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宇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近年来, 国内学者对科技的研发越来越深入,为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提供了较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基于全新的时代背景, 国内经济体制、 法律体制、 教育体制以及医疗体制等方面都处于改革创新阶段。 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因而人民群众对各领域的发展要求有所提高, 同时提高了对相关概念、 技术及理论的认识。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交流机会越来越多, 其中计算机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推动了我国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整体经济的稳定提升为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资源保障。 基于全新的时代背景,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 新的发展阶段中, 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与理念都具备较强的特征性, 换言之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必须建立在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之上, 基于此, 计算机技术必须提高自身技术标准, 不断强化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实践研究, 深化对计算机技术创新发展的了解与认识, 顺应新时代发展实际需求。
现阶段, 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开始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从单纯的互联网逐渐转型至万物互联的发展方向, 当前国内实行的 “互联网+” 就是万物互联的最佳体现。 结合计算机发展现状,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积极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1]。
1) 硬件发展速度打破摩尔定律。 众所周知,英特尔(Intel)公司是世界范围内较为著名的计算机处理器公司, 其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曾说过: “当价格不变时, 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 约每隔18~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这就是计算机近代发展史上较为著名的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证明了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速度。 自2010 年开始, 芯片技术开始高速发展, 直至2013 年国家半导体技术线路图出现,芯片技术的发展放缓, 且芯片技术接近行业瓶颈。由此可见, 当时硬件的发展虽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但是计算机领域创新发展瓶颈的出现, 对硬件技术的稳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计算机的硬件发展逐渐难以满足整体市场的实际需求[2]。
2) “互联网+” 技术阔步前进。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持续创新, “互联网+” 模式逐渐盛行于我国各个领域, 刷新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记录。 “互联网+” 模式在国内的大力推行使得国内经济市场获得更高的实际效益, 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开拓了更广阔的适用市场。 “互联网+” 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数据技术、 云计算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 通过对这些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 “互联网+” 企业建立了科学的互联网生态圈, 基于此,保证企业文化交流的时效性与多样性。 多样化的企业文化传播途径使得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充满了互联网思想的先进性。 然而基于安全质量方面的考虑, 互联网使用的数据传输速度以及安全性的高低也成了现代社会最重视的问题之一[3]。
3) 操作系统以及软件技术开始多元化发展。操作系统对于计算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的操作系统能够保证人们在操作计算机时具有良好的感受。 现阶段, 除了传统的PC 操作系统之外, 其他计算机操作系统也在不断地精进自身的操作流畅性及安全性, 例如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远程监控操作系统等[4]。 近些年来, 由于嵌入式系统的成功研发,使得物联网技术得以在国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较高的应用频率, 而Linux 等类型的操作系统的应用手段也随之开始了多元化发展。 操作系统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了软件技术的创新, 传统的软件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国内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 随着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软件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改革创新机会[5]。
现阶段, 我国各领域的技术、 理论与实践水平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其中创新效果最为显著的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 现代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念界定越发清晰, 从狭义角度讲,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中的任何一项功能, 就可以为它的使用者提供某种定向服务。 但是从广义角度来说,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指了解或能够应用软件的其他不同功能与属性, 帮助相对高效地完成实际需求的服务。 那么简而言之, 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软件为需要或可能会使用它的人提供技术服务[6]。
信息技术产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之一, 而信息产业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战略产业之一, 信息产业对我国整体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是帮助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之一[7]。 近些年来, 我国经济体制一直在不断探寻自身新的增长点与突破口, 同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与信息技术有着莫大的关联。 通过观察对国内当前信息产业, 发现其已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也就是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 此阶段的发展质量直接决定了计算机领域未来整体的稳定发展。 现阶段, 信息技术产品主要分布于电子产品的制造、 集成电路、 销售业、 通信业务、 多媒体、 互联网、 信息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8]。
随着信息产业持续不断地创新发展, 国内市场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 当前我国信息设备故障处理、 设备监视与维修、 软硬件安装与操作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极缺专业性人才, 这也暴露出我国教育体制存在部分人才培养体系的缺陷, 虽然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早已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业课程, 但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自身定位非常模糊, 因此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对宽泛, 学者们不能轻易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化处理, 这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 不能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较好地发挥自身所学, 因此造成国内相关用人单位大量的人才资源浪费。
基于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 计算机领域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有了进一步深化, 操作系统与软件技术朝着多元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 因此, 信息产业从业者的相关操作水平以及专业操作能力必须达到现代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标准, 具体来说, 从业者的专业操作能力和水平、 计算机应用知识以及互联网思维等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保证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实践。
众所周知, 高职院校是为国家输送优质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 其教育作用能够给予学生较强的专业能力及业务水平, 能够切实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 目前, 国内各大高校已清晰地认识到专业型人才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高校专业教学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是当前教育事业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来优化自身教学体系中的课程教学模式、 专业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改革创新, 将更多的工作精力放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应用方面, 不断强化校企之间有效的合作交流, 积极建设院校内部实践基地以及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等, 从而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的互联网思维, 拓展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认知范围, 以促进学生在运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的改革创新。 除此之外, 我国企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实践也随着时代演变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形态, 当前多数企业单位积极吸纳具备互联网新思维的专业人才, 培养其技术实践能力, 致力于实效软件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综上所述, 国内的计算机发展俨然成为了国家整体创新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为计算机技术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优质的发展环境。 本文首先从我国计算机硬件技术、 互联网技术以及操作系统和软件技术方面分析了当前国内计算机发展现状, 指出我国的软硬件技术发展速度成功打破了摩尔定律, 再一次创造了世界奇迹, 同时证明了我国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 其次, 本文从狭义、 广义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同理解, 并介绍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我国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 最后, 本文针对教育事业以及企业发展两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具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实践途径。 谨以此篇, 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以期为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实践贡献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