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翠霞
(广西省宜州区福龙中学 广西河池 546300)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帮助下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化学具有严谨性、抽象性的特点[1]。受客观因素影响,教师对化学实验的教学往往仅限于理论讲解。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全面认识所学知识,对一些化学概念和现象的理解仅限于字面上。然而,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为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契机。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化学,提升他们的化学学习能力。
化学是一门偏理性思维的学科,初中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仅要记忆烦琐的化学公式,而且要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2]。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科学整合,能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化思维,调动多重感官,增强化学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探究化学的欲望。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这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关于意大利峡谷之谜、动物进入老山洞之后死亡等视频资源,在课堂上播放,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调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产生清晰、直观的认识,从而深入感受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
传统板书式教学不仅不能充分为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整体教学效率不明显。初中化学教师科学地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能将课本中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地展示在课件上。这样,学生不仅能观看课件,而且能锻炼空间想象力。
例如,在讲“原子的结构”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原子核的构成加深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让学生观看核外电子的运动动态图,了解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能将知识制作成动画,扩展化学中的微观世界,建立起学生的空间立体概念,锻炼他们的思维想象力,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反馈指导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反过来又为教学反馈提供素材。初中化学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化学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信息技术及时性、高效性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即时检验教学效果,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因此,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化学教学活动。
初中化学中存在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这类实验无法在实验室进行。因为其所需的化学条件、化学反应程度及时间差等非常复杂,操作难度很高,若是操作不当,就会产生有毒物质,影响学生的安全。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信息技术的模拟演示功能可以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千姿百态的化学实验,身临其境,全面认识化学概念及化学性质的形成过程,还能使他们免受有毒物质的侵害。
例如,在教学“一氧化碳的毒性”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动态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观看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是怎么侵害身体的,人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进而让学生深入学习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
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依然占据较大的比重。这也体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传统的板书教学对如今的化学教学依然具有促进作用。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价值。教师不应摒弃传统教学方法,而应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他们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重难点知识还是要以板书的形式来体现。因此,教师只有合理规划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比例,使两者取长补短,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发挥两者的优势,共同服务于初中化学教学。
总之,初中化学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活泼、愉悦的氛围中积极探究化学知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化学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化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