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沁文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内在本质上来说改革与开放的核心是内省与外鉴。改革开放以来畅销书的出版间接地反映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闯禁区阶段(1978年-1988年)。1978年-1988年是图书出版业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此时畅销书出版的特点是不断地突破禁区,突破各种限制,争相立于时代潮头。西方现代派的象征派、黑色幽默、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各种文学流派的作品不断涌入;国内历代文学名著被争相出版,《红楼梦》等四大名著的版本数不胜数;一度被遗忘的林语堂、钱钟书、张爱玲等人的作品进入大众的视野;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等探索文学形式的先锋文学一浪紧跟一浪。
港台作家金庸、琼瑶、三毛等的武侠小说、爱情小说让无数读者为其着迷;外国的哲学美学著作“当代西方学术文库”“新知文库”“走向未来丛书”不断掀起热潮;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等图书风靡一时。
市场化运营阶段(1989年-1998年)。市场化大潮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文学政治化的作品慢慢减少了,单纯探索艺术形式的先锋文学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经过市场洗礼的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和所谓的“痞子文学”。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雍正王朝》《张居正》等“替古人画像,供今人照镜子”;新历史主义小说《红高粱》《活着》《白鹿原》等借鉴西方文学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王朔的小说集《过把瘾就死》等用调侃的语言化解了人性中沉重的一面;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等作品中贯穿着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老照片》则开启了读图时代,掀起了怀旧思潮。
多元化发展阶段(1999年-2008年)。这一阶段,出版社的市场化改革得到大力推进,多元化的出版市场格局基本形成。财经书由社科图书中的一个小门类成为了畅销书频出的大领域,财经名人传记《杰克韦尔奇自传》等令人耳熟能详,管理寓言类图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等家喻户晓,总结企业成败经验的《大败局》和以名著说管理的《水煮三国》等持续大卖,张扬狼文化的《狼图腾》受到众多企业管理者欢迎;青春文学图书从无到有成为文学类图书中最耀眼的板块,韩寒、郭敬明以及王文华、春树、张悦然等青春文学写手的图书相继热销;少儿书中产生了“哈利·波特”、“冒险小虎队”、《窗边的小豆豆》等超级畅销书;一向不温不火的养生保健书《登上健康快车》等成了许多出版社争相出版的热门书。此外,百家讲坛系列书《品三国》等,名人传记类图书《我们仨》等,网络文学类图书《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等都掀起了畅销浪潮。
主题化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主题出版一直是我国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主题出版更加突出,形成了以主题出版引领,多元出版共同繁荣的新格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一系列主题出版物实现了常销、畅销,引领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文學类图书开始向现实主义复归,贾平凹的《带灯》等长篇小说都开始把形式探索与现实关怀相结合,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直面现实唱响了时代最强音;财经理论类图书由工业时代转向互联网时代,管理类图书的主题由“执行” 转向创新,企业家传记由工业企业家转向互联网企业家和高科技企业家。此外青春励志图书、引进版治愈类图书、刘慈星的《三体》等科幻类图书都在图书市场持续畅销。
改革开放40年来,畅销书出版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引领了阅读大潮,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成为了当代思想文化史的一道风景线。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