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玲
(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
学校将传承校训,秉承新时期办学策略——“智慧进盛 美好教育”,在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特色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美好教育”的要义和内涵,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培育励实求进的进盛人需要挖掘促进师生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这其中传承进盛传统文化并寻找新生长点对于百年老校新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后三年,我校着重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两大领域精心构思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完善新的校园文化体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我校的德育工作要紧紧围绕“智美成长”这一育人目标,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提供人本化的育人平台,构建道德共同体,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自我、积极言行、积极品质,提升积极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德育活动品牌化,培育学生健康人格;学生“智美成长”;心理教育融入化,培养学生幸福能力。
关注评价改革,优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践行美好教育,开发进盛特色校本课程。整合德育活动,优化活动性德育课程;建设课程基地,开发生涯发展指导课程。
课堂是践行美好教育的主要实践阵地。我校将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注重以情育人,共同搭建师师、生生、师生各个层面的教学协同桥梁,致力于建设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协同高效的课堂。
前几年,我校在推进“三环六步”问题导学课堂改革的实践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遵循重大教学活动与日常教学渗透相结合的原则,以学科化、课型化为抓手,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教学比武研讨活动,并结合研讨活动定期开展教学主题论坛。
从新生入学开始,即着手建设班级学习小组,并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对教师及学生进行相关培训、交流,形成学习小组校本化评价方案,每学期结束时对全校学习小组进行评比,并于下学期初对优秀学习小组进行展示及经验推广。
教师要树立“为学生奠基幸福人生”的理念,以情优教,以情优课,追求师生协同,和谐发展。学校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将充分了解学情作为开展教学的前提;在教学目标定位与内容选择上,本着“立足基础,抬高底盘,追求质量全面提升”的思路,坚守适合我校学情的教学目标定位,坚守适切的教学起点;在教学策略上,遵循以情育人的育人策略,强化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沟通、点对点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学为落脚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让课堂内外充满“教 ”的幸福和“学”的快乐。
全面实施积极教育,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职业幸福感强的教师队伍。今后三年,我们将通过系列措施努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加快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专业提升方向;设立常规培训项目,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确立阶段培训重点,促进专业有序发展。
强化教师科研能力,助推骨干快速提升。
完善评价奖励制度,激励教师美好成长。
制定实施进盛中学智慧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和推广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大力推进基于“有效教学、精准教学”的智慧教育应用模式,加快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深化以“教育基础信息库”、“优质教育资源库”和“智慧教育管理云平台”、“智慧教育资源云平台”和“智慧教育学习云平台”为核心的“两库三平台”建设为基础,建成丰富和拓展进盛“名师公开课”、进盛“网上优课”、进盛“微课学习资源包”等在线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充分利用七中资源和技术建成进盛“微课平台”、“作业分析反馈平台”等新型学习平台和“空中课堂”远程教学平台建设,打造数字化、无边界、开放互联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