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2020-01-08 02:23周辉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数学教学小学

周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新形势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给小学数学教师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只有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学情对教学思维及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才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及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作为一种深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便能够为小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表现平台和发展空间,并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本文便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应用小组合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方法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作为小学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使得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引入高效互动的教学模式为课堂学习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此才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及实践性[2]。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其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增进小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且也能够让小学生在互帮互助、共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收获满满的学习成果。

一、合理划分小组,引导小学生互帮互助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分组是否科学合理,对小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以及課堂教学开展的进度都会带来直接性的影响[3]。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所具备的优势及作用,并推动课程教学的有序进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需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情况进行分组,并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提升小组合作分组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不同水平段的小学生之间的配合和互补,从而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实践教学为例,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前将小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组织小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来探讨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求解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为各组提供相应的直尺以及细绳等工具,让各组成员集思广益算出指定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周长。通过研究与讨论,教师可发现各组求解的方法不尽相同,有用细绳环绕图形一周的,也有用直尺测量图形边长的,不管采用的哪一种方法,最终都能够得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引出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及所需注意的问题。

二、增设体验活动,突出小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往往都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仅严重打击了小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佳,长此以往还会使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4]。而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则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体验各类合作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以“图形的运动”的实践教学为例,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小学生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等基本概念,并掌握图形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移动图形的方法,教师便可为各个小组提供相应的工具,如剪刀以及剪纸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以上所提到的相关知识点。具体而言,教师可先引导各小组成员各自裁剪出各种各样的图形,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这些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判定的依据又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在组内对所裁剪出的图形进行移动,并由其他小学生来判断其移动的是否正确。

三、布置教学探究任务,提高小组分工协作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自控能力还有所欠缺,在自主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所以要想让所有小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及目标,为各小组统一布置相应的教学探究任务,并由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协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进行不定时的巡视,以便掌握各个小组的探究进度,并为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5]。

以“数据收集整理”的实践教学为例,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便可布置“本班学生最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的任务,由小组长对小组内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具体内容可包括:收集、统计和汇总数据,制作图表,整理和汇报统计成果等。在交流与分享的环节,小组内各个成员还可以根据经整理所得出的结果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哪一项体育活动最受本班学生的欢迎,哪一项体育活动喜欢的人数最少,以及相对应的人数等。通过布置教学探究任务,让小组成员进行分工与合作,可在提高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学的质量及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而且也能够提升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及效果。而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及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尽管年龄尚小,但是却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模仿能力,所以要想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所具备的重要作用及优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对开展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促使其在合作探究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各项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登永.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4(1):175.

[2]李玉早.合作探究,张扬个性,共享成果——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J].速读(上旬),2019,25(10):231.

[3]刘举荣.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人文之友,2019,15(21):212.

[4]李忠辉.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32(6):188.

[5]刘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9,24(3):55.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数学教学小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