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

2020-01-08 03:09叶旭阳曾令丹林琳张艳王莹周雪梅吴育朗尹雪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13期
关键词:脱机危重功能

叶旭阳 曾令丹 林琳 张艳 王莹 周雪梅 吴育朗 尹雪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20022;2.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20年2月我科收治的2例COVID-19患者,均存在气促(呼吸≥30次/min), 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SpO2)≤93%,氧合指数[P(O2)/FiO2]≤300,间隔24~48 h胸部C T示病灶明显进展>50%,为COVID-19危重型患者[1]。患者在规范的治疗和护理后,双肺病灶进行性缩小,生活质量大幅提高,观察治疗3 d后出院至指定隔离点服药观察。笔者总结该2例COVID-19危重型病例成功转为轻症病例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1:女,56岁。2020年1月15日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达39 ℃,伴咳嗽、痰中带血、胸闷、纳差、乏力等不适。患者2:男,51岁。于2020年1月25日出现发热,最高达38.0 ℃,1月29日干咳,无胸闷等不适。2例患者外院治疗期间抽血结果均提示WBC>3.0×1012/L,在正常范围内,CRP>30 mg/L,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间隔24~48 h胸部CT示:双肺多发斑片状感染病灶明显且病灶进展>50%,予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甲强龙等对症治疗后无缓解,病情呈恶性进展,予面罩高流量吸氧SpO2<90%,气促(呼吸频率≥30次/min),P(O2)/FiO2≤300,有不同程度呼吸衰竭,肝肾功能轻度下降,且患者2出现感染性休克,病情危重。2例患者均于2月5日以“重症肺炎病毒性肺炎、呼吸衰竭”收入我院,增强抗炎、抗病毒、肠外营养、护胃、补充人血白蛋白等对症支持。住院初期,2例患者经面罩吸氧15 L/min后,SpO2不能维持(<88%),及时予以(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通气,氧气得以补偿后,序贯降低氧疗参数,脱机试验后血气分析提示P(O2)/FiO2:200~300,呼吸衰竭症状好转,多次床边胸片比对提示双肺病灶吸收明显,3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监测均为阴性,病情明显好转,进入恢复期,均于2月28日前转为轻症。

2 护理

2.1明确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OVID-19,易引起可耐受的血红蛋白下降,转氨酶升高,淀粉酶升高[2];使用甲强龙易出现低钙现象和消化道反应;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需观察出血倾向。责任护士通过查看化验单、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和观察患者皮肤状态等,2例患者未见明显血象恶化征象,无严重消化道反应,但出现血钙降低现象,均遵医嘱口服醋酸钙胶囊得以改善。患者2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第4天出现鼻腔出血,停止使用抗凝药物,予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止血,余部位未出现出血倾向。因2例患者均使用人血白蛋白进行支持治疗,无发热后方可输注,输注前后均予生理盐水冲管,防止血液制品和其他药物混杂,治疗期间未见输液反应。

2.2呼吸治疗支持的护理 动态心电监护仪对SpO2、心率、呼吸做连续监测,分别记录患者面罩吸氧(流量15 L/min)状态下的动脉血气pH、P(O2)、P(CO2)、SpO2、HR及RR;通气治疗后1 h、24 h、48 h、脱机测试(FiO2<30%,氧流量<20 L/min)时,复查动脉血气及上述指标。HFNC 通气治疗24 h后,SpO2/FiO2比值>170.9是预测治疗成功与否的良好指标[3],密切观察患者HFNC通气效果,避免因未及时识别HFNC治疗无效而导致的延迟插管。2例患者经HFNC治疗24 h后, SpO2/FiO2比值均>170.9,复查血气,P(O2)/FiO2≥200,确定HFNC治疗有效。后续HFNC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动脉血P(O2)>60 mmHg(1 mmHg≈0.133 kPa),P(CO2)<50 mmHg,且呼吸<30次/min,责任护士动态分析SpO2/FiO2比值,在满足SpO292~95%且SpO2/FiO2比值>170.9条件下,对FiO2和氧流量进行性降低。患者1治疗期间曾因负性心理影响,试图拔除氧气导管,责任护士对此患者予以约束干预和宣教,有效劝导患者接受氧疗。此患者经HFNC治疗后10 d,脱机测试失败,再次经HFNC治疗3 d,达到脱机指标[P(O2)/FiO2≥200],成功将氧疗方式改为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患者2经HFNC治疗后10 d,脱机测试一次性通过,继续鼻导管低流量吸氧巩固。在2例危重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口腔感染,根据患者SpO2、雾化和痰液情况,把握正确的吸痰时机,应用密闭式吸痰管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使用含氯已定漱口水为患者行口腔护理,均未出现上呼吸道反复感染[4-5]。在呼吸支持治疗中坚持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序贯改变氧疗方式和流量、保证湿化瓶灭菌用水充足、保持气道通畅的原则[6],患者缺氧状态得以改善,进入疾病康复期。

2.3肺功能康复 呼吸功能训练可提高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通气/血流比值,调动免疫系统,对患者早期干预具有实质性的价值[7],制定呼吸功能恢复的方案,对患者及早实施肺功能锻炼干预。评估患者耐受程度,选择患者卧床期间可方便操作的训练方法如体位管理、调整呼吸节奏、胸廓活动度训练、缩唇呼吸等,指导患者结合放松训练,帮助患者减少呼吸不协调,建立有效的呼吸方式。2例患者依从性较好,参与度高,每项功能练习均超过6次/d。评估患者Barthel评分和肺功能分级,把握患者可及早下床活动时机,协助患者完成由坐位-立位的转变,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循序渐进的引导患者在床边站立活动,以预防身心机能的衰弱,促进全身炎症反应的恢复[8]。2例患者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1已实现部分生活自理,床上活动未见明显气促现象;患者2下床活动时未见呼吸急促现象,肺部功能转好后,生活质量亦得到显著提高。

2.4心理评估和干预 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家庭状况、人口学关系,利用SCL90心理评估量表阶段性评估患者心理状态[9]。患者1在入院初期因对疾病发展和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产生了自杀和抗拒治疗的行为,给予一系列心理干预措施后,心理状态由消极变为积极,可积极配合治疗,精神状态和身体机能得到很好恢复;患者2在发生病情变化时,出现恐惧和担心情绪,帮助其使用正念减压法和注意力转移法,消除了负性情绪,并安心接受治疗。

2.5加强营养干预 营养干预是基础治疗手段,是COVID-19患者综合治疗措施的核心内容之一[10],保证机体能量和营养需求可增强患者体质。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时,考虑患者的神志意识状态、食欲需求、吞咽功能及营养需求,提供结构化和个体化食物[11],另在病区为患者提供方便即食的营养品;肠内营养不足时,及时补充静脉营养等以保证患者能量需求。患者1住院2周后,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由高变低,营养不良状态得以纠正。

2.6VET预防 采用药物预防和物理预防联合方法降低VET风险[12],向2例患者宣教踝泵运动对预防下肢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及训练方法,设置每日踝泵运动时间及频次,鼓励患者尽量达成目标。截至目前,2例患者经床边血管B超后,提示未见下肢静脉血栓生成。

3 体会

COVID-19危重症患者病死危险系数高,病情进展快,对症治疗和辅助护理支持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对于出现呼吸衰竭患者,氧疗和呼吸支持是治疗最重要的手段,可在危急状态下挽救患者生命,为患者赢得更多康复机会,使其免疫系统得到恢复。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氧疗干预时机把握及效果观察、肺功能康复、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并发症的预防是本次护理重点。2例患者成功由COVID-19危重型转为轻型,实现了疾病的良性转归,对今后危重型COVID-19的护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脱机危重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指导脱机的膈肌超声指标的研究进展〔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应用体外隔肌起搏器辅助脱机困难患者成功撤离呼吸机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