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2020-01-08 13:26付卓婧常冬辉
科教导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旧居红色上海

付卓婧 常冬辉

(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433)

红色文化是承载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天然载体,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习总书记曾提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围绕红色文化资源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内容体系。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指出“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高校思想政治课包含一定的课程体系,对于学生的教育侧重点各有不同,本文以党的诞生地——上海为例,研究上海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1 上海红色文化内涵

上海红色文化内容丰富、感染力强,具有理论的穿透力和情感的震撼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生动载体。2018年7月1日,《上海红色文化地图》在中共一大会址首发,汇聚387处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成为迄今为止最全的一张上海“红色地图”。该地图以各区为单位,统计了各区的红色文化遗址,按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纪念馆,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等;第二,重大战争纪念馆,如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淞沪抗战纪念馆、五卅运动纪念碑等;第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如毛泽东旧居、周公馆,刘少奇旧居、宋庆龄旧居;第四,文人故居,如鲁迅故居、艾青旧居、聂耳旧居、矛盾旧居;第五,革命烈士故居,如李白烈士故居、顾正红烈士殉难处、刘湛恩烈士铜像和纪念图书馆等;第六,烈士陵园,如龙华烈士陵园、三林烈士陵园、五卅烈士墓等。除以上分类之外,该地图还涵盖了上海高校红色资源,如上海大学旧址、国立暨南大学旧址、光华大学遗址、同济大学学生运动纪念园、《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上海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虽然没有列入地图,但是仍然记载了中国高等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这部分资源包括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上海同济大学博物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上海海洋大学中国鱼文化博物馆等。

2 上海红色文化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是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线,使学生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认同社会主义。这需要为学生全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在新中国建设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红色文化正是教学中可以展示的重要资源。

上海红色文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经历了历史的印证,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在和平建设年代,不断被传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为时代所认同和接纳。其中不仅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更是这些优良传统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它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出其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在新中国建立之后,革命精神得以传承,这种精神在不断涌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身上得以体现,使上海成为我国的金融中心。上海红色文化以其特有的革命精神和史料的真实再现,容易在教学中引起共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并进一步引导使他们理解要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红色文化所呈现的价值观与思政课教学目标高度一致。

3 上海红色文化能够再现思政课教学场景

如今的高校已经进入00后时代,学生知识量较为充分,对世界保持新鲜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是对于社会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在大学生形成人生观的重要时期,需要正确的引领,思政课的作用必不可少。思政课要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需要,将理论说透讲明白。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学实践的一种途径,可再现部分思政课教学场景,让思政课更好发挥出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实现真正入脑入心。

当代大学生长在红旗下,心中有祖国,如果能将他们的爱国热情充分释放出来,他们自然能够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上海红色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带领人民群众抵御外来侵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历程,以大量真实的史料再现革命道路的曲折性,证明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第一,学生在参观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纪念馆,重大战争纪念馆,烈士陵园时,亲眼见证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直观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于首位的价值观。第二,学生在参观老一辈革命家旧居,革命烈士故居时,切身感受到共产党员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所表现出的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坚贞不屈、勇于牺牲的精神,榜样的力量有利于加深大学生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第三,大学生在参观上海高校红色资源时,如《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同济大学学生运动纪念园、钱学森图书馆时,体会中国知识分子为实现共产主义奔走呐喊,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顽强拼搏的精神。榜样的价值观,会触动新时代的知识青年,于无形中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天然导向。上海红色文化再现了思政课部分教学场景,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道路自信,使学生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充满自信,在新时代创造人生价值,成就人生辉煌。

4 上海红色文化提供思政课教学创新路径

上海红色文化载体各有不同,具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路径相应有所不同。其中,伟大创造精神适合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地域色彩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适合实践教学。为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说教式或灌输式教学,实践教学中出现蜻蜓点水式参观等现象,应当创新思政课教学路径,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课上课下融合等,促进上海红色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真正达到“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效果。

4.1 完整的教学设计

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以及教学反馈等环节。为避免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充分发挥上海红色文化育人功能,需要教学对象即学生的充分认可与积极响应。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围绕相应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红色文化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根据红色文化具体内容,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源,根据红色文件资源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红船精神、烈士精神等经典红色精神可以作为课堂理论讲授,而中共一大会址、名人故居则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走访。在教学步骤上,需要有铺垫,有引入,有体验,有提高,有呼应。在教学环节结束之后,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便于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共鸣,为红色文化资源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完整的教学链。

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完整的教学设计中,要将上海红色文化形成一条主线,通过课堂理论学习,为学生讲述上海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包括红色文化的渊源、具体内涵、所体现的革命精神以及新时代价值。高校思政课课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教师可以具体教学内容作为中介,结合上海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特定含义,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红色实践相结合,使课堂需要传输的思想和知识更具有说服力。在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治等理论教育时,可选择经典的红色精神,以典型人物事迹、经典场景再现为中心,通过理论学习、交流发言、报告讲座等方法,指导学生搭建基本理论知识框架,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教学实践环节,可以就近选择与课堂知识相呼应的上海红色文化,通过参观、实地走访的形式,进一步印证前期的课堂讲授,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加深课堂上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遥相呼应,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4.3 课上课下融合

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应当以教学效果作为判断标准。理想的教育效果是学生在学习与参观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之后,能够真正认同上海红色文化的含义,并将这种精神传承、发扬,自觉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这就要求上海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不可重形式轻效果,为学而学,而是真正使上海红色文化为大学生所接受。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功能和个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促进他们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旧居红色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印象·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红色是什么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红色在哪里?
伟人旧居
追忆红色浪漫
随想・延安
——于毛泽东旧居前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