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生死哲学论析

2020-01-08 16:35
科学咨询 2020年40期
关键词:淮南子学说道家

郑 强

(山东省日照市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日照 276800)

生死是一直以来伴随着人类的精神文明发展,被人们所重视的一个问题。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哲学,都对生死有过自身的解释,而从中国的思想来看,自古以来我们都是追求生死超越的。在追求对生死的超越的过程中,有些人试图以永生来跨越生死,而有些学说选择的则是淡漠生死。《淮南子》中继承了先秦老庄学说中的生死齐同的观点,又兼具了儒家贵义治世的理念,强调个体生命与自我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在今天进一步理解《淮南子》中的生死观点,对安顿人的心灵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自然主义生死关,将生死等价

在今天的研究中,我们一般将《淮南子》看作是继承了黄老学说的道家论著,而道家哲学中,以道和气为核心,以自然为根本特征,在根本的观点上对生死的基本论断是趋向自然主义的。在道家的基本观点中,直接对此进行讨论的内容其实并不多,一般来说,更注重对生的讨论,而道家在谈论死的问题时,往往是在死的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上有所论述,这一点在庄子的哲学中有比较大的发展。

老子认为人的生命长短都是由自然的造化所规定的,不必因为重视生命的价值而祈求长生,也不必因为生命过短而感到悲伤。但老子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生死随化,精神不亡。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老子认为肉体的层面并不是非常重要,而精神有可能会永恒存在。到了庄子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老子的观点,也形成了进一步的超越,认为真正的永恒要能够超越生死,最终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才是真正的永恒。生和死在庄子看来是一种交替存在的状态,就像日夜交替一样,从这个状态的动态性来说是无穷无尽的,是一种完全自然的表现。而《淮南子》中则继承了之前所有学说的内容,并且十分明确地提出了生和死是一体这种观点。《淮南子》开篇便十分明确地指出,万物的生死都是由道来决定的,道法自然,而人的生死则是宇宙之间的客观规律。在这种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生死之上,《淮南子》中还进一步地将人在生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德纳入了整体讨论。这其中所强调的德不是儒家的道德,而是生命之德,是在道决定生命的运行规律基础之上,在生命内部所形成的一种关于物的性质的规定[1]。

可以说,在《淮南子》中,道和德是人之生的必然依据,也是人之死的终极依据。而生和死在道和德的推动之下,则形成了一种天地之间的自然运作,因此最终会化而为一体。

二、在自然的基础上寻求个体超越

正如上文所说,《淮南子》中关于生死的观点是将生死看作一样本质的内容。而之所以要这样来看待生死,目的是想要超越生死,向往绝对自由的旷达境界。如果从今天的科学和哲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愿望其实是想要让个体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在精神层面追求与自然中的道合为一体[2]。

可以说,在形而上的领域里讨论生死,最终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趋利避害,获得更长的生命,而是为了解决人们面临生死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认知。比如,作为生物,人类面对死亡时,必然会存在恐惧,同时从物理的客观角度上来说,当一个生命消失以后,其所存在的时间与空间,必然也就减少了这个生命存在的痕迹,这意味着这个生命的存在是片段性的。而《淮南子》中所表达的观点,是要超越这种片段性,在时间和空间中的限制。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淮南子》在论述过程中塑造了诸如真人、圣人、至人等形象作为悟道者的典范。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就不会受到生死的约束,也是一种最独立的人格的化身。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也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比如,不能为功名利禄所动,不能惧怕生死,不能为俗世叨扰。《淮南子》中甚至有很多内容是关于对死的辩解,甚至是向往。这种对于死的向往,并不是真的认为死是一种非常美妙的状态,而是为了破除人们对于死的憎恶所表现出的一种达观心态。《淮南子》中,一直以来所强调的齐生同死,本就是一种抹除生和死之间区别的观点,是要真正将生死作为一体看待,并且要双双超越生和死,追求人的精神本体长存。

综上所述,今天我们来讨论《淮南子》中的生死观点是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的。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层面上有了越来越强的实现手段,这让人们对精神形态的内容关注越来越少。然而物质的改造和生产水平终是有限的,只有真正在精神上找到了归宿和寄托,才能获得长久的安宁平静。《淮南子》中关于生死的讨论是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更好地理解这种生死的观点,不仅能对学术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有启示的作用。

猜你喜欢
淮南子学说道家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原本《玉篇》引《淮南子》校勘学价值举例
韩国学界的《淮南子》研究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日本学界的《淮南子》研究述略*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