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冬
吉林省蛟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蛟河 132500
焦虑症属临床多发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情绪异常、头晕、乏力、胸闷、头痛等,慢性主观性头晕属焦虑症常见神经内科主诉症状,患者普遍头部昏沉,无视网膜及脑部症状,利用精神评定量表评估,患者为焦虑状态[1]。临床治疗焦虑症伴慢性主观性头晕需改善患者焦虑水平,缓解主观性头晕的临床症状[2],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6例焦虑症伴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黛力新合丁螺环酮的临床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焦虑症伴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8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41-66岁,平均年龄为(50.59±2.73)岁,病程为22-46 d,平均病程为(33.48±3.27)d,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为43-62岁,平均年龄为(50.52±2.71)岁,病程为24-48 d,平均病程为(33.56±3.38)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无差异,可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黛力新治疗,每日早间口服1次,每次服用量为1片,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螺环酮治疗,每日口服1次,每次服用量为10 mg,两组患者均持续服药3个月。
1.3 评价标准 利用HAMILTON焦虑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2 w、8 w、12 w焦虑状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为头晕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为提示后存在头晕感,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为头晕无改善或加重,对日常工作生活有影响,显效和有效视为临床治疗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焦虑量表评分使用(Mean±SD)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5/28)89.3%,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7/28)60.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焦虑量表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焦虑量表评分(Mean±SD)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黛力新合丁螺环酮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同时间段焦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黛力新属临床常用焦虑症类药物,属氟哌噻吨与美利曲辛的联合制剂,美利曲辛通过对人体突触前膜的作用可提升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相关受体的浓度,氟哌噻吨可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提升人体内多巴胺含量,通过二者协同作用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3]。黛力新属焦虑症专用药物,对慢性主观性头晕无显著临床效果。丁螺环酮属于属5-羟色胺受体促进剂,可协助细胞膜钾离子通道打开,影响G蛋白活动,增加钾离子在细胞内浓度,使细胞膜转变为超极化状态,达到改善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效果。将黛力新与丁螺环酮联合应用可降低黛力新的用量,提高用药安全性,丁螺环酮服用后无镇静作用,患者无肌肉松弛等临床症状,与单一应用黛力新治疗相比,临床优势显著[4]。
由此可知,黛力新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伴慢性主观性头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