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赞 梅
(河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8)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形势依然严峻,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虽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仍面临着严峻的输入性风险。面对这场堪称联合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瘟疫的挑战,中国做出的牺牲不可谓不重大,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痛。痛定思痛,国家在行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相关决定,亮剑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和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法律的践行最终要靠全体国民生态素养的提升,疫情当下,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已然成为高校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道德素养应该成为当下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笔者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入手,对疫情当下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现实路径进行探讨。
良好的生态素养的形成基于尊重自然的观念,科学自然观的形成有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的培育。2018年版的“原理”课教材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系统地讲解,需要思政课教师结合“原理”课将其有效融入其中。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相对于人类而言具有先在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提供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P158)人类为了生存,必须首先满足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要,这决定了人类必须首先同自然界打交道,自然界是人类存在的自然前提,“人靠自然界生活”。
同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意识活动和人类社会都统一于物质世界。人类是从自然界中长期发展演变而来的,当类人猿有了意识,能够自由自觉地制造并使用工具从事实践活动,人类也就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但人类的血肉之躯仍然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的意识活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在马克思看来,观念的东西是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P93),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来看,意识都是统一于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疫情当下,人类在自然面前感到前所未有的脆弱和无力,“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不攻自破,“原理”课应适时地利用现实版的教科书,引导大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先在性,认识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衣食住行都取源于自然界,人类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统一,是生命共同体。依据唯物辩证法,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是“辩证图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马克思将自然界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认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P161)。人同自然相联系,不外是人同自身相联系。此外,人与自然之间也是一对矛盾关系,双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共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要用矛盾的眼光分析问题,统筹兼顾,看到人与自然互为存在的前提,互为发展的条件,只有在二者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人与自然之间才是和谐的,才能更好地相互促进和发展。
通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阐释,引导大学生认识疫情爆发的根源在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衡,这种失衡源于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意识,从而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认识树立科学自然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由自觉地将自然看成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类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并不是一味地听从自然的摆布,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环境。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3](P138)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这是人类意识发挥作用的前提。否则,蔑视客观规律,在自然面前肆意妄为,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恩格斯曾经深刻地警示人类,“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4](P559~560)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并懂得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能动地改造自然,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终目的。
“原理”课要引导学生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使自然能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从而使人与自然达成一种动态的和谐与平衡。目前,疫情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亟需人类充分认识新冠病毒的内在结构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战胜病毒,与病毒和谐相处。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人类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形成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交互过程,使自然界烙有越来越多的人类印记。同时,人类也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着相互交往、共同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形成人类社会。实践是人、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5](P27)在这种交换关系中,人与自然达成了统一。所以,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能仅仅停留在生态意识层面,更要落实到现实的生态实践中。正如习近平所说,“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6](P174)
“原理”课教学要引导学生以生态的眼光看待人类实践的重要意义,从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从日常生活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比如和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等,让学生在理论上有深度,思想上有认识,行动上有担当,从而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并在社会上发挥引领示范效应。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维,“原理”课需要挖掘生产力的生态维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辩证统一,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绿色发展理念。
“生产力”,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者缺一不可,其本质体现的是人类通过劳动实践作用于自然的过程。在人类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单个的人难以形成对自然的影响,只有在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P7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称为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即“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5](P104),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可见,生产力概念本身就蕴含生态维度,展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一矛盾关系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不是外在于人类社会的物质存在,而是人类社会的有机构成,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所以自然界自始至终在马克思的视域之内,人类社会的有机系统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拓展了生产力的生态维度。
其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通过深刻阐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将绿水青山看成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是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甚至就是经济发展本身,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P230)。习近平运用矛盾思维方法,统筹兼顾,看到了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贯通,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习近平看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样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负责任的发展,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8](P12),二者必须协同共进,不可偏废。
其二,生态本身就是经济。2020年3月30日,在“两山论”提出十五年之际,习近平再赴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提出了“生态本身就是经济”的论断,是对“两山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三要素理论,“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9](P117),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到越来越多的自然物质,自然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生态环境良好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本地经济建设;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可以开发的绿色资源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从这些意义上讲,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生态本身就是经济。
“原理”课要深刻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内涵,讲清楚生产力的生态维度,讲清楚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讲清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与人关系的真实体现,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内在构成,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有机系统的重要因子,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方向。疫情期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就是教科书式的案例展示,可利用其启发学生思考,转变学生思维,培育学生的绿色发展理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生态批判,从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等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关系的破坏。在“原理”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融入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明晰人类未来的社会发展道路。
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0](P202),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也不断变化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资本家所有,工人除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只能在资本家的工厂里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产品变成一种异己的存在,同劳动相对立,劳动者在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下从事劳动,劳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丧失殆尽,人类的劳动实践发生异化。劳动的异化,使得人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也会被夺走[1](P163),人与自然的统一也随之被打破。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对工人的剥削也造成了人的异化,人的异化状态是马克思在对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描写中捕捉到的。在马克思看来,由于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工人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为了生存,丧失了人的需要。“甚至对新鲜空气的需要在工人那里也不再成其为需要了……甚至动物的最简单的爱清洁习性,都不再成为人的需要了。”[11](P133~134)人同自身的自然本质、精神本质相异化,人已不再是“人”,这种人的异化状态使人脱离了其自然本质,违背了其自然本性,导致人同自身相疏离。
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都体现在人自身同自然和他人的关系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质上体现的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由此导致了社会的异化现象。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追根溯源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它使劳动丧失了原本的目的,人不再是“人”,人同社会相疏离,人与自然相疏离。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维度,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当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和谐与平衡时,共产主义社会也就实现了。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写道:“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12](P926~927)恩格斯也谈到,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能过上同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在“原理”课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有助于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反生态本性,从生态危机的角度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晰社会发展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充满信心。
实践教学是近年来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重要着力点,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践行。“原理”课课堂教学的生态化,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地体现,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提升也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身体力行。二者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实现“原理”课程的生态化。
首先,课堂实践的生态化。课堂实践是紧随思政课理论课堂的主题实践活动,往往以演讲、讨论或者辩论的形式展开。在将生态理论融入“原理”课程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置讨论话题,如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公筷使用等等。始终将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提升生态素养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目的贯穿教学的始终,从而在课堂实践活动主题的拟定上,遵循生态原则,使课堂实践生态化。
其次,课外校园实践的生态化。课外校园实践是“原理”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课堂教学相互支撑。课外校园实践往往是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理论问题合理安排主题,对“原理”课程内容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引导学生在课外校园实践中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校园生活中的生态问题,将有利于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实践习惯的养成。
再次,校外社会实践的生态化。校外社会实践往往以思政课教学总体实践活动的形式呈现,一般安排在寒暑假,以课程小组的形式由老师带队调研。这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宗旨就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同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原理”课校外社会实践可以引导学生从事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调研工作,或者是环保知识、环保法律的积极宣传,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提升生态素养,还可以对整个社会起到示范效用,有利于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
新冠肺炎疫情最终显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要想深刻认识这个问题最终要上升到哲学层面。“原理”课作为高校五门思政课教学的基础课程,应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想智慧融入其中,致力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的自然观,引导他们树立生态意识、涵养生态道德、提升生态素养。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唤起他们对于生态和正义的希冀和追求,教给他们如何正确地看待自然、看待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人道主义的博大情怀对待生态环境,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所指出的,“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13]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形成坚定的生态文明理念,不但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还会在社会上起到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生态文明新风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