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金霞,胡海东,王俊杰,王 振
(1.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廊坊 068000; 2.廊坊展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 廊坊 068000)
在20 世纪80 年代, 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完成了工业化, 开始进入到产业结构化转型。 近年来, 随着我国的生产技术不断完善, 产业结构趋于稳定,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凸显, 也开始尝试向产业融合创新的方向迈进。 在发展过程中, 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 但也发现了新的机遇。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制造业、 服务业也开始进行全面的融合。 生产性服务业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 当时是市场化中间投入的服务类行业, 该行业涉及的内容众多, 包括金融、 保险、法律、 运输以及市场营销和工程设计等不同的门类, 这些行业本身都具有制造、 服务等性质, 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关注焦点[1]。 从客观上来看, 不同类型的产业在诞生之初往往是独立的,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其经营范围也会持续扩充, 进而出现很大的交集, 这种交集也就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契机。
我国于2016 年出台了关于发展服务型制造的行动指南, 其中提出了服务型制造的概念, 也是产业融合创新的新形态, 是现阶段生产加工企业主要的转型方向。 通过制造和服务的结合, 可以从单纯出售产品向着服务的方向转变, 不但可以提升生产效率, 还可以满足产品附加值, 提升价值链, 确保企业效益。
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是指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于科学的分析模型, 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一般来说,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途径可以划归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先进制造业服务化, 即企业通过融入大量现代服务的元素来提升企业在各种生存环境中的竞争力, 比如说科技、 金融、 物流以及生产认证等环节都可以纳入到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当中。 第二种是现代服务业向制造业的延伸与发展。 这种发展的代表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服务型制造企业以及返向制造企业, 一些互联网公司刚开始就是中介服务性质, 后来衍生出自己的产品与生产企业, 就属于这种类型。 第三种类型就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向融合, 这个类型的融合属于强强联合, 一部分规模较大的生产制造企业直接与高水平现代服务业融合, 实现了制造、 服务的双向导向, 提升了市场价值的同时也减少了合作成本, 取得了更高的效益。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产业融合创新与结构化调整是重中之重。 根据我国的BATJ 商务平台企业服务情况来看, 基本都在向着产品和服务相互结合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则不断提升用户黏性, 确保用户不会大规模地流失。 特别是阿里巴巴, 持续提升技术方面的投入, 开发各种新技术、 新应用, 协助企业完成技术整合与营运模式的创新, 促进了信息技术的渗透、 客户的定制以及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的服务工作, 得到了良好的融合成果。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来看, 我国的平台产品高达269 个, 其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超过50 个, 工业设备的连接数在10 万台套以上。 另外, 从供应商的类型来看, 45%来自先进制造业,而30%软件服务商, 占比特征明显。 随着产学研联动不断加快, 跨领域协同的效果也逐步凸显, 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 促进了行业发展。
1) 融合程度不高。 融合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与发达国家的对比上。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在2014 年的服务化投入水平为10%, 而美国在16%以上, 差距60%。 在先进制造业的投入方面,我国为4%, 美国则为7%, 差距也十分巨大。 根据产业融合发展的投入比例就不难分析出两个国家对于融合发展的重视程度, 长期下去会导致我国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 制造业 “大而不强”。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制造业规模庞大。 但是, 较大的规模不代表较强的实力, 从两个方面就不难发现这个问题。 一方面是增加值率不高, 另一方面是能力较差。 另外, 缺乏产业融合发展意识, 导致服务化进度缓慢也是影响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3) 服务业 “自我循环”, 缺乏融合支撑点。 服务业自我循环的特征十分显著, 多数服务平台在构建企业时都以服务目标对象为主, 这样的服务模式会陷入到自我循环的状态当中, 无法吸引优质资源, 也不具有较高附加值, 吸引不到高质量人才。
4) 平台企业没有核心技术。 平台企业对技术的需求较高, 但缺乏统一规划, 导致核心技术匮乏, 需要大量引入国外先进技术, 成本高且安全性不足。
1) 重视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重构发展新理念。关注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对于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和确保产业融合发展至关重要。 实际上, 经济学界三次产业分类已经有了很长时间, 长久以来, 两分法的模式已经被人们逐渐淡忘, 比如说克拉克提出的工业化国家主导了产业演进的规律, 而在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中则提到了演进不是单纯的演进, 是需要融合发展实现的。 所以说, 产业融合发展不应该单纯套用演进规律, 需要结合实践经验与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否则就是不科学的融合、 失败的融合。 我国奉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 非公有制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也会遇到企业规模小、 经营发展的创新性不强等问题,所以要求企业决策者、 管理者要提升认识水平, 重构发展理念, 认清行业形势, 将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进行优化, 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2) 完善产业政策, 优化发展创新环境。 一方面需要优化创新发展基本环境, 通过地方政府、 决策机构的相互配合, 做好金融、 科学、 税收等多个方面的政策优化, 确保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执行成果。 另一方面, 还需要积极鼓励制造业、 服务业,通过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来做好高新技术产业的申请, 强化制造业、 服务业企业的流程控制, 推进制造、 服务融合发展工作。 还需要营造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的新生态, 做好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管理, 利用众包、 众筹等平台来做好消费者、 企业以及公共服务的互动融合, 确保改革成果, 积极破除垄断壁垒, 优化服务条件, 促进行业的整合。
3) 以企业为主体, 推进产学研共同创新。 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以企业为主体, 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 做好产学研的结合, 确保创新的效率与成果。 服务化作为企业创新的基本目标, 可以借助于提供服务的机会来强化合作, 充分利用客户资源来完成信息、 技术以及知识的积累, 扩大企业的资源范围, 提升产业规模。 另外, 通过开拓企业创新的视野, 也可以很好地完成客户需求与知识资源的积累, 这些都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用户、供应商等关系维护好后, 还需要积极推进企业为主题的外部资源纳入内部的创新方式, 同时也要积极发挥个体的优势, 明确主攻的技术方向, 强化工业应用, 做好区块链的管理与规划, 尽快改变企业核心技术不足的现状, 促进行业的发展。
4) 完善现代产业制度, 优化平台治理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需要以平台类的企业为依托,优化平台治理管理模式。 这个过程中, 需要满足平台企业的融资需求, 包括人才供应与兼并重组等,同时还需要明确平台运行的规则, 找到合适的权责边界, 做好资源的整合与对接。 在支持平台企业的同时, 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 做好基本的监管工作, 发挥平台企业自身的优势与价值, 做好主体化管理, 完善创新控制并做好经济类型的分享。
5) 打造先进示范区,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与创新。 产业融合发展, 需要制造业、 服务业的配套化融合, 包括空间与区域两个范畴的融合。 在集聚化过程中, 配套的产业组织形态能够为服务商、 制造商提供丰富的产业化结构, 同时也可以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 扩充信息来源与途径, 提升交易促成的概率, 完善规模化经济, 推进制造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打造先进示范区, 解决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个别问题, 也可以为后续企业提供良好的范本。
综上所述, 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现代制造业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与价值链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现代服务业稳定根基、 提升市场覆盖面并取得良好固定资产占比的必由之路。 结合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来看, 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包括融合程度不高、 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各自缺乏支撑点等问题。 所以, 要想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确保高质量发展的效率与效果, 就必须重视产业结构化演进, 做好产业政策设置, 优化发展创新环境, 完善现代产业制度, 优化平台治理与管理, 打造先进示范区, 促进产业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