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婷婷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2)
世界旅游市场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增长速度快且发展潜力大的高端邮轮旅游。国际邮轮公司抢占中国市场,急需大量具备邮轮管理知识及乘务服务的专业人才,近几年教育领域逐渐重视对国际邮轮服务型旅游人才的培养,目前沿海高职、高专类院校均开设了邮轮乘务专业,与邮轮企业开展了全方位、多模式的合作,不断开展探索性的教学改革。山西地区作为内陆省份,因其地理位置的局限在邮轮教育领域经验不足,存在国际邮轮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双师型行业师资及规范的课程体系、与邮轮企业联系不紧密缺少实习基地等问题。因此,探究建立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有利于指导山西地区高职院校培养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促进邮轮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为研究实践载体,旨在研究高职院校邮轮乘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性,通过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并探寻学科合作实践基地,培养山西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成为适应现代化邮轮旅游行业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发展基础离不开建立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设置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国际邮轮服务型旅游人才需要了解邮轮概述、国际海事法律法规、公关礼仪、中外民俗、市场营销等基础理论知识,要熟悉酒店管理、法律法规等旅游服务管理知识,还要精通外语、计算机、心理学、公共礼仪等其他知识(杨杰,2012)。国际邮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素质、能力方面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课程内容,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模式。知识结构方面以邮轮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相关课程为主,如邮轮概论、邮轮实务、海事安全及法规等。素质结构方面以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相关课程为主,如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形体训练等。能力结构方面,针对岗位能力提升开设邮轮客舱服务、邮轮餐饮服务等,针对交际能力提升开设邮轮行业英语、邮轮面试英语等,针对职业及形象塑造能力提升开设礼仪、形象设计等课程。
1.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依托“四维一体”的课程建设模式。太原旅游职业学院课程体系建设中探索的“四维一体”的教学模式是指从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专业特色课程、学科综合素质课程、学科实训与实践课程这四个维度着手,全方位建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模式。学科基础课程维度: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管理学、旅游学、公共学科等学科基本理论与知识。学科专业特色课程维度:培养学生强化对邮轮服务与管理理论知识及岗位专业技能的学习。学科综合素质培养维度: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形象塑造能力等职业方面要求具备的能力。学科实训与实践维度:通过餐饮、客房、导游等实训模拟教学,与酒店及邮轮公司合作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职业能力。
2.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实现职业能力和资格证书双赢为目标。国际邮轮乘务服务面向的工作岗位繁多,工作能力要求高,尤其是英语交际能力要求较高,邮轮服务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既要求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又要求学生能够取得邮轮行业相关上岗资格证书完成职业,因此太原旅游职业学院课程体系的建设侧重于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考取导游职业资格证、茶艺证、海员证等证书。
3. 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结合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理论、实践考核以及自我评价和团队评价,多元化对学生进行评价与考核。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国际邮轮旅游服务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多元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设计过程中,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而检验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课程遵循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组织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目的,探索构建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太原旅游职业学院课程设置主要分三大领域:(1)公共学习领域,包括思政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形势与政策、高职语文、计算机基础知识、高职体育等课程;(2)专业学习领域,包括现代礼仪、邮轮概论、饭店管理概论、精读、英语听说、邮轮英语等课程;(3)拓展学习领域,包括曲艺欣赏、山水诗欣赏等课程(见表1)。
表1 课程设置结构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是山西地区首批申办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学校,学院密切联系邮轮企业,以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通过理实一体化课程为邮轮行业培养国际型高素质邮轮服务人才。学院现与中江国际集团达成合作,由外语系主要负责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英语相关学科的教学,由中江国际集团开展海船船员学历教育。学院不仅与全国五星级酒店如三亚红树林度假世界、宁波开元名都酒店等达成合作协议,为国际邮轮专业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实践场所,而且还与国际知名邮轮企业星梦邮轮、丽星邮轮合作,为国际邮轮专业的教师提供师资培训,为学生提供面试选拔及实习基地。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为保障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实施,重点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并优化实训与实习资源。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在保障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重视师资,不定期选派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前往星梦邮轮进行师资培训,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掌握行业动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岗位知识的教师。打破了学历、年龄、职称的局限,重点选聘具有国际化、职业化背景的双师型人才充实到专职教师队伍中,并聘请了大批行业专家与学者参与邮轮专业学科建设的研讨。
实训与实习的实践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必要环节。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满足专业人次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建立了餐饮、酒吧、英语听说等校内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同时联系校外企业建立合作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每年安排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大二学生前往三亚红树林度假世界等合作的五星级酒店进行3~6个月实习。并与邮轮企业开展了全方位、多模式的合作,依托中江集团、北京鑫裕盛公司进行美国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星梦邮轮、丽星邮轮等国际知名邮轮企业的面试招聘工作,为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提供广泛的就业渠道,也为其他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资源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基于邮轮旅游行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积极探索构建了符合职业教育能力发展的专业课程设置。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探究构建出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课程体系,并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实训与实习资源的措施,增强其科学性与有效性,也为山西地区其他高职院校开设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并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培养山西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成为适应现代化邮轮旅游行业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