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露晨
摘 要:历史学科的学习越来越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历史教师要改变以往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状态,要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方面下工夫。历史教师应当在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科素养,让这种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也转变观念,将老师教授的方法技巧内化成素养,这样的学科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终生有益。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能力;专业素养;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5-0033-02
【Abstract】The study of history discipline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discipline quality.History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teaching state that only requires students to learn by rote in the past,and make efforts to cultivate students' quality of history discipline.History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own teaching ability and further improve their subject literacy,let this literacy influence students imperceptibly,and in daily teaching,let students change their ideas,internalize the methods and skills taught by teachers into literacy.The cultivation of such subject literacy is beneficial to students' learning lif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Subject ability;Professional quality;Effective way\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吴伟教授的解释,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及情感的有机构成和综合反映。其表现方式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吴伟教授把历史素养由低到高分成六个层次,即: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意识和价值观、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历史素养就是这六个方面的总和。因此,历史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不只是一桶水,应该是一口井,是历史教学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源头活水。那么,如何提升历史教师学科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究。
1.夯实历史专业知识
首先,历史老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的基本功,大学时,教我们古代史的是六朝史的專家邱敏教授,他告诉我们,他只是一个“教书匠”,一个“手艺人”。国家如今十分推崇匠人精神,手艺人首先是要完善自己吃饭的手艺,历史教学也是一样,我们一定要有充足的历史专业知识,要达到古今中外融汇贯通,至少要有比中学教材更加高深和广阔的知识,这是我们的底线。袁腾飞出名后,有人采访他的同事问他平时有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的同事仅仅回答一点,他就是喜欢看书,无时无刻不是在看书。历史学家范文澜在自己的学斋中悬挂一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就要求我们历史老师要能够耐得住寂寞,忍住“青灯黄卷”的孤独,静下心来阅读、思考,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这才是我们吃饭的本钱,也是我们无愧于历史老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
学术界的知识更新是非常快的,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被发掘出来,不断有最新的文物出土引起一些传统观点的颠覆,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同时也能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佐证和丰富的素材。中学教师多数不关心学术发展。……即使自己常教的内容,研究方面有何变化也不问不理,史学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时反映到历史教育中,那些失真的历史和偏颇的结论,仍作为知识继续向青少年灌输。所以,我们不但要广泛涉猎专业知识,还要对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加以关注,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丰富。
除此之外,作为历史老师一定要关注时事,特别是那些刚刚发生的最新时事资讯,国内外大事,以及学生生活周边的事情都要加以了解,一方面可以为我们的教学作补充和例证,另一方面在谈到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对历史充满兴趣。
当然,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单单了解历史相关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历史教学还涉及许多学科,例如,讲到贝多芬的时候,我们要去了解西方交响乐的发展历程和音乐创作的相关知识,以凸显贝多芬的伟大;在讲到蒸汽机时,我们要去了解物理学的相关原理,这样才能向学生通俗易懂的解释。当然有些内容许多老师就算研究了也还是不能理解,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原理等等。但至少我们要有一种肯钻研的意识,这样也能让学生更加佩服你。
2.强化历史专业能力
吴伟认为“学科能力如何决定着历史素养的程度。”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四川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的高尚杰老师认为“学生的历史素养,重要的就是历史的思维能力。”老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然而历史学科的一切思维活动都是要以史实为基础的,所以历史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基本的史实有一定的积累。历史是生动有趣的,但是有时候在学生看来历史又是枯燥乏味的,有太多的知识需要记忆,就算记住了也不一定能拿高分。那么老师应该如何让学生简单快速的记住历史知识呢?
首先,我们可以巧用一些记忆的方法,如口诀法,讲朝代顺序时便可以用这种方法;还有数字记忆法,例如,讲到隋朝大运河相关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让学生记忆:“一条河流、两个端点、三座城市,四条水渠,沟通五大水系。”当然最好的记忆方法还是理解性的记忆,历史纷繁复杂,但是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要讲清史实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在学生的历史知识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要帮助学生形成纵横交错中外结合的历史结构体系。
其次,不能把知识和能力割裂开来,记忆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其中也蕴含着许多历史思维能力和方法。这就要求老师除了拥有足够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把它们清楚明白地讲授给学生,历史教学中讲述法依然是最基本的方法。历史教师要言之有物,切中要点,不拖泥带水,能够用两句话讲清楚知识点绝不用三句话,有些含混不清的话说多了,反而影响学生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仔细推敲每一句将要教给学生的话,确保言简意赅,简明生动,让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里接收到最有用的信息。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课时就反复使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讲到火药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教师立刻加了一句“为什么这时候出现呢,大家想想,唐朝末年,什么多啊?”学生异口同声:“战争!”这一课主要是介绍科技成就,要求的层次并不高,但是老师这样顺带的一问,便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开阔了,对科技发明出现的原因也有了深深的印象,产生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历史代入感。
历史学科能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概括能力,概括能力越强,就越能快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那么对于历史迁移也是有帮助的。在学生刚刚接触到历史时就要着重培养历史概括能力,先从课本知识开始,让学生自己概括课本知识点,抓住课本的核心观点。然后一步步拓展到课外的材料,教师在平时的阅读中以及发生的时事中要留心是否有可利用的素材,从中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一些逻辑思维比较强的问题,含有推理性的問题也可以提问。但是一节课的材料不可使用过多,过多的材料,有限的时间,学生形成了一系列的浅阅读,没有对整个知识产生整体性的认识,有些史实也不是一两则材料可以概括的,要鼓励学生全面的掌握,更深层次的阅读。我们不能把历史课上成“阅读课”,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人文性,不能因为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失去了历史的本真。
3.提升历史学科素养
教师的历史素养还表现在对历史的敏感度和历史的未来感上。作为历史教师要对历史事件的发生之后产生的连锁反应有一定的合理性预估,对一些事物的细节要放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比如,物理学家看到火柴会想到燃烧需要的条件,历史学家看到火柴会想到这是落后的生产力,是西洋文化传到中国的一个例子。我们要有这样的历史联想力。
历史的未来感是将历史中的规律和经验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教师要敢于将当代社会热点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运用历史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终身的。我们首先要对历史的价值有着明确的意识,历史中包含着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和经验教训,学习历史不只是学习一个个故事,更是故事背后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我们肩负着延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任,作为历史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2012(11)
[3]高尚杰.历史学科与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