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奕
摘要:《大学英语》作为高校课程中的必修基础课程,既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要从国家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考虑,将思政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既要学生专业成才,也要促其思想成熟,这才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实教育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案例分析
一、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课程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它教授的是英语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英语语言中所体现的文化观念和思想体系。英语教师既要教授英语知识,也应该深入介绍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知识,拓展学生“世界视野”,给学生正面积极的引导,进行价值引领,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思想素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案例分析
(一)教学对象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学生成长在科技、信息大爆发的全新时代,从小接触英语和西方文化,可以流利地和外国人用英语畅聊漫威英雄,却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美德以及传统英雄人物都知之甚少,甚至嗤之以鼻,这是我们教育上不断西化而产生的一大弊端。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中国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从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中,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乐于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国之栋梁,为实现中国梦奉献出一份智慧和力量。
(二)教学目标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第六单元“Maker Movement in China”通过几个中国的创客小故事,以小见大,以微见著地体现中国创新发展的快速进程。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身边的创新变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将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实现与中国梦的建设融合在一起,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同向,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三)教育过程
1.课前准备。首先,笔者在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中提供了与本单元相关的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包括:(1)本单元的课文文本;(2)本单元的思政导入PPT;(3)本单元的思政导入微课;(4)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大国治理。
2.课中讨论。在课堂中,由于学生们课前已经预习相关思政内容,教师向学生提问一:Which words can you image from the phrases“Hack it”or“hacker space”?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随后引入本单元的思政主题——Innovation(创新),接着导入问题二:Can you give some examples of the“innovation”in China in recent years?结合课文中的创客及创新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以brainstorm(头脑风暴)的形式制作思维导图,在讨论结束后加以总结汇报。
3.课后拓展。在课后,笔者布置了两个任务:(1)拍摄制作微视频,记录生活中的创新实践,既可以介绍社会中他人的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也可以描述自己在生活的中的一些创新想法和创新实践;(2)学生根据自己对创新的理解,写一篇文章综合表述如何将大学生的创新与中国梦有机结合,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四)教学反思
思政课程融入《大學英语》一定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紧密联系当前时事,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不能生搬硬套地进行思政教育,如果缺失了合适的内容作为基础,就无法与学生产生共情,这是难以达到思政效果的。英语教学既要介绍英语文化,也要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中西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文化意识,学会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寓思政教育于教学之中。
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巩固校园文化阵地,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养优良校风和学风,尤其要学习和宣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都在有条不紊地发展中,迫切需要可以建设社会主义的各级各类人才。高校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的支持者,是对中华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对祖国充满敬畏和热情的人才。
(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英语课堂的思政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宣扬“家国情怀”,我们华夏文明是建立在“家庭、家教、家规、家风”基础上的家文化,“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的高速发展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事物的层出不穷,无不吸引着大学生,但新事物中也存在不良因素,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体系,例如网络社交软件“抖音”“快手”等,内容良莠不齐,但又传播迅速,影响力大又难以监管;又比如校园贷、网络赌博等危害大学生的不稳定因素,无不扭曲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导致大学生越来越“物质化”,拜金主义趋势明显,将薪酬待遇看作专业选择的唯一标准,在现实和网络中攀比炫富,这些问题都要求高校教师在课程的思政教育中发挥重要而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和利用网络媒体,培养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诚信和网络运用能力,同时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搜集国内外优质资源分享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本科教育阶段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覆盖了高校除英语专业以外的所有学生。教师在将思政课程融入英语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重视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把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家国情怀。高校教师应遵循英语语言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语言习得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不断探索、不断改革,共同推动高校英语的“课程思政改革”,使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思政教育效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