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秦簡(貳)》綴合十二則*

2020-01-08 03:17楊先雲
简帛 2020年1期

楊先雲

關鍵詞:《里耶秦簡(貳)》 綴合 釋文 考釋

近日研讀《里耶秦簡(貳)》,偶得數則綴合,現筆録如下,不當之處,敬祈方家批評指正。

里耶9-134號簡釋文作:

里耶9-262號簡釋文作:

兩簡皆是校券内容,在形制、字形及書寫風格上一致,且紋路、茬口吻合,文義連貫,當可綴合(見附圖一)。兩支殘簡拼合後爲完整簡,釋文作:

粟米一石八斗半斗。廿七年端月丁未,倉武、佐壬、禀[人]陵出禀大隷妾

陳偉先生曾就出土秦簡“正”字使用情況,得出秦始皇統一之初的二十六年、二十七年只稱“端月”而不稱“正月”的結論。①陳偉:《秦避諱“正”字問題再考察》,《出土文獻研究》第14輯,中西書局2015年,第101—108頁。里耶9-134簡文“廿七年端月丁未”再次驗證了陳説。簡文“禀陵”應脱寫“人”,當爲“禀人陵”,又見於里耶8-1551號簡。簡文“少半”應指“少半斗”,如此表述又見於里耶9-365“一石四斗少半”、9-879“九斗少半”。簡文“援”“律”“月”皆是大隸妾名,援爲六斗大半斗、律爲六斗少半斗、月爲五斗半斗,共計一石八斗半斗,與簡文“粟米一石八斗半斗”總量一致。

里耶9-763號簡釋文作:

我們注意到兩簡形制、字形及書寫風格一致,且紋路、茬口吻合,文義連貫,當可綴合(見附圖二)。兩支殘簡拼合後爲完整簡,釋文作:

簡文“襄”,里耶秦簡校釋小組認爲是“襄城”的簡稱(或説此處脱寫“城”字),縣名;武宜都(或“武宜”),里名。又里耶8-2246號簡“田官守敬、佐壬、禀人娙出禀罰戍公卒襄城武宜都胠、長利士五(伍)甗”可參看。②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合續表〉等文讀後記》,簡帛網2018年5月1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092。林少平先生指出《漢書·地理志》隴西郡有襄武縣,簡文“襄武”或爲縣名而“宜都”爲里名。里耶8-2246號簡“襄城”恐是書寫者抄録時誤以爲是“襄城”而多一“城”字。①簡帛網-簡帛論壇-簡帛研讀-“《里耶秦簡(貳)》初讀”下第2樓林少平的意見,2018年5月15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4309。林説可從,“長利”當爲襄武縣里名,里耶9-2215+9-2209即有“城父長利”簡文,城父縣也有長利里。簡文“襄武”應爲縣名,即今甘肅省隴西縣。另相家巷出土秦封泥有“襄武□□”②周曉陸、陳曉捷、湯超、李凱:《於京新見秦封泥中的地理内容》,《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第122頁。,也可證襄武在秦代早已設縣。里耶9-965號簡有“襄武内史”,據晏昌貴先生指出里耶秦簡常見“縣名·郡名”此類文例,皆表明前者是後者之屬縣。③晏昌貴:《秦簡牘地理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123頁。而劉聰先生據此懷疑里耶9-760“城父淮陽”這類表述也是如此,城父縣爲淮陽郡屬縣,④劉聰:《讀〈里耶秦簡(貳)〉札記一則》,簡帛網2018年10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242。由此我們推測襄武縣在秦代或屬内史,而非《漢書·地理志》所載屬隴西郡。嶽麓書院藏秦簡《亡律》載“郡及襄武、上雒、商、函谷關外人及□(遷)郡、襄武、上雒、商、函谷關外(053/2106)男女去闌亡、將陽,來入之中縣道(054/1990)”,由嶽麓秦簡所載可知“襄武”屬“中縣道”,⑤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肆)》,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第56頁。嶽麓秦簡“襄武”屬“中縣道”材料蒙何有祖老師告知。而嶽麓秦簡093/2107載:“□□□罪而與郡縣道及告子居隴西縣道及郡縣道者,皆毋得來之中縣道官。”⑥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肆)》,第69頁。由此可知,“中縣道”與“隴西縣道”“郡縣道”並列,互不統轄,而“襄武”屬“中縣道”,非“隴西縣道”,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置吏律》簡214-215:“縣道官之計,各關屬所二千石官。其受恒秩氣(乞)禀,及求財用年輸,郡關其守,中關内史,受授爵及除人關於尉。”⑦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61頁。“郡”與“中”相對,這裏的“中”應是“中縣道”,受内史管理。《漢書·地理志》“本秦京師爲内史”,顔師古注:“京師,天子所都畿内也。秦并天下,改立郡縣,而京畿所統,特號内史,言其在内,以别于諸郡守也。”楊振紅先生指出秦代京師之地行政長官爲内史,故其所轄京師之地也稱内史。⑧楊振紅:《從秦“邦”“内史”的演變看戰國秦漢時期的郡縣制的發展》,《中國史研究》2013年第4期,第59頁。“上雒”與“商”在秦代屬内史,漢劃歸弘農郡,内史與郡同級,亦可論證襄武縣在秦代屬内史,而非隴西郡。據目前公佈的里耶秦簡中“檢”類似“縣名+郡名”統計,我們懷疑“縣名+郡名”的前者縣皆屬後者郡,具體將另文論述,此處不再贅述。

里耶9-1033號簡釋文作:

徑廥粟=三石六斗二升半升 ·卅一年

里耶9-726號簡釋文作:

里耶9-1033與9-726號簡形制一致,且紋路、色澤皆吻合,茬口也較密合,文義連貫,當可綴合(見附圖三)。“使”,即役使,如里耶8-448+8-1360“年三月癸丑,倉守武、史感、禀人堂出禀使小隸臣就”、8-1580“年正月戊午,倉守武、史感、禀人援出禀使小隸臣壽。令史視平。感手。”兩支殘簡拼合後釋文作:

徑廥粟米三石六斗二升半升。·卅一年正月甲寅,倉守武、史感、禀人援出禀使

里耶9-1113號簡釋文作:

里耶9-1090號簡釋文作:

里耶9-1088號簡釋文作:

里耶9-1113、9-1090、9-1088號簡在形制、字形及書寫風格上一致,且紋路、茬口皆吻合,文義連貫,當可綴合。里耶秦簡9-1090號簡背面最後一字殘筆可與9-1088號簡首字殘筆拼合作,當是“啓”字,爲都鄉佐名。復原“就”“未”等字(見附圖四A、B)。整理者所釋“襍”作,里耶秦簡校釋小組直接釋作“雜”,①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合續表〉等文讀後記》。當可從,表共同之義。《漢書·雋不疑傳》“詔使公卿將軍中二千石雜識視”,顔師古注:“雜,共也。”《漢書·楚元王傳》:“爲宗正丞,雜治劉澤詔獄。”顔師古注:“雜,謂以他官共治之也。”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收律》簡179:“當收者,令獄史與官嗇夫、吏雜封之。”②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57頁。三支殘簡拼合後爲完整簡,釋文作:

卅五年十一月辛卯朔朔日,都鄉守擇敢言之:上十一月平賈(價),謁布鄉官。敢言之。/啓手。

十一月辛卯朔己酉,遷陵守丞繹下尉、鄉官:以律令從事。以次傳,别書。/就手。/十一月己酉旦,守府印行尉。9-1113正+9-1090正+9-1088正

十一月辛卯,都鄉守擇與令史就雜取市賈(價)平。

秫米石廿五錢。③“秫”,原釋文作“粱”,本文從里耶秦簡校釋小組改釋。參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合續表〉等文讀後記》。

秶(粢)米石廿錢。④“秶”,本文從里耶秦簡校釋小組讀作“粢”。參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合續表〉等文讀後記》。

毋賣它物者。⑤“賣”,原釋文未釋,本文從里耶秦簡校釋小組所釋。參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合續表〉等文讀後記》。

十一月乙未旦,都鄉佐啓以來。/就發。9-1113背+9-1090背+9-1088背

里耶9-1177號簡釋文作:

簡文“問之毋當”後常接“令者”,如里耶8-145、8-767號簡“問之,毋當令者。”翻檢里耶秦簡,查得里耶9-1372號簡與之相關,其釋文作:

兩簡形制、字形及書寫風格上一致,且紋路、色澤、茬口較吻合,文義連貫,當可綴合。完整復原“壬”(見附圖五),人名。“收者課”,疑當與收没者有關的考課。如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有《收律》,皆是關於犯罪連坐收没罪人家屬和財産的法律。里耶9-745+9-1934亦見“少内守狐入佐書,收敝韋帶一……”少内管理收没者財物一事。兩支殘簡拼合後釋文作:

里耶9-1417號簡釋文作:

里耶9-1691號簡釋文作:

卅一年後九月庚辰朔丙午,④“庚”,原釋文未釋,本文從里耶秦簡校釋小組所釋。參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合續表〉等文讀後記》。遷陵丞昌敢言之:令曰上臣邑志□□。·問之,⑤“·問之”,原釋文未釋,本文從里耶秦簡校釋小組所釋,“問之,毋當令者”辭例,里耶秦簡常見。參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合續表〉等文讀後記》。毋當令者。敢言之。9-1417正+9-1691正

後九月□□旦,史□行。⑥“行”,原釋文未釋,本文從里耶秦簡校釋小組所釋。參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合續表〉等文讀後記》。□手。9-1417背+9-1691背

里耶9-1497號簡釋文作:

里耶9-2236號簡釋文作:

兩簡形制、字形及書寫風格上一致,且紋路、色澤、茬口較吻合,文義連貫,當可綴合(見附圖七)。“襦”,《説文》:“襦,短衣也。”段玉裁注:“襦若今襖之短者。”“襌”,《説文》:“襌,衣不重。”即單衣。《方言》云:“汗襦,陳、魏、宋、楚之間謂之襜襦,或謂之襌襦。”郭璞注:“今或呼衫爲襌襦”。“帬”,即“裙”,《説文》:“帬,下裳也。”睡虎地秦簡《封診式·賊死》簡58:“衣布襌帬、襦各一。”①睡虎地秦墓秦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57頁。簡文“紅”爲大女子“昭”的婢,而後納入少内自殺。里耶9-745+9-1934亦爲少内守狐管理收没財物之事,此簡缺失日期當與9-745+9-1934相近,爲“卅四年九月”。兩支殘簡拼合後釋文作:

里耶9-1520號簡釋文作:

里耶9-1079號簡釋文作:

兩簡形制、字形及書寫風格上一致,且紋路、色澤、茬口較吻合,文義連貫,當可綴合(見附圖八)。整理者未刊佈里耶9-1520背面圖版,當是背面無文字書寫。兩支殘簡拼合後釋文作:

卅四年後九月壬辰朔己亥,④“壬辰”,原釋文未釋,本文從里耶秦簡校釋小組所釋。參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合續表〉等文讀後記》。□□□□□敢告□主,主□□□□□□

春鄉黔首爲除道通食牒書六封,①“牒”,原釋文未釋,本文從里耶秦簡校釋小組所釋。參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 合續表〉等文讀後記》。粟米三石三斗□□□□□□

子署,署前死,書後到,毋責。□寫,②“寫”後整理者未釋,里耶秦簡校釋小組改釋爲重文符號,當從。參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合續表〉等文讀後記》。寫環,當更券,它如律令。

敢告主。9-1520正+9-1079正

華手。9-1079背

里耶9-901+9-902爲整理者拼合,釋文作:

整理者綴合意見可從。在閲讀過程中,發現兩支殘簡内容似與之相連。里耶9-960號簡釋文作:□武昌士五摯壬手

里耶9-1575號簡釋文作:

兩簡形制、字形及書寫風格上一致,且紋路、色澤、茬口較吻合,簡文皆屬校券内容,文義連貫,當可綴合。完整復原“半”字(見附圖九A)。里耶9-902“居責”後一字殘筆與9-960首字殘筆拼合作,當是“”字(見附圖九B),縣名,秦時屬洞庭郡,《漢書·地理志》屬武陵郡,在今湖南省常德市東北。四支殘簡拼合後爲校券完簡,其釋文作:

徑廥粟米一石九斗少半。丗一年四月癸未朔□未,田官守敬、佐壬、禀人娙出貣居責(索)武昌士五(伍)摯。

令史逐視平。壬手。9-1575+9-901+9-902+9-960

里耶9-1903號簡釋文作:

里耶9-2068號簡釋文作:

兩簡形制、字形及書寫風格上一致,且紋路、色澤、茬口較吻合,文義連貫,當可綴合。茬口處殘簡拼合,可完整復原“積”字(見附圖十)。里耶9-1903+9-2068爲一份完整“舍禀食文書”,《里耶秦簡(貳)》常見,如里耶9-1526+9-502、9-1937+9-1301+9-1935、9-2303+9-2292皆與之性質一致,舍或爲秦朝短暫存在安置受傷士卒的官署。①詳參楊先雲:《秦簡所見“”及“舍”初探》,簡帛網2018年5月1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02。兩支殘簡拼合後爲完簡,其釋文作:

十一

里耶9-1920號簡釋文作:

里耶9-1127號簡釋文作:

兩簡形制、字形及書寫風格上一致,且紋路、色澤、茬口較吻合,文義連貫,當可綴合。茬口處殘簡拼合,可復原“年”字(見附圖十一)。姊,讀爲“秭”,秭歸縣名,《漢書·地理志》屬南郡,今湖北省秭歸縣。般里,里名,屬秭歸縣。“乘城卒”原籍爲秭歸縣還有里耶8-1516“順”。里耶9-1920號簡第二行首字作,整理者未釋,當是“忍”字,“朐忍”爲縣名,《漢書·地理志》屬巴郡,在今四川省雲陽縣西。定里,里名,屬朐忍縣。兩支殘簡拼合後爲完簡,其釋文作:

稻一石五斗。廿六年八月甲子,倉守逐、佐顯、禀人青出禀乘城卒士五(伍)姊(秭)歸般里廣、居貣士五(伍)朐忍定里枯。令史釦監。9-1920+9-1127

十二

里耶9-2470號簡釋文作:

里耶9-651號簡釋文作:

兩簡形制、字形及書寫風格上一致,且紋路、色澤、茬口較吻合,文義連貫,當可綴合。茬口處殘簡拼合,可復原“言”字(見附圖十二)。整理者釋“賈”字,圖版作,里耶秦簡校釋小組改釋作“見”。①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合續表〉等文讀後記》。從圖版上看,字形更似“買”,與“見”字形相差較遠。“賈”與“買”字形比較如下:

“買”作人名又見於里耶8-537“敦長買”。“除籍”,即從簿籍中除去其名,“□馬”死,故而在簿籍中除去。兩支殘簡拼合後爲完簡,其釋文作:

卅一年十月己酉朔癸酉,遷陵將計叚(假)丞枯敢言之:□馬一匹,以卅一年死。·今爲椯一牒上,謁除籍。敢言之。9-2470+9-651

十月癸酉,佐買行。尚手。9-2470背+9-651背

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關於“將計叚丞”注釋云:

“將計”,似指帶領上計。里耶9-452有“丹陽將奔命尉”,爲類似表述。將計叚(假)丞,官名,又見于里耶9-2106,8-164+8-1475还有“遷陵將計丞”,可參看。①里耶秦簡校釋小組:《〈《里耶秦簡(貳)》簡牘綴合續表〉等文讀後記》。

與“將計丞”類似的還有“將奔命校長”(里耶8-537)、“將粟佐”(里耶8-1050)、“將捕爰叚(假)倉”(里耶8-1559)、“將尉”(里耶9-605)、“將田鄉守”(里耶9-2298)。關於“將粟佐”,林少平先生指出:

“將粟佐”不是單純的官名,應當理解爲任務+官職,“將粟”爲任務,佐爲官職。8-439+8-537“將奔命校長”,其結構正與8-1050簡文同,其中“將奔命”即任務,校長則是官職。又如8-1559簡文“將捕爰叚倉”,其結構亦與8-1050簡文同,其中“將捕爰”即任務,叚倉是官職。8-1475簡文“【遷】陵將計丞”,8-757簡文“治虜御史”,亦當同上述結構,嶽麓秦簡0680簡文有“監令史”,里耶秦簡“出入物登記類文書”令史監或視平,皆爲此類官職。据“遷陵吏員志”可知,官吏普遍存在“徭使”任务。故此類官职結構當是“以某人任某官職而被派遣去做其他事務或兼管其他工作”,其内涵即類似於宋代所謂的“權知”。①簡帛網-簡帛論壇-簡帛研讀-“關於遷陵縣‘一都三鄉’行政結構的意見”下第2樓林少平的意見,2016年5月29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368。

林説可從,如里耶9-605“遷陵將尉”,“將尉”又見於《史記·陳涉世家》:“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衆。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索隱》注“將尉”云:“官也。《漢舊儀》‘大縣二人,其尉將屯九百人’,故云將尉也。”“將尉”原未有此官名,僅是因爲縣尉任務是將屯,故稱作“將尉”。由此可推論,“將奔命尉”“將計丞”“將捕爰叚倉”“將田鄉守”等表述皆是如此,具體執行任務名稱加官名有强調任務之意,將同類官員以具體的主管事務、負責的任務來區分,與里耶秦簡中常見的“遷陵主户”“主金布”等表述强調主管事務來分别官員一致。如秦官中也有“將作少府”“治粟内史”等,也當是任務加官名,而後漸成固定官名。在漢代就更爲常見,如“將田”在漢簡中常與官名連用,將田爲將兵屯田的省稱,也是任務,如“將田車師己校尉”。②胡平生、張德芳:《敦煌懸泉漢簡釋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0頁。再如漢簡常見的“將轉守尉”,“將轉”即將兵轉送,也是任務,與官名連用。

附圖:

續 表

附記:本文寫作過程中,何有祖老師提供了寶貴的修改意見,謹致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