高体育消费水平,大一年级主导着中偏低体育消费水平;

(2)受调查各学校消费水平段并没有太大的波动,西南大学整体的消费水平低于其他四个学校。实务型消费占多数,参与型消费其次,观赏性消费次之。重庆市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主要用于实务型消费,观赏型消费有待提高;

(3)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动机不仅仅局限于身心的锻炼,在诸如增长专业知识、职业发展等其他方面都发展迅速,体育专业大学生有了更清晰的人生规划目标。另一方面学生现今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普遍以追求时尚为消费导向,存在不合理的消费倾向。体育专业的体育消费具有一定的分类倾向,即体育消费具备自身的独特性,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因素较差少。

4.2、建议

(1)树立理性的体育消费观念,合理的支配生活费。

做好收支预算,保障基本生活,在不影响生存条件的情况下再考虑适当的体育消费;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将消费花在刀刃上,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与他人攀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入而出,挑选适合自己的物品,正确认识到体育锻炼给我们自身带来的竞技性而非物质性,具备体育运动精神。

(2)校政策支持,建立体育用品二手市场,降低体育消费成本。

学校建立二手商品市场,将同学们的体育器材、运动装备等物品置于二手市场流通,提升物品单一价值,鼓励其他生活用品、工具等流通,通过对物品的二次使用降低体育消费成本,将物品原价值放大。建议和勤工助学机构合作,增加勤工助学就业机会,帮助同学开源节流,减轻家人负担;学校举办多种赛事,设立名次奖励,将体育用品或者鞋服类作为奖品,一方面减轻学生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刺激学生参与运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体育氛围。

(3)政府介入,加强体育消费市场管理。

政府鼓励体育发展,主动举办体育赛事,多方面支持学校、社会、机构等开展娱乐健身活动,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做好市场监管,严防市面大量品牌仿制品造成体育消费者受骗,保障消费者权益,控制价格平稳,打击商家炒作抬价行为,防止囤货卖高价行为的发生,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严厉打击不法商家,营造更好的体育消费环境;增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体育锻炼成本。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消费大学生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40年消费流变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我国31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07)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新消费ABC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