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2020-01-08 16:35李双洋
科学咨询 2020年40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法情境

李双洋

(广东韶关实验中学 广东韶关 512000)

本课题组组织了四位老师对两个班的学生运用了情境式教学法来教学高中文言文,然后通过横向比较法及问卷调查法了解了情境教学法对提高学生文言文成绩及兴趣方面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了有益的第一手资料。大致说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引进情境教学法有以下几点意义和价值:

一、情境教学法可以让情感和认知相互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再枯燥乏味

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样,情感和认知相互作用,就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课题组组织几位老师运用情境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了篇文言文教学,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一位学生写道:“我很喜欢情境式教学法,其充分运用大数据和多媒体技术,更加直观,更加具有煽动性和感染性。我特别喜欢课堂小品,比如某老师讲的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小品《月夜饮酒》,几个同学把苏轼的洒脱豪放、真诚坦率,苏妻的贤惠能干,朋友的知趣知性表演得活灵活现,太神了。还有课本剧《陈情表》,通过君臣辩论将皇帝的多疑、固执、威严、咄咄逼人与李密的谨慎、决绝、智慧、诚惶诚恐演绎出来,能让大家感同身受。特别是《宝玉挨打》中的课本剧《王夫人三哭》,一次比一次精彩,每哭一次都会让我们对王夫人的工于心计、心思缜密有更深的理解。”学生在表演课本剧时,要熟悉课文,感受课文,并进行再创造,这样才能将课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演绎得活灵活现,他本身就沉浸在一种创造的喜悦与激情中。而其他同学在观赏课本剧的时候,可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替作用,使学生学起来轻松愉悦,有滋有味。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创造与索取、感受,当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教师也觉得文言文教学也不再“面目可憎”,许多想教给学生的比较难以言传的东西,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觉得学生的妙语如珠也会让自己脑洞大开。整个课堂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序张开,使学生如同在欣赏一曲高潮迭起、激情澎湃的交响乐,当然不再觉得文言文枯燥乏味了。

二、情境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加直观,更加真切感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题组在执教了五篇文言文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一位学生写道:“我原来是不喜欢上文言文课的,总觉得它晦涩难懂,高深莫测。自从上了几位老师情境式教学的文言文课以后,我忽然觉得文言文不那么‘面目可憎’了。有个老师上《方山子传》,还真的拿了个帽顶方正巍峨高耸的方山帽,把我们笑得要死,一下子就理解方山子戴这种帽的原因,对他的特立独行也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还有个老师更绝,他给我们上张九龄的《荔枝赋并序》,买来一大箱荔枝,让我们一边吃一边理解荔枝的“蒂药房而攒萃,皮龙鳞以骈比,肤玉音而含晶,色江萍以吐日”,我们一下子对荔枝的高风亮节理解得很透彻,而且记忆深刻。不仅不觉得文言文难学,反而由衷地觉得古人的智慧与博大精深。至于有什么建议,我觉得老师们应该更多运用多媒体,将文言文教学的古板、僵硬、枯燥变得灵、柔软、生机盎然。”你看,很多知识,说一万遍不如实地演示一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法就是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理性的顿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问卷调查显示,用情境式教学法的班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比用传统教学法的兴趣高了79%。可见,情境式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显著。

三、情境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触动学生的灵魂,使学生在感同身受的同时达到思想的升华

教师在灵活运用课本剧法、辩论赛法、实物演示法、朗诵法、播放视频、山寨原文法等情境教学方法执教文言文时,经常能感受到课本中人物的情感在不停地叩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兴奋,激情燃烧,有想表达的冲动。这是因为这种方法充分运用了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统一的原理等,对学生的情操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陶冶、升华。在问卷中,有位学生表示:我很喜欢情境式教学法中的朗诵法,我觉得朗诵能够通过朗诵者抑扬顿挫、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将文本内在的情感,人物的个性,作者的潜台词,细节的幽微处丝丝入扣地表现出来,收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比如,某老师教《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请学生带感情诵读,引导学生注意骈文的特点,感受本文的对称美、结构美、错落美与灵动美。让学生找出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该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对李白在本文展现出的情感态度作分析探究。我觉得就挺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朗诵中不求甚解,然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比老师和盘脱出效果要好的多。再如,有位老师讲授《后赤壁赋》,讲到这一句“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时点了三位同学当场示范“长啸”,看谁能啸出经过“乌台诗案”死里逃生的苏轼当时那孤独、悲怆、绝望的心态。一时间班上啸声四起,风起云涌。学生反复琢磨,相互切磋,让苏轼伟大的灵魂不断拨动他们的心弦,他们的情感也自然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每一篇文言文中的人物,都有一束思想的火花。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它唤醒,复活,点燃,去照亮学生的蒙昧,陶冶他们的心灵。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帮助一线教师完成这个任务。

四、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学文言文比传统教学法更灵活,更有趣,更有创造性,从而使每堂课都生动有趣

一堂文言文课,能让学生动起来已属不易,如果能让他们笑起来,乐起来,那简直就是奇迹了。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入一些有趣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手段,为文言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一个教师,只要灵活运用情境式教学法的各种方法,就一定可以不断地从奇迹走向奇迹。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参加实验的很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居高不下,其实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巧妙地在课堂中创设了有趣的和生动的情境。有一位学生说:“我原来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听了不一定涨分,不听好像也没什么关系,特别是文言文,大多数老师总是照本宣科,还不如我自己看自己积累。自从听了几个老师运用情境式教学法讲的文言文课后,我居然听得如痴如醉,能够深深被情境吸引,能够融入到课堂环境中,积极参与和思考。特别是李老师讲的《宝玉挨打》居然运用辩论法。他选了8个学生分成甲乙组,甲组代表封建家长的代表贾政,观点是宝玉该打,乙方代表是反封建代表贾宝玉,观点是宝玉不该挨打。论据都是从课本上找。好家伙,双方唇枪舌剑,争得不亦乐乎。我们在旁边看着也有趣,从而加对宝玉挨打的原因理解得更加透彻。能够提高自己筛选信息提高我们信息筛选和处理的能力,也能让我们在辩论中获得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要是每节课都能这么开心就好了。”还有一位学生说:“我觉得情境式教学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更加直观,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辨能力,比如,有个老师要我们学完课文《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后,他出了一个上联——天地浮生秉烛为欢劝君更尽一杯酒,要我们当场对出下联。我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大家字斟句酌,各抒己见,最后公推某位学生对出的下联——桃李芳园坐花醉月与尔同销万古愁——最工整最有文学趣味。他还把课文做了个“山寨版”的,让我们自己比较鉴赏,看那个更好。我就觉得挺有创意的。一下子就把文言文课堂变活了,有了灵动性,深受学生喜爱,我希望老师们能够想出更多的点子来,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让我们通过学习文言文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堂课文言文课上得好不好,学生的反馈才是王道。如果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模式普遍存在好感,那么这堂课的质量也差不到那里去。笔者认为,运用情境式教学法教学文言文,会使课堂更加灵活、有趣、更有张力,从而打动更多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起其更加强烈的情感共鸣,丰富学生体验,让学生可以真正走进情境,感受文本的内涵,理解文本,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值得大力推广。

当然,运用情境式教学法执教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远不止这些,对它的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也不会停止,笔者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能进一步体验,总结和完善,也希望有更多同仁能参与到我们的教学实验中,创造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将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处。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法情境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会背与会默写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