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红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当今社会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也引发了阅读领域的深刻变革,跨媒体多屏幕多元化数字阅读越来越普遍。随着社会和家庭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亲子阅读成为新生代父母关注的重要内容。提升家庭亲子阅读的整体效果对家庭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跨媒体融合式亲子阅读简介
跨媒体阅读是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可以理解为一种适应多屏幕、跨平台的新型泛在阅读方式,这种阅读以数字化连接技术为支撑,聚合相关的信息资源和内容,整合不同的媒体介质,形成多维度的、虚实结合的阅读体验”。跨媒体阅读在亲子阅读领域有着独特的作用。狭义上,亲子阅读,就是以孩子为主体,家长作为引领,把阅读作为纽带,在孩子和家长间建立起共同阅读的分享过程。亲子阅读除了纸质书,在跨媒体阅读语境下,各种平台提供的有声阅读、可视化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服务越来越普遍。跨媒体融合式亲子阅读可以表述为:以阅读为媒介,借助不同介质或网络平台,由阅读引发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读书学习活动、因阅读而引发的游戏娱乐活动、网络交流互动等活动都可以称为亲子阅读。阅读不仅仅是眼睛看,而更重要的是感受、体验。亲子阅读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在家庭亲子阅读中,家长要引领孩子,更加重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同时孩子的成长也会要求家长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充实自己。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阅读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探索过程,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跨媒体融合式亲子阅读现状
据艾瑞咨询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亲子陪伴白皮书》,2019年中国0~3岁孩子父母亲子陪伴方式中,散步等户外活动等占56.4%,居于首位,阅读占41%。父母宣称的“陪伴”只是“陪着”,对于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缺乏全面认知。亲子阅读,作为一种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方式,显示出多元化的形态,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境。
一是父母重视亲子阅读,但亲子阅读落地执行存在误区。新生代父母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亲子阅读作为早期教育的重要手段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许多父母已经意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误区,如亲子共读在内容和时间上过于随意;部分父母急功近利,不懂孩子认知特点,过早强化认字;亲子共读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足,容易没有耐心,破壞亲子共读的氛围。因为缺乏系统指导,许多人往往无法坚持有效的亲子共读,甚至因为阅读破坏了良好的亲子关系。高效系统的亲子阅读指导成为强烈的社会需求。
二是阅读介质多元化,亲子阅读服务平台众多。目前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并存发展,数字阅读已经超过纸质阅读。数字阅读又可以称为屏幕阅读。数字阅读的介质,大致包括计算机、专门阅读器、智能手机等三大类。在亲子阅读领域,专门阅读器和智能手机因其便利,应用比较广泛。亲子阅读服务平台众多,主要有网站、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目前,APP应用比较受欢迎。评价比较好的有麦咭萌、凯叔讲故事、叫叫阅读、伴鱼绘本、叽里呱啦等。儿童阅读服务平台按服务内容分,主要有儿童故事类、绘本阅读类、知识学习类平台。其中,知识学习类服务在手机APP的开发设计中比较细化,主要包括拼音学习、幼儿识字、英语启蒙、数学启蒙等APP应用。这也侧面反映出,亲子阅读关注的知识型内容更多一些。
三是纸质书与数字读物形式多样,图文影音与体验相融合。儿童读物形式多样,不管是传统纸质书还是网络数字读物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纸质书在形式上看,有翻翻书、立体书、洞洞书、异形书等,早已突破了只有简单图文搭配的图书状况。许多童书注重材质选用与画面设计。比如未来出版社的《小兔比利》,采用了能让儿童感受到真实自然物体的材料,制作出符合故事情节的场景,增强了儿童的感官体验。随着新技术在出版行业的运用,市场上出现了AR童书、3D镜面书。日本设计师渡边千夏利用镜面反射,创作了《今天吃什么》《不可思议的彩虹》等让人感觉神奇的书。
互联网提供了异常丰富的亲子阅读数字化资源,数字阅读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电子书、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电影、电视剧、音频故事等。类型各异的视听类阅读作品不断涌现,这些图文影音产品注重阅读的体验感受,甚至出现了VR互动图书,可以把读者带入虚拟情境中,加强阅读情境再现的体验感受。随着5G应用层面的发展,基于VR的社交化、体验式、交互式阅读或许会成为数字阅读新的探索方向之一。
跨媒体融合式亲子阅读推广策略及建议
互联网时代,亲子阅读资源异常丰富,不管是各种创意设计的纸质书,还是图文影音综合的网络数字资源,都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当前的环境下,亲子阅读要优化使用纸质书和数字资源,共同为亲子间良好的陪伴、丰富孩子的内心体验来服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要重视线上线下的阅读体系构建,助力孩子的习惯养成与个人发展。
一是构建亲子阅读推广的指导理念。一方面,以满足孩子心理需求为中心,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实现父母与孩子共读书同成长。在亲子阅读中,要以满足孩子心理需求为中心,让孩子在与父母的共读中体验到爱、尊重、自由,建立起孩子自我发展的基石。父母和孩子通过共读,有着共同陪伴的时间,有着书作为纽带的精神交流,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我们要把亲子阅读看作是一种持续的高效陪伴,要更加重视孩子的心理建设与成长体验,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学习,从而实现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另一方面,已有资源与网络资源相融合,打通家庭、学校、社会的亲子共读服务通道。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包括图书馆资源、学校资源等,与网络资源相融合,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融合格局,以适应现在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并存发展的现实。同时,秉承亲子共读社会化、科学化、持续性的原则,把亲子共读从家庭中扩展出来,与社区、学校、社会机构等进行联合,实现资源的融合、服务的体系化,打通家庭、学校、社会的亲子共读服务通道。
二是融合式亲子阅读推广策略及建议。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与心理需求,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与内心需求的阅读内容。这就要求家长学习如何陪孩子开展阅读,什么阶段阅读什么内容,阅读哪些绘本或者书目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然而,单靠父母或家庭自发地非系统性地开展亲子阅读,往往难以持续进行,科学性、系统性、效果等难以保证。同时,网络教育普及,网络资源与平台建设也越发重要。故从社会整体运作角度提出促进融合式亲子阅读构建的建议如下。
其一,政府加强上层设计,建立亲子阅读专门服务机构。在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时代,亲子阅读有着重要意义。国家政府部门要从教育发展、民族振兴的角度重视亲子阅读工作,这是涉及孩子、家庭、社会的民生大事件。从政府角度来看,可以设置专门的亲子阅读机构,招募专业的阅读推广人、儿童成长管理专家、家庭教育师等组成专业团队,制定相关机制与政策,积极组织、管理、开展亲子阅读相关工作。亲子阅读专门服务机构,要为亲子阅读的资源共建共享打通壁垒,从整体上进行跨媒体阅读服务平台的整体设计,融合图书馆资源、学校资源、社会相关机构资源,构建专门的亲子阅读平台,为亲子阅读提供从资源供给、阅读教育、阅读指导、阅读活动组织协调、阅读评价反馈等各种服务。
其二,发挥图书馆和学校专业优势,构建亲子阅读融合式服务平台。基于亲子阅读在家庭中难以科学、持续、有效开展的现实问题,可以基于现有资源,构建专门的“亲子阅读服务平台”,对亲子阅读进行组织上的构建、阅读内容与方法的指导、阅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可以主要发挥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功能,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在校大学生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招募志愿者进行亲子阅读推广的相关工作。其次,发挥幼儿教育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的活动组织功能,成立亲子阅读服务网点,开展专题型亲子阅读活动。最后,可以与中小学校联合,建立网络学习沟通渠道,为家庭和学校之间架设家校共读桥梁。
“亲子阅读服务平台”承担整体策划者的角色,与各级各类图书馆、公益阅读机构合作,整合家校共读资源,开展科学常态化的线上线下亲子阅读活动。充分运用各方已有资源,搭建专门的亲子阅读网络服务平台,明确服务目标,精选服务内容,整合资源为亲子阅读的落地实施服务。平台提供育儿课堂,用来传播先进的育儿思想与理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设置专门的亲子阅读网络微课,针对亲子阅读的具体问题,为家长提供亲子阅读方法、阅读活动设计等内容,具体指导家长开展各种类型的线上线下亲子阅读活动;设置专门的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各个部门共享线下父母培训或者亲子读书会等活动的实时信息,方便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参加。最终构建线上学习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
其三,建立机制培养亲子阅读推广人队伍。为了更好地开展亲子阅读,可以建立阅读推广人培养机制。亲子阅读推广要面向社会,关注新生代父母重点人群,特别是乡村、偏远地区等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阅读推广人系统培训,逐步形成机制,提高全民阅读水平。另外,可以鼓励高校大学生群体参加亲子阅读推广人的培训,他们时间充裕、思维活跃,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进入婚姻之前就学习、了解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理念与方法,能够为下一代的培养找到一个恰当的路径。亲子阅读推广人培训,最好能够与劳动社会保障中心合作,从国家层面认可亲子阅读推广人的职业身份,并对其进行专业化考评考核。有了国家和政府的顶层设计、政策支持等措施的保障,将有利于亲子阅读的系统推进与落地实施。
其四,家庭联合,成立亲子阅读互助小组。在亲子阅读领域,我们可以借鉴社会学中的互助小组的组织思想,建立家庭亲子阅读互助小组,通过小组互动分享、相互支持、共同教育,为家庭亲子阅读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各地的妇联和社区的组织力量。鼓励家庭与家庭之间成立互帮互助亲子阅读小组,可以两个或几个家庭为单位,在家里轮流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经过学习的家长,能够通过协商合作,完成家庭亲子读书会的策划、书目选择、阅读方法、活动设计等各种相关事项。家庭互助亲子阅读会既可以到某个家庭开办线下的读书会,让几个家庭的家长和孩子面对面沟通交流,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的家庭共读活动,通过网络小组视频、即时语音等共读交流。
其五,家庭内部,实现亲子阅读活动常态化。家庭内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是亲子阅读最容易实施的途径,个体家庭也是亲子阅读最重要的阵地。在家庭内部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可以在家庭环境中设计专门的阅读区域,进行适当的布置,使家长和孩子更容易进入阅读的状态。在家庭中进行亲子阅读,最好能够选择固定的时间段,同时时间段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阅读时长与阅读内容,家长既要有预估与计划,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互联网时代,跨媒体阅读成为常态。在亲子阅读领域,应该以亲子阅读为纽带,以构建良好亲子关系为目的,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提高整个社会的亲子阅读效果,需要联合各个部门、家庭共同推进,构建从社会到家庭、从网络到现实、从自发进行到系统开展的相对完备的融合式亲子共读推广策略,促进家庭亲子阅读科学、持续、高效地开展,为孩子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青岛滨海学院中国文化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学经典跨媒体阅读推广研究”(项目编号:16CXWJ04)研究成果;2019年国家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良好亲子关系养成型APP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910868014)成果。
参考文獻
[1]王佑美.跨媒体阅读:整合O2O与MOOCs的泛在阅读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5(1).
[2]刘晓晔,王天娇,张桂玲.AR绘本的专业化出版路径探索——基于AR与纸质绘本阅读中亲子互动的比较[J].科技与出版,2019(11).
[3]马兰慧,明均仁.绘本亲子互动阅读中的“支架”类型及其影响因素[J].图书馆论坛,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