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敏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蟠龙学校 四川德阳 618000)
线上教育突然跳入大众眼帘。那么,线上教育将来会给我们的传统教育和一线教师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线上教育会不会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呢?
这一段时间,发现了教师的变化。教师需要在短短的20分钟内把知识点、把授课的思路非常清晰地呈现给大家,教师这次经历也是在成长。我们教学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比较高效地掌握知识,更多的是培养能力。它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也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工。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教师是导师、是引导者、是陪伴伙伴、是激励者。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不受教师和课堂的限制。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通过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构建知识。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从按部就班的学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不再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亲密的朋友和指路人,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我们的传统教育依赖太多,比如说依赖学校、依赖课堂、依赖教师。标准化教学以课堂为基本范式,一个教师可以对教室内几十个学生都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速度教授同一种科目。这种教学解决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问题,但是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智能优势和思维模式,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顺应每个学生不同个性导致的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尽管很多学校也在尝试进行课堂改革,给予学生“定制化”教育,但是在不能实现小班教学的情况下,这种尝试成本巨大,效果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能取得成功。
在线教育给教育带来了可能性,尽管目前绝大部分平台在线课程都是采用聘请名师讲课的方式,但是不可否认,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线上教学产品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未来的教育平台可能会鼓励一线教师们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开发成千上万的教育产品,然后提供给个性迥异的学生进行取舍。《创新者的课堂》一书认为:“这些教学产品更像教师教学的工具,通过这些工具让私人教师变成了现实,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私人教师。随着时间的推进,学生、家长和教师用来帮助学生解决每一科学习问题的模块会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定制课程——充分实现定制化[1]。”
线上教育想要完全取代传统课堂也有它难以逾越的障碍,毕竟教育不是冷冰冰的产品,是需要感情的,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还有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感受,并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抚慰,这是不能被外包和自动化的。一个网师课讲得再好,没有和学生的交流,也很难与学生建立密切的情感纽带。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中还应该包括情感目标,它是指向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显然,这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自然,课堂教学的完整目标,还应该包含学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很显然,这些目标单纯依靠模块化的线上教育恐怕是很难实现的。
线上教育目前也存在一定局限,特别是乡村教育,大多数家庭都是留守孩子,大多是爷爷奶奶照顾孩子,对电脑和智能手机应用受到局限,还有乡村无线网络信号问题,孩子在家上网课家长监管问题,刚开始线上教育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适应。
不管怎么说,“狼”毕竟来了,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其实,情况未必那么糟糕,教师自然可以与网络教育和谐共处。网络教育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必须做相应的转型,变成网络教育的合作者。教师站在教室讲台上的时间可能减少了,他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研究学生和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的问题上。《创新者的课堂》一书认为:教师的角色更像教练或者导师,帮助学生发现对自己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基于学生学习的电脑实时数据指导和激发学生来学习[1]。
以学生为中心的定制化教育对我们来说也许陌生,但可以参考一下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除了讲台有位教师在授课,教室里还有一位教师在对每位学生做课堂观察记录,课后教师们根据记录对每位学生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不同的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智能优势、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学习基础以及网络学习大数据反馈。这样的教育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也有高层次的要求。另外,具有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也将受到欢迎,他们在研究学生学习类型和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有专业背景单一的教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任何一种新观念想要取代根深蒂固的旧观念都有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但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会因固守成规的人的反对而停止。在通往未来的十字路口,每个教育人都有必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迎接在线教育时代的到来。我们基层教育人应该勇于接受新东西,不固步自封,也不急于求成,相信,在逐步融合未来教学的过程中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