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燕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小学 江苏苏州 215131)
核心素养囊括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思维水平、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和人文意识等内容。因此,“全面性”是核心素养中显而易见的特征。然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绝对是那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要让学生在熟知绘画方式及技巧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大胆地去创造,可以随心所欲地剪纸、拼图等,使其能够认真地进行观察,提高美术能力。
“体验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有着亲身操作或经历的心理体现。”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与生活实际结合到美术创作之中,并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情境模式,使其能够深入其中。学生还要结合着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和体验,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提高自己学习美术的积极性。[1]
例如,教师在对“可爱的动物”进行课堂教学时,便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明确各自的分工,采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对“可爱的动物”的图片进行搜集。之后,各小组再回归到课堂教学之中,小组之间进行图片的交流和共享。接着,各小组可用记忆画的方式对小动物们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便可以对自己的动物图片进行充分的表述和介绍。这样,种类繁多、凶猛可爱的小动物就会出现在学生眼前。不仅如此,这些动物背后的生活习性等也要成为学生讲解的关键内容。在这一学习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快乐的学习氛围,还能够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与美术的共鸣,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意识,陶冶其艺术情操。同时,教师还能加强其对生灵的爱护之情,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如今许多学生表面上非常喜爱美术课,但只是迷恋那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并不是真正地想学到课本中的知识。教师要剖析出教材中的魅力,从里面的名家名作入手,向学生予以分析和介绍。然后,教师还要结合其中蕴含的丰富美育知识,开展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加强学生对画作的理解和感悟,以此使学生保持在思维活跃的环境下,提升审美观念。[2]
例如,教师在对“春天的色彩”这一课进行教学时,便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画作上注上一首符合意境的诗词,如《春晓》,并注重其搭配的合理性和协调性,使学生在理解画作时能融入古诗的意境,继而有效地进行鉴赏教学,加强学生对这一课的理解和感悟。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描绘的春天图片进行介绍,要以情景交融为重点,结合着自己的联想。这样才能加强他们对美的认知,使其审美观念发生转变,并有效提升。
日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感吐露方式。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每天的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反省,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得到提升。因此,美术教师也可以采用日记的方式,让学生每天都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找到有关于美的切入点,并加以修饰。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思考水平。[3]
例如,许多小学生都会认为一年级的美术其实就是几根线条的罗列,然后再加一些颜色。其实不然,当学生每天完成一篇美术日记之后,他们便可以对每天所看到的、所经历的、有价值的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和描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便会在思维和绘画技术的双重增进下逐渐完成由直观到抽象的转变。
不管是诗词还是美术,都会为观众带来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而这种意境正是由作者无穷的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想象力较为丰富,天马行空的阶段。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将他们新奇的想法利用起来,让学生的童心展现在美术画作之中,并不断引导他们,提升其艺术素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童话城堡”这堂课的教学时,便可以采用想象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去讨论城堡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会住着哪些小动物。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游乐园中城堡的图片,让学生回想着自己去玩耍的情境。教师则要在一旁予以夸奖,鼓励他们说出更加新奇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艺术素养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联想能力还能够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与艺术兴趣进行培养,并提升其美术方面的综合能力。美术教师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从细节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继而在促进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