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银,郭元,李巍然
河北省玉田县医院,河北 唐山 064100
胫骨中下段1/3交界处应力集中,骨折发生率较高。既往双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并发症较高。随着外科手术不断发展,小腿前外侧单切口以创伤小、恢复快等为特点,有效解决了以上难题[1]。本研究针对于此,对我院收治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别实施两种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经放射线检查确定为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可配合麻醉、手术治疗;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严重撞伤;既往下肢手术史;手术、麻醉禁忌症;大出血;神经功能障碍者。本研究在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其监督下实施。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时期)收治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总计126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63例)男41例(65.08%),女22例(34.92%),年龄22-75岁,平均(47.2±3.2)岁,受伤类型:交通事故55例(87.30%),高空坠落8例(12.70%)。实验组(63例)男40例(63.49%),女23例(36.51%),年龄25-75岁,平均(46.7±3.0)岁,受伤类型:交通事故53例(84.13%),高空坠落10例(15.87%)。基础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仰卧位抬高患肢3-5 min后安装下肢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对照组小腿内外侧双切口:①患侧切口部位:小腿内和胫骨内缘平行纵切口,长度需结合手术需求。②方法:拉钩后骨折端充分显露,选择合适长度钢板,螺丝钉固定。腓骨头外切口向双侧进行腓骨上肌肉剥离,使骨折端暴露,合适钢板固定。实验组前外侧单切口:①患侧切口部位:小腿前外侧手术切口以腓骨骨折为中心。②方法:小腿前外侧肌间隙分离,牵拉促使腓骨骨折暴露合适钢板固定。内侧切口皮肤牵开暴露胫骨骨折端,骨折复位后钢板固定。两组患者均在骨折端复位和固定良好之后进行充分止血,将切口逐层缝合。
1.3 评价标准 对照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采取纱布称重法,术中康复效果:术后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为显效;症状改善,功能改善,无严重并发症为有效;除外以上情况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表1 对照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n(%)](Mean±SD)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9.0分析,计量(Mean±SD)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表现,数据χ2校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实验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0%,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9%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11%,且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运输业不断的发达与进步,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由于特殊的生理解剖位置关系,手术为首选的方案。王本海研究中指出[3],将胫腓骨中下段骨折者,对照组小腿内外侧双切口,观察组前外侧单切口。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77.78%,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产生骨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1.11%。本研究中,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实验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87.3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9%明显少于对照组11.11%(P<0.05)。
综上所述在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取前外侧单切口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