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颖 徐龙伟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国际、引进优势资源和国外先进理念、提高办学质量以及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但中国学生与外教文化冲突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中外合作办学必然会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基于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群体所接受的经验教育的群体性心理程序必然会形成文化差异。由于两种不同文化相互接触,同时中外合作办学要求两种文化授力于同一主体时,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包含广义上和狭义上的两种不同冲突;广义上包含积极、消极冲突,狭义冲突是指消极冲突。避免文化冲突的消极冲突就要明确双方的文化差异之处。
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基本,不同的语言种类有其独有的语言系统。一个团体能否共同达成成效,有效沟通是主要影响条件之一。沟通表达包含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以及非语言表达方式。非语言沟通是指肢体语言、目光接触、人际距离等。在同一群体中,沟通都难以达到高度的有效性。加之不同文化背景下,影响沟通的主要形式之一的语言表达,都不能得到统一,会造成沟通问题更加困难。此外,非语言沟通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下,在手语表达、眼神表达、肢体表达等日常习惯都有不同,在不能深入了解双方文化情况下都会影响沟通效果。
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实现教育最优化以及培养双文化环境下的综合人才。不同的国家教育理念也有很大的差距。在中国文化大环境的基调下,中国教育提倡规范协调、教学方面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集体化概念;西方教育理念更加强调以人为教育中的主体、保护学生的个性、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比重;日本教育中强调学生自身的努力,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1]不同的教育理念如果不能形成合理统一的理念核心,容易造成学生在不相融的文化环境中的心理负面影响。
在不同文化教育的影响下,思维逻辑、思维方式也不同,所造成的交往方式、表达方式等等也不尽相同。中国传承的文化思想中教育人们要谦逊,西方人则更加直接热情。逻辑思维的不同也会影响教学形式上的不同,只有进行更多的合作双方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交流,才能将合作关系更好提高。
对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以及国家教育发展的程度不同,也会同时影响价值评判的标准。教育组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对学生发展评断要求。同时,不同的文化体下,对于学生的鼓励机制也不同。学生不能自主的兼顾不同的文化方向,明确的树立价值观念。
结合对中外文化差异冲突的讨论,确定明确合理的跨文化管理理念原则,才能使合作的文化双方不同的文化得到最合理、最大化的应用体现。
平等的原则是基于文化的平等主义,不同的文化是其民族发展过程中所沿袭继承而来,是其民族发展的结晶,都是平等的。所以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要保证每一位校园工作者都能秉持着平等的原则,对不同的文化形式公平对待。
在教学机构中,更要强调对文化的客观性认识。在校园工作者工作、生活中,能够理智客观的判断事物,尊重不同的文化、尽可能理解不同文化所带来的表现效应。只有在能够保证客观的看待不同的文化,才能将合作教学、交流、沟通顺利的进行。
中外合作办学的意在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文化环境、教学体验、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开放性原则是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保持本民族文化之外,能够接受到不同文化所带来的优秀反响。[2]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不同的文化,更早的接触到不同文化所带来的思想碰撞。
不同的文化形式有其特有的形成过程,如果不能理解其文化内涵,也就难以接受文化所带来的不同表现。但是,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不论能否详细的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都要首先表示对双方文化的基本尊重,避免文化冲突的消极影响。只有先做到能够尊重不同的文化,才能进一步的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进而加强团队的凝聚力,使之更好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核心原则,发挥这个团队的更多力量。
跨文化的合作形式下,首先各自拥有其不同的文化形式,其次是不同的文化碰撞中形成的差异、共通以及冲突。想要更好的处理跨文化管理,需要秉持着严谨的态度处理问题。这是一个细致繁琐的工作,需要沟通文化双方主体,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再进行合理细致的决策。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不同文化相互冲击融合,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在现阶段教育行业中,中外合作办学所提供的人才能够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目标要求更加全面。
(1)培养目标的理念多元化。在接受不同的文化融合教育下,要做到教学活动主题能够更好的接受多元文化理念。[3]贯彻以学生为本,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位,尊重学生的个体个性。
(2)科学化的培育方式。在中外合作办学中,需要明确科学的教育培养方式。例如,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学生管理制度等等。在综合不同的文化教育理念前提下,进行合作管理讨论。
(3)培养学生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外合作办学与单文化办学的差别就在于,对于不同的文化知识传播能够更好的进行。比如,在高职院校中,虽然开设外语课堂,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并不能将所学的外语学科进行有效的锻炼。学习语言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于语言环境的影响。在跨文化办学的校园环境中,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语言练习机会。
(4)提高培养目标的综合能力。结合中外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方面,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强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实践锻炼,西方教育则强调对所学知识的实践效果,在双方共同作用下,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论与时间相结合;另外一方面,在跨文化合作办学的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接纳不同文化的能力,并将其自主融合,形成自身独特的思考模式与理念。
(1)选聘了解外国文化的教师作为外籍教师的助理。在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中,需要一支能够在跨文化领域中相互融合接纳的教师团队,才能更好的将跨文化教育在学生教育中开展。首先,对于教师的聘用,可以首先选择一些具有国外留学或相关从业背景的中方人才,他们对外国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接纳,他们能够更好的与国外教师进行沟通;同时,他们能够帮助其他中方教师建立与外国教师之间的沟通与连接,能够更有效的向双方传递和表达各方的问题。同样,对于外方教师也要能够尊重不同的文化理念与教育理念,并且积极的调节不同教育理念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2)兼顾双方管理机制的差异。在对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要兼顾双方管理机制的不同性。这需要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规划与制定。例如,在考虑到外籍教师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有不同的假日安排,因此在制定节假日安排时,虽然可以考虑不同的安排,但也要形成严格规范的制度,并对双方教师进行通知,避免问题冲突。[4]
(3)组织教师培训。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需要对教师进行更多的培训安排。合作双方要建立详细的教师培训制度。具体包括教师培训阶段、培训目标、培训类型、培训课程。做好对教师的培训能够更好的实现跨文化教育的实施。教师培训可针对不同专业、工作性质的教师进行不同的培训课程;培训教师也应该包含合作双方的尽可能多的教师。通过中方教师到国外院校的学习;外方的教师可以参加到中国不同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学习中,体验中国的高职教育,参观中国教师的教学课堂,能够能加深刻的融汇双方不同的教育理念。使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能够更好的提高业务能力,更深刻的体验跨文化办学的教育理念,减少文化冲突,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校园风气和校园学习环境。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跨文化管理中,首要做到的就是对教师的培养和团队的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进行学生的跨文化教学。
教育是文化的第一生产力。院校作为教育培养的主要机构,应当不断完善其自身的综合能力,承担起输出优质人才的责任。中外合作办学能够为人才提供更多的优秀学习机会,带来未来发展的更多机遇。因此,解决跨文化管理尤为重要。了解合作双方不同的文化常识、建立良性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机制与跨文化管理模式,是处在这个教育领域从业者必须用心钻研的问题。寻找出合作办学的文化载体双方都能够融洽相处,互相弥补的环境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