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宏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开始与高中物理进行紧密结合,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高中物理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放下心里的防线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教学;融合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高中物理教学变得非常便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在对高中物理产生抗拒的心理,在开展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时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与意义
高中物理这一门课程是比较抽象并且难度系数也非常大,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点不能深入的理解,导致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抗拒的心理,想要突破这样的现状就要利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进行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高中物理。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要在四十五分钟内将知识点全部展示出来,同时还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就可以改善这一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平面”的知识点变得“立体”,让学生直观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这是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实现的。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学生在线上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保证教学的时效性。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途径和方式
(一)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融合到高中物理教学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结合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信息技术与物理结合也开始深入到学生的心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认知,利用全新的技术和方式来开展物理教学工作[1]。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师用深入理解其含义,利用其特点来开展实际教学工作,只要这样才能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完美融合在一起。在学习《传感器-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这一节课学习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传感器的模型,同时,模拟传感器的运动方式,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可以直观看到传感器的运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帮助物理知识的变得生动化,从平面的知识变得立体和丰富,引导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学习中,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演示物体在匀速运动中的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在模拟过程中将时间和速度这两者比较抽象的概念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学生突破物理学习的难点,可以改变对物理这一学科的态度和观点,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物理是除了数学之外同样也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在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上需要学生突破认知来学习相关物理知识。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需要信息技术的结合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建立一个信息化的高中物理课堂[2]。例如,在《电磁感应-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这一节课学习中,教师可以将电流发展的历史向学生进行展示,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其发展进程,改善以往教学中教师直接通过语言描述的平淡,在视觉的冲击下学生对发展的进程和历史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感叹时代变化的同时会更加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查找一些相关资料,总结之后在课堂上与大家进行分享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物理知识与能力。在高中物理课堂结合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形式进行改善,利用线上学习可以保证学生与教师之间无缝交流,在遇到任何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来解决,这也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
(三)将高中物理课堂的环境进行改善
截止到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可以更好学习到物理知识,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高中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同时教学也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与此同時,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塑造一个环境良好的高中物理课堂[3]。利用多媒体等全新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物理课程中的知识点,比如,在学习《相互作用-摩擦力》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小木块滑动的方向和作用力利用多媒体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力作用的方向,在以后题目中也能够独立分析物体受力,提升高中物理知识掌握能力。例如,在《交变电流》学习中,教师可以将交变电流的运动趋势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通过交变电流的变化形式学生可以理解物体在电流中的作用方向以及所受到力的作用。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这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出现推动高中物理教学变得“平常化”,学生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也提升物理教学,使得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和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刘娟丽.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途径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34.
[2]牟艳娜.扬长补短,让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实现真正融合——专访教育部初中、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黄恕伯[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1):5-8.
[3]陈钟鸣.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途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