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芸
(云南省楚雄州民族中学 云南楚雄 675000)
生命观念是生物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更是生物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促进教育的开展,教师需要从生命现象及生命的活动规律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感受生命。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核心素养在各个学科中的渗透成为了教师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生命观念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生命观念并不是单一的存在。它与其他学科素养是相辅相成的[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一地渗透某一种素养,否则,会影响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生命,而且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对生命进行思考,养成良好的生命观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将各种素养综合在一起的重要性。这就导致生命观念的培养与其它素养脱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形成较完善的生命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生物课程的开展。
生命观念的渗透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生命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珍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及世界观。但是,调查发现,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师在渗透生命观念时,只是单纯从认识事物的角度讲解生物知识,使学生对生命的解读只停留在单纯的生命构造上,很难促进学生的成长。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利用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及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来促进教育的有效开展。
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改变理念,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丰富教学资源,将所有能够为学生提供知识的场所变成课堂。同理,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想要有效渗透生命观念,也需要从当下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
1.实验观察法
生物是一门充满生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很多新的物种,了解更多与生命相关的知识。为了在教育中渗透生命观念,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生命的伟大与顽强,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植物生长素”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让学生观看豌豆、玉米等种子的发芽过程,以最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生命存在的不易。之后,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观察用过生长素的种子,并定期记录其生长状况。这些实验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而且会使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多样性。通过整个实验过程,学生能更直接地了解生命的成长历程,从而对生命形成初步认识。在这种直观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充分了解教师想要传授的生物知识,而且能有效提高对生命的认知水平,看到各种不同的生命形态。经此过程,学生会形成保护生命的初步观念,对其之后生命观念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2.模型构建法
种植植物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但教师通常无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看到人的生长过程。因此,在教学有关DNA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制作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让学生通过模型了解人的生命的最基本构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引导学生直观了解DNA的排列及组成。之后,从DNA上升到细胞,学生可充分了解细胞的成分及构造,并通过显微镜观察。此种方式更有助于实现对学生生命观念的渗透。
高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三观,加深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对外界的认知,了解生命的可贵,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在课堂上,教师会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在教学“细胞的增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自己查询资料,开展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通过网络等渠道收集大量的资料,在拓展学习视野的同时,形成对生命更系统的认识,并能在细胞培养的实验中认识到生命的顽强,产生对生命的敬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此为延伸,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可以借用时事新闻或者一些身边人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想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就要了解生命观念,认识到其与生物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从总的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发现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寻找适合的教学策略去实现生命观念的渗透,保证生物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丰富自己,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