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020-01-08 16:35
科学咨询 2020年4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内容

许 亮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夏造镇夏造小学 江西吉安 343800)

传统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脱离实际生活,而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再适合现在教育改革之路。教育改革要求教育者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通过数学知识改造现实生活的能力,而小学生活化教学顺应了这一教育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力。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开展的实际意义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

新课程改革以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被要求贯穿于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为了有效践行此理念,小学数学教学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有效运用于生活,解决具体的问题[1]。这样能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索解决难题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当学生通过努力解决了实际问题后,会获得成就感,也能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直观感性的思维特征。数学是基础性自然学科,通常以抽象理性见长,数学解题过程即是推理和逻辑思维结合的共同作用。教师有意识地将富有儿童趣味性的生活化素材导入数学课堂,不但能使课本知识直观、形象和生动,还能为教学增添情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也符合小学生对事物具有直接感性认识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三)增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越贴近,学生越能主动地接受知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抽象晦涩的数学概念和原理都是数学家通过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得出的数学规律,每一个原理都能找到生活中的原型数学现象。所以,生活素材与教学知识的有机融合,着眼于数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也是教育改革标准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偏离生活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培养目标,具有全面性、层次性与立体性特点[2]。部分教师对“三维”培养目标认识不足,教学内容与方法被考试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屡见不鲜,“三维”目标呈现出“一维”目标取向。基于考试进行的数学教学,难免会顾此失彼,重基础知识与解题能力,轻过程、方法与情感,教学目标设定偏离生活,学生不能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难以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虽然新课改已实施十余年,基本完成了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但面对日益严峻的升学压力,学习成绩依然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绩效与职称评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教学内容脱离生活现象的发生。脱离生活的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加之数学固有的理论性与抽象性,易给学生留下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印象。

(三)教学模式单一化

数学学科理论性较强,而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对本就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虽然新课改中“三维”培养目标的提出,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供了创新方向,但部分教师在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思想上抱残守缺,行动上穷于应付,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表现出模板化特征,虽然标准化教学模式能为新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但易催生“拿来主义”,不利于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与创造力开发。从学生层面来看,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易使学生产生反感甚至是抵制心理。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与途径

(一)生活素材的搜集与转化

小学生通过幼儿教育获得了一些知识体系及生活经验。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数学知识点与小学生背景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整合,选取富有儿童趣味性的生活化素材[3]。此外,教师还要考虑到生活化素材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新课改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包括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要求。数学素养除了要达到常规教学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还包括思维品质、创造力、审美情趣等方面。同时,强调了学生能够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生活。因此,教师在选取生活素材时,要基于教学内容要求进行全面的考虑。

1.生活素材搜集

要求教师研读教材,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理解教材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生活中教室的黑板能够计算出大小与面积,能够使用教学工具三角板计算出其三边关系,要从海量的生活素材中筛选出适合小学生特点与兴趣取向的内容,需要教师将教材研究透彻,明确教学目标。

2.生活素材转化

生活中存在的生活素材信息,对小学生而言,如果不进行数学化转化,往往会产生弊大于利的消极影响,对数学教学产生干扰,一是由于小学生有限的知识储备与思维认知力,二是由于生活素材中蕴含的部分数学知识相对隐晦。例如,在课上说到了计算草坪的面积,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真正到达一块草坪,让学生们自己测量长度,计算这块草坪的面积,这样会让学生们在数学课上更加轻松,会对公式记忆深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对生活素材进行深层次加工。

3.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要基于教材展开,又要密切结合生活,为原本单一的、偏于理论的数学知识增添营养,实现教学扎根于生活之目的,通过融入生活素材,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更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认知特点。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长的关系”这节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制作一个三角形纸片,来发现三条边之间的联系,之后让学生们通过讨论找出三边之间的关系。

(二)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教学提倡体验数学教学,即教师通过敏锐地捕捉和收集能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生活材料,有意识地将生活与数学教学活动紧密融合起来,并精心设计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4]。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富有生活化元素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枯燥无味,易于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年、月、日”这一章时,教师提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在这个日子里父母朋友都会为你们庆祝,那么你出生的年月日是什么呢,今年几岁了呢?”有学生回答“我2008年5月8日出生,今年10岁”,也有学生回答“我2008年2月24日出生,今年10岁”……听到学生的回答后,老师可顺势提出“每个人的生日均是从年到月到日,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年月日和时分秒的性质是一样的,均是时间单位。在导入生日这个生活场景后,学生会加强对年月日知识的熟悉感,有助于学生积极探求相关知识,提高其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创建学生熟悉的情景,使他们体悟生活中处处见学问,从而使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自主思考、分析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教师将生活化元素导入数学课堂,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现实应用价值,培养他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实行多样化生活化教学评价

生活化教学评价机制,就是以传统课堂认知教学目标为重点转向正视学生的多元化评价,还包括学生情感、科学态度、思维能力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生活化教学评价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元化评价尺度,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角色中摆脱出来,成为数学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并且,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同时,生活化评价体系的建立,使教学不仅重视最终的结果,更重视其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例如,教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能够反映学生学习成果及学习过程的发展与变化,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提高生活化教学质量。

(四)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思想上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并意识到转变教育观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摒弃旧观念、接受新思想的动态过程,改革中应注重素质教育与生活化要求。

1.树立基于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转变应综合考虑学生特征、学科属性两方面。首先是学生特征,小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强,小学教学应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并能结合其心理发展规律;其次是学科属性,数学学科具有基础性、理论性与抽象性特征,基础性要求教师认识到,数学教育对象为全体学生,理论性与抽象性要求教师革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淡化枯燥、晦涩特征,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学有效性。

2.树立基于生活的教学观念

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学习倾向于形象思维,而抽象思维发展有限,使学生对偏理论性的数学知识体系缺乏兴趣,但善于接受基于生活的具体形象知识。在思想层面,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通过敏锐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方面,数学教学内容应能基于生活构建模型,另一方面要能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问题解决中,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依赖于数学。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初级阶段的重要课程,自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往盲目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化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思考和研究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及有效教学方法策略,希望能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