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中学发展建设刍议

2020-01-08 11:11:34赵泽洪
科学咨询 2020年51期
关键词:彭水嘉禾陶艺

赵泽洪

(重庆市彭水中学校)

一、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根据学校依山傍水的地域特点,确定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为“山水文化”。

(一)山水文化纲领

文化主题:山水清晖 钟灵毓秀

办学理念:厚土嘉禾

校 训:智仁勇善

校 风:宁静自然 和美本真

教 风:思源博见 守正出奇

学 风:勤径竞秀 奋楫争流

办学特色:“山水审美”特色教育

学校精神:谦实 包容 恒毅 常新

(二)山水文化解读

1.文化主题:山水清晖 钟灵毓秀

我校以“山水清晖、钟灵毓秀”定位学校的山水文化主题,旨在秉承我校的优良基因和契合我校的历史渊源;诠释我校教育的中心思想:以黔州山水为骨,以传统山水文化为魂,培养明智、仁厚、勇敢、善良的达德之人;宣扬我校教育的精神追求:谦实、包容、恒毅、常新。它不但代表着高尚的个人修养和高层次的学校品位,而且代表着创新和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注重学校责任和教育品质,以及关心社会和关注未来的责任心。

我们要像山一样崇高、宁静,像水一样悠然、活泼,形成一种自信的精神力量,一种关爱他人的美德,一种树人以德的高尚,一种快乐学习的心境。“山水清晖,钟灵毓秀”文化延伸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增添了更多人文、责任等精神层面的内容,使学校的发展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它鼓励学校的每一个人在其置身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优秀的人,让他们铭记历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担当。

2.办学理念:厚土嘉禾

“厚土嘉禾”取意“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苗秀曰禾。

“嘉禾”:生长奇异的禾,是异苗同穗或一颈多穗之禾,古人以之为天降祉福、政通人和的吉祥之兆,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其典出《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孔传:“唐叔,成王母弟,食邑内得异禾也……禾各生一垄而合为一穗。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周公之德所致。”孔颖达疏:“此以善禾为书之篇名,后世同颖之禾遂名为‘嘉禾’,由此也。”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一片古老文明、美丽富饶的土地;是一片群英荟萃、英才辈出的土地;是一片仁卉盛德、神韵飞扬的土地。厚土多嘉禾,深山蕴良材。厚土载德,嘉禾同颖。

彭水是一方厚土,彭水中学是那一株颗粒饱满的嘉禾;

彭水中学是一方厚土,学校师生是那一株株生长茁壮的嘉禾;

彭中课堂是一方厚土,彭水中学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学子是那一株株稻穗扬花的嘉禾。

“厚土嘉禾”的办学理念表明了彭水中学是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地方,是一个育人成材的地方。

3.校训:智仁勇善

校训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别有深意,正所谓大道至简。

“智、仁、勇、善”作为生活理念,是大众化的一般概念;作为意识形态,是圣贤哲人关注的重大思想伦理命题。在人们高度期待道德状况改良的当下,学校深入分析和把握“智仁勇善”的特性,大力弘扬“智仁勇善”。这有利于激发师生的道德自觉。学校以此作为校训,建构德育理念基础,回归教育的本真,培育人性品格,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4.校风:宁静自然 和美本真

彭水是大美的宁静,宁静是诗意的山水,山水是瑰丽的自然,自然是真实的彭中。深山幽静,深水沉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彭水中学与山水同静,与自然同和;与山水同真,与自然同美。

彭水中学倡导追求宁静,回归自然的教育,面对困难,面对坎坷,有胸襟,坚定、坚韧。彭水中学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贫富不移,处顺境而不张狂,陷困境而不沮丧,遇险境而不惶恐,遭逆境而不扫兴。

5.教风:思源博见 守正出奇

溯流水而思源,登高山而博见;山之沉稳以守正,水之灵动以出奇。

“思源”,有饮水思源、思源致远、不忘根本之意。彭中教师在学校里成长,接受学校的培养,然后回报学校,教书育人、敬业奉献。“常思”能让师生常常思社会历史之源、人类认知之源、科学探究之源,寻求探索真理、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

“博见”,有登高博见、博闻多见、集思广益之意。彭中教师深明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大意,广泛阅读,大量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用实用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开拓自己的眼界并充实自己。“博见”能让教师不骄不躁、虚心学习、听取不同的意见,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并提高自己。

《孙子兵法》:“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守正:坚守本心,恪守正道。出奇:突破思维,出奇制胜。“守正出奇”的灵感来源于山笃守正之执著及水善出奇之变通,学校从中总结提炼其要义。它表现为:一是遵循教育规律,以教师个人素养为出发点,建构学校教师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教师应以身作则,给学生做个良好的榜样和表率;二是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以师生关系为出发点,营造积极向上、乐观互动的氛围,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教师要灵活善变地应对不同状况的学生,懂得因材施教。

6.学风:勤径竞秀 奋楫争流

勤径书山有千岩竞秀,奋楫学海有百舸争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贤文·劝学篇》,唐·韩愈的治学名言)其意思是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就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言语》,南朝宋·刘义庆)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礼记·中庸》)舸:大船,楫:船桨,意为许多船只在急流中争先恐后,唯有奋力划船才能领先。

“千岩、百舸”比喻学生。“勤径竞秀,奋楫争流”表达彭中学子拼搏进取的学习状态和风尚。

7.办学特色:“山水审美”特色教育

中国山水千姿百态,可谓得天独厚;中国又是文明古国,历代人文荟萃。这自然与人文的两大特点,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中国山水文化。中国众多的名山胜水,不仅自然景观雄奇秀丽,而且沉积着深厚的文化,闪耀着灿烂的异彩。所谓“中国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这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学校以“山水审美”的一种认知态度打造学校“山水文化”校本特征教育体系。

8.学校精神:谦实 包容 恒毅 常新

谦实:谦者,德之柄也。谦虚、谦逊。

实,诚也。真实、坚实、实事求是。

包容:宽容、容纳。第一,包容就是“仁”,就是爱人,就是要用心去爱每一个人。这是大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第二,包容就是和谐,就是与万物同生长,需要人们更宽大的心胸。

恒毅:恒,德之固也。其具有长久、经常、持之以恒之意。毅,有决也,具有意志坚强、坚决果断之意。

常新:一直保持最新的状态,常新代表了两个相对立极致:一是常变的状态(新:更新),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二是不变的状态(新:新鲜),就是崇高的精神、深厚的友谊、校园活力、学习激情长存,永不变。“恒毅”与这个不变的“常新”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内在的精神意志力,后者侧重于外在精神面貌。

学校凝练谦实、包容、恒毅、常新的精神,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耕耘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踏踏实实地拼搏奋斗。

二、教育品牌建设

学校以校园女足、“争鸣杯”辩论赛、剪纸、陶艺等为切入口,进行充分挖掘,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1.打造高中女足,编排足球体操

学校大力发展高中女足,培养更多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让更多学生通过体育单招、高水平运动员考试实现大学梦。学校编排了足球操,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形式,塑造青少年热爱足球运动的氛围。彭水中学女子足球队成立于2015年10月,已有38人取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第一批队员于2018年不用参加高考已升入全国专业体育院校和全国知名学校。学校球队取得过彭水县“健康校园杯”三连冠;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渝东南片区亚军;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重庆总决赛第七名;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渝东南片区亚军;重庆市校园联赛渝东南片区季军;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第四名;2018年重庆市五人制足球锦标赛第三名等成绩。

2.传承剪纸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学校将剪纸艺术纳入课堂教学中,让剪纸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艺。学校定期举办剪纸比赛,开展剪纸艺术展,促进剪纸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选拔对剪纸有着强烈兴趣的学生进入社团,将剪纸艺术做成学校强有力的艺术名片。

3.实现陶艺教育,打造特色学校

学校组建“陶艺”社团,加强陶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悬挂陶艺图片于走廊、教室等,举办陶艺文化艺术展,让学生现场制作陶艺作品,介绍陶艺文化。

4.开阔学生思维,锻炼雄辩口才

学校继续将“争鸣杯”辩论赛作为常态赛事开展,加强青年教师辩论赛评委的培训,有效地指导辩手,促进辩论赛更好地开展。

三、挑战与使命

(一)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

彭水中学位于彭水县绍庆街道学府路1号。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彭水县立两年制师范学校成立,于1932年改制为初级中学,后历经黔彭联立初级中学、川东区彭水县立初级中学、四川省彭水县中学等发展阶段。几经迁徙,学校于1955年定于现址。1997年,重庆直辖后,将其定名为“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中学校”(简称彭水中学)。学校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学校现呈一校三区的格局,总占地面积69 269平方米,建筑面积64 290平方米,绿化面积29 048平方米。

(二)师资雄厚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406人,中学特级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市级学科名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30人,正高级教师2人,副高级教师109人,2名教师曾被选派到英国留学进修。

(三)面临的挑战

1.随着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颁布,学校开启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步伐日益加快,办学模式日趋多元化。

2.教育对象的成长与发展日新月异,家长与学生的教育诉求日益增多。

3.区域内办学竞争的压力日益突出。

4.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值日趋增长。

(四)肩负的使命

作为一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办学成绩,一直备受政府、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值此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

1.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以特色形成学校的独特优势。

2.进一步优化育人目标,培养基础宽厚,富于创新,个性健康,全面发展,具有一定人文素养、中华胸怀、全球视野的优秀毕业生。

3.进一步拓展可资借鉴、具有示范意义的教育改革项目。

4.进一步总结、传承、发展办学经验,有效推进区域教育发展。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时代对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重塑教育形态。这就要求学校在知识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等方面都要发生深刻变革。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多样需求,让教育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为此,学校还有很多路要走,彭中人将不惧风雨,以更昂扬的姿态阔步于时代发展的道路上。

猜你喜欢
彭水嘉禾陶艺
夜猫子的舞台
一只白蝴蝶
一只白蝴蝶
家教世界(2022年10期)2022-05-06 09:17:22
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彭水实践
绿色中国(2019年16期)2019-11-26 07:12:26
《绿色中国大讲堂》彭水开讲
绿色中国(2019年16期)2019-11-26 07:12:20
苗乡放歌须纵酒 彭水青山恰故乡
绿色中国(2019年16期)2019-11-26 07:12:18
苗乡彭水邀约世界
绿色中国(2019年16期)2019-11-26 07:12:18
“疯狂”的陶艺
小学生导刊(2018年1期)2018-03-15 08:02:40
学陶艺
做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