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法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效融合

2020-01-07 08:17赖俐珍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道德教育融合

赖俐珍

摘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有效融合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不仅能够助力学生成长,促进法治校园、法治社会的构建,也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新时代的好公民筑牢道德基石和法治基础。文章阐述了初中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义务教育阶段法治教育路径有效性研究——以安远县为例》成果(编号为:18ZXHB056)。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人才培养是关键。青少年学生的法治素养,将有力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培养有规则意识、法治素养和家国情怀的现代好公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寻找多种路径,创设各种方法,寓“德育”于“法育”,以“法育”促“德育”。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法治教育是指在教育者的组织下,让学生系统、科学地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律理论,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崇高的法治精神,养成法治行为习惯。教育的底线是道德教育,“铸魂育人”关乎教育强国的实现。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效融合,是学校教育的强基固本之举。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转型的复杂性、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道德生态的荒漠化,带来社会道德秩序的紊乱和失范。突破道德底线、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的不文明现象和败德现象久治不绝,危害国家安全、伤害民族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这些失却道德底线、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必须运用法律、舆论监督等手段,给予有力惩治,同时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德润心,法治行,心主行。國家对社会利益关系的有效协调,需要法律与道德无缝衔接,内外兼治、刚柔相济,才能促进社会成员既有德心又有法行。

(二)学生成长的教育助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网络世界的信息泛滥,对明辨是非、自我防范能力不强的初中生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初中生思想不成熟,情绪上容易波动,容易做出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甚至是触犯法律的事情。鉴于此,对他们加强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让他们提升美德修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就显得更加意义重大。

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其中,但法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教育层次上,必须不断找到突破方向,达到新的层次。因此在初中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做人做事的底线,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道德和法律进行深刻定位,为他们今后的行为规范指引方向。

(三)法育与德育的耦合关系

初中法治教育是在遵循初中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法治观念形成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要渠道,以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融合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确立法治理念、提高法治素养、强化法治思维、培育法治信仰的系统性教育工程。道德教育包含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有自身的优势与短板,二者在功能上具有天然的互补性。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可厚德,德可固法。

二、初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路径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一个没有法治意识的人,必然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而同样,一个没有基本道德观念的人,也不可能会有法治意识。因此,我们要将法德教育融合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自觉依法律己、锤炼品格、奉献祖国。促进法治社会教育与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注重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协同性

促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深度融合,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进行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法德教育,才能唤起青少年的共鸣。教师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生活中时代感较强的模范人物事迹或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法治案例,引导学生向往真、善、美的同时,还必须让他们对假、恶、丑具有一定的分辨力和免疫力。在法德融入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讲解法律知识,更要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和正确的法治观,促进学生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引导学生信任法律、遵守法律、履行法律、捍卫法律。

促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深度融合,要注重协同性和整体性。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主体,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必须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协同教育的力量。鉴于此,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与社会紧密配合的“三位一体”教育格局。作为教师,要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推进法德并举、协同育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加强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

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水平是完成教育任务、保证人才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教育部门及学校要搭建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师资建设平台,通过召开法治教育培训会议、加强校内外教学方法的交流等方式,提高法治与德治教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学校方面要整合校内外教育力量,打造一支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养、专业实践法治经验及丰富课堂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

(三)营造德法兼备的校园环境,构建德法交融的教育平台

构建德法交融的教育平台,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学校要引进检察官、法官和职业律师等法律界专业人士,让他们承担起校园法律顾问的职责,负责给学校老师提供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讲座,以提升学校教师的法律素养;让他们定期给同学们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讲座,指导学校制定年度法治教育规划,开设好法治教育课程等,构建品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校园与社会相结合的专业化、实践化平台。同时,学校要坚持“走出去”,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法院、拜访先进道德模范等,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重点强化实践的育人作用;让法律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通过法治节目展演、评选道德模范小标兵等形式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激发学生对美德和法律的兴趣,打通道德法律知识与生活实践的价值链接;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和模拟法庭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的道德情感和法治观念更加牢固,并自觉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道德教育融入法治教育,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完全侧重于道德教育或法治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这两项“润人心、安天下”的教育工程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努力创设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相融合的教育氛围和育人环境,倡导道德自律与法律他律有机结合,通过德法交融的教育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崇高法律精神的新时代合格公民。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道德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