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霞
摘 要:幼儿时期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教育对于幼儿未来的学习乃至生活都是有极大益处的。本文将通过分析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来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教育;重要性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的教育事业也在逐步的发展完善。许多家长让孩子过早的进入一个教育的环境,希望为孩子的学习提前打下基础。而一些家长往往忽视了幼儿身心教育与智力教育同样重要,各种问题也随之产生。幼儿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很多品格的形成与这段时期受到的教育有直接关系。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
一、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现状
(一)幼儿心理健康现状。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快,幼儿的成长环境相比从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是社会压力普遍变大,家长陪伴幼儿的时间变少,各大托管机构的兴起,使得家长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给了工作,而不是对幼儿的陪伴。而幼儿时期的孩子非常需要家长的陪伴,托管机构的环境也会使部分幼儿难以快速融入,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孤僻,焦虑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也会给幼儿一些过大的压力,将幼儿送入各种课余教育机构,希望孩子学的更多,“赢在起跑线上”。但过于繁多的学习量与不科学的学习规划往往会适得其反。幼儿期的孩子智力发育还处在一个缓慢阶段,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并不明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幼儿时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一味的增加学习量,对幼儿天性也是一种压抑。其次,幼儿的兴趣往往都是画画,跳舞这类活动,但一些家长更愿意给幼儿安排一些智力学习的课程。很多幼儿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家长若是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替孩子做决定,幼儿也会形成一些不愿与人交流,情绪反常等心理现象。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虽然现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明显的增多,但人们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还比较滞后。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重视幼儿的心理情况,给予幼儿更多的关注与尊重,让幼儿感觉到自己的意愿有人倾听与理解,幼儿也会更愿意与父母老师进行交流,并且渐渐树立一个尊重他人的意识。除此之外,与幼儿共同面对幼儿产生的负面情绪,一同疏导改变,也会培养起幼儿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良好帮助。
(二)促进身体健康。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身体的情况会影响心理情况,心理情况往往也会影响身体状况。一些幼儿负面心理的产生可能会导致幼儿挑食厌食,这对身体发育非常不好。还有一些幼儿较为孤僻内向,不愿参与与其他伙伴的体育游戏活动,这也会使幼儿身体得到锻炼的机会变少。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情況,不仅能消除幼儿学习生活带来的疲惫感,也会使幼儿在面对学习生活时有一个丰满的精神状态,可以更好的迎接学习生活。
(三)促进智力发育。心理健康的发育也同样影响着幼儿的智力发育。一些幼儿在面对学习压力时会紧张不安,多动或者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这时需要老师加以积极的引导。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获得知识教育的前提,一些比较内向的幼儿会更不善于表达自己,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就算学习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他们也会倾向于不向老师求助。要培养幼儿积极交流互动,专注认真的态度,都需要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
三、如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一)作为幼儿园主体。幼儿园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应该更加的科学先进,不断的提出改善意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应该更加注意到每个幼儿的差异,对于情况较为特殊的幼儿采用特殊的教育引导方式,而不是对所有幼儿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一些较为孤僻,内向的幼儿可以对其倾注更多的耐心,让他们能更好的表达自己,从而让老师对其负面情绪加以引导。还可以改善教学方式,比如采用游戏教学,贴合幼儿时期孩子的天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孩子遵守规定,学习与他人团结,相处的道理。幼儿往往对心理教育课程没有概念,一些心理健康问题都是从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教师需要善于观察,积极引导,在上课的过程中增加对幼儿品行树立的教育,也能减少一定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出现。
(二)作为父母主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与孩子朝夕相处时间最长的也是父母。可以说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孩子的心理与思想。父母应该更关注幼儿的心理成长,在家中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父母首先需要加深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幼儿期的孩子已经逐渐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对于事物有一定的看法,多多陪伴孩子,与孩子沟通交流,在为孩子做一些决定的时候,尽量先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看法,在考虑他们的意愿下再做决定。让幼儿感觉自己被尊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会树立起尊重他人的意识。其次,在一些孩子已经形成一些负面心理过后,家长不应该仅仅依靠在幼儿园中老师对幼儿负面心理的教育引导,家长自己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多与老师沟通联系,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情况,询问老师意见,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在家中也能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在老师与父母共同的帮助下,幼儿才能尽快摆脱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乃至大学都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论处于什么年纪,我们都不可以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是一个非常特殊又重要的群体,他们刚刚开始觉醒自我意识,有一定的自我看法,也开始形成一定的性格品格。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积极引导幼儿,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芳妹.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0:126.
[2]董晓燕.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理论与现实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29-30.
[3]张辉娟.以《纲要》为依据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早期教育:上半月版,2017(4):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