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01-08 02:23关玲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雨课堂

关玲

摘 要: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再次强调:“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这就要求必须提出一套定制化的独特的线上线下全方位教学方案。因此,本文就“雨课堂+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并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为例进行实践探索。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雨课堂;SPOC;线上线下互动

一、《建筑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模式多为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的传统教学方式。此种方式的不足有:以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及板书为主,教学内容广泛、难度大,教师往往不能讲知识点讲得透彻形象;教师信息化能力相对较弱,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缺乏整合;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率较低,课外师生信息沟通不及时;实践教学未能完全落到实处。

二、“雨课堂”现状

“雨课堂”(RainClassroom)是由清华大学和MOOC平台“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混合式智慧教学工具。2016年2月,“雨课堂”从清华的课堂里走出,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很快便有成千上万所高校的班级采用“雨课堂”模式授课。截止2020年1月,在全球已有近3000所学校的教师加入了“雨课堂”智慧教学的队伍,改变了200万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SPOC现状

2013起,国内高校纷纷进行有关SPOC典型案例的尝试,到2020年1月,中国MOOC平台上有404所大学共上线了820门SPOC课程。清华大学创办的“学堂在线”对外开放教育资源的同时,对内也在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把MOOCs变成了几十人的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SPOC)。基于SPOC的教学应用已逐渐成为未来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四、“雨课堂+SPOC”混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一)课前互动环节

教师在“雨课堂+SPOC”教学平台上推送教学资源(包括“雨课堂”PPT、SPOC教学视频、试题库、案例库、拓展资源库等)、发布学习任务,并通过平台数据统计,查看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制定好个性化、定制化的线下教学方案。

学生通过“雨课堂+SPOC”教学平台接收教学任务并进行在线预习,理解领会课程内容,对课程中不懂的内容进行备注并向老师及时提出,还可以通过平台交流向教师实时反馈学习效果。

(二)课中互动环节

教师通过“雨课堂+SPOC”教学平台反馈的信息掌握学生预习效果,课上重点讲述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在课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扫码签到,平台可以实时统计学生到课情况,课下可及时对缺勤学生情况及原因进行了解。教师可以在讲授完成某个重点或者难点知识点以后,通过雨课堂实时发布题目到学生手机端,进行实时考核,并可以对答题准确率最高的同学进行红包奖励,这样既可以考核學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吸引回部分走神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通过随机点名功能对学生进行提问,顺带考查是否有同学中途离开课堂。这样的多种课中互动方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检验了学习效果,督促每位同学参与其中、认真学习。

学生通过手机端进行二维码扫码签到,并在教师授课的ppt相应位置点击“不懂”按键,实时反馈学习状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学生还可以通过“弹幕”功能回答教师提出问题,跟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也可以通过“雨课堂+SPOC”教学平台,回答并完成教师发布的实时“课堂测试”和“知识抢答”,获得教师的积分及红包奖励。

(三)课后互动环节

课后教师挑选习题,发布在“雨课堂+SPOC”教学平台上,学生课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答题、完成作业。对于客观题,“雨课堂+SPOC”教学平台的自动评分系统,能够快速给出成绩,让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反复通过平台教学资源库学习掌握不足的知识内容;对于主观题,学生可以直接在上面答题,也可以将题目答在笔记本上,并通过手机拍照或者扫描上传至平台,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直接批改,并提出修改意见,甚至可以将某些做得不好的同学的作业驳回,不仅节省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分析和掌握学生线下学习情况。

五、“雨课堂+SPOC”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反思

(一)教师端的挑战。

由于将一次课程内容分成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方案都与上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息息相关,为了避免知识点及上课内容的重复,教师将不断调整教案,不断对授课内容进行二次梳理,这就无疑增大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其次,“雨课堂+SPOC”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全过程的师生互动,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与学生互动,占用了教师更多的个人时间。

(二)学生端的挑战。

传统课堂仅仅是学习课堂内容,课下进行简单复习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即可,而“雨课堂+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会在课前、课后进行知识拓展,发布一些拓展知识学习,而学生本身也还有其他课程需要学习,这种模式是否会让学生觉得占用了他们宝贵的休息时间,是否会引起学生的负面情绪呢?

六、建议及解决措施

(一)每次课中利用雨课堂进行线下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扫码并接收一条来自雨课堂的验证短信才能登录,而这条验证码的有效期只有1分钟,由于网络延时或信息滞后等,就会导致教师需要多次进行扫码登录,建议雨课堂的将扫码登录的验证码有效期增至3分钟,从而避免多次接收验证消息浪费时间,便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

(二)雨课堂可以扩大兼容性,开发出更多能够监督和鼓励学生自觉预习、复习等相关日常学习的功能,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

七、结论

总而言之,现在仅仅靠单纯的线下教学或者线上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学习的需求,为了提升并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各种混合教学模式已经应运而生,具体哪种最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学生,就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了。

课题编号:193345,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课题编号:YJ1906,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雨课堂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