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杰
(江苏省宜兴市洋溪中学 江苏无锡 214200)
中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和心理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中学生在处理事情时很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在初中道德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优势,用更加生动、直观的活动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心理发展、行为规范、思想意识,使中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在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使学生学会遵守道德规范是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有些老师过于强调政治上的大理论,只注重理论说教而忽略了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思想意识的纠正和培养,导致学生对德育知识依然以机械记忆为主,无法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更不能起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良好教育效果。
在初中德育教学中过于强调德育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初中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容过于空泛,学生难以将德育实践内容与自身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导致“教”与“学”出现了相背离的现象,影响了德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针对中学生开展道德教育通常会将德育实践场所局限于教室,老师通过授课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德育知识灌输,而再多的理论知识都不如实际的实践操作印象深刻,一味地进行课堂教学对德育实践来说只能是纸上谈兵,使德育课程流于形式,也容易给学生留下德育教学枯燥、乏味的印象,反而不利于中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
虽然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但由于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很多老师却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未能采取分层教学,用相同的标准约束和要求学生,导致中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效率低、质量差,效果不佳。
在初中德育教学中,老师要深刻认识到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目的是为学生能将德育知识学以致用,用于规范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展,使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想、行为、品德的培养。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拉近德育知识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初中德育实践活动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贴合,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促进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在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学生的实际特征来实行差异化德育,确保初中德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滋生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的心理,老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调研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进行因材施教的指导。比如,对于存在崇洋媚外心理的学生,老师可以着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对于存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或者辩论赛的形式来引导和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对于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老师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一日行”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道德标准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能使初中德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得到显著提升[1]。
对中学生而言,环境也是影响思想、行为、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德育环境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也能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德育体验,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老师可以加强学校学风、校风的建设,为学生打造充满道德修养的良好德育环境,鼓励道德行为,反对和打击不道德行为,定期进行优秀学生表彰,为学生树立起德育榜样。同时,老师要定期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如展览馆参观、志愿者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应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中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要充分发挥出德育实践活动的优势,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对学生开展因材施教的德育指导,使初中德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实现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