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启示

2020-01-07 08:11段妍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应急管理

段妍

摘要: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应对、化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愈发成为中国社会卫生治理、风险防范的重要实践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遭受五次重大突发疫情的考验,在历次严峻挑战中,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能力不断提升,处理机制不断完善。文章总结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突发性传染病防控方面积累的经验,提出应从制度保障、信息公开、卫生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以期对今后的疫情防控有所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非典;应急管理;防控经验

中图分类号:D630.8;R1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20)06-0093-(07)

纵观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历程,急性传染病传播与恶性病毒蔓延已然数次打破国家界限,频频演变为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不仅严重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命安全,也对公共环境、制度规范乃至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深刻影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防范公共卫生风险的视角观之,化解危机始终离不开历史性的、全局性的经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紧紧依靠人民、积极发动群众,陆续打赢了多场卫生防疫戰,成功应对并有效控制了天花、鼠疫、霍乱、麻风病、各类新型流感等重大传染病蔓延。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在全力对抗国内突发疫情的同时,也对各类传染病的输入传播做到严格把控,预防控制突发性传染病工作成果显著,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梳理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宝贵经验,对当前及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及风险预警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突发疫情流行状况及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遭受五次全球重大突发疫情的考验,分别为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2002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09年甲型HIN1流感、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通过对突发疫情的回顾与总结,把握重大突发疫情的流行状况及影响等,才能不断加强对重大突发疫情的防控,将突发卫生公共事件逐步纳入常态化管理与监测之下,不断提升国家在卫生风险灾害,特别是重大传染病疫情方面的应急准备与治理能力。

1.重大突发疫情的传染源与传染程度

传染源与传染程度是疫情流行状况的两大基本考察要素,也是把握疫情流行动态发展的关键。把握重大突发疫情的传染源与传染程度有利于从源头预防疫情。认识疫情,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引发疫情的病毒是什么?病毒从何而来?即了解病毒的传染源问题。

我国历史上遭受影响的五次重大疫情传染源虽有不同,但均与野生动物或家禽、家畜有直接或间接关系。1957年2月的“亚洲流感”在中国贵州西部爆发,病毒源自“野鸭”,与人类病毒结合后变种为H2N2。1968年7月的“香港流感”是由亚洲流感病毒H2N2进行抗原转变,进化为H3N2型病毒引起的。2002年底于中国广东省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国内也被称为“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SARS是一种新发传染病,该病毒来源于中华菊头蝠,通过中间宿主果子狸感染人类。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则追溯至一名2013年12月死亡的两岁幼童,其生前曾被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叮咬。

在了解传染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实践研究聚焦于病原体的传染程度,包括传染速率和死亡率。保持对疫情传染程度及趋势的清醒认识,精准阻击病毒传播链,是突发疫情应急防控最为直接的路径。

“亚洲流感”第一波疫情发生于1957年的2-5月之间,以城市为主,发病率30%~50%,病死率约0.01%,其中“3-4月间北京发病307429例子,发病率为7538/10万”。上海、北京两地发病率达到总人数的一半,严重影响、妨碍了劳动生产。第二波疫情于同年12月再次袭击中国内地,直至次年4月结束,这次疫情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且重症患者较多,病死率较高。其中陕西和吉林省的病死率达到0.6%~1.0%,死者多为老年人和儿童。“香港流感”至少波及了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最终导致70万人死亡”。其中香港居民感染人数40万~60万人,占香港人口的15%,死亡人数约4.6万人。1968年的“香港流感”与以往全球性流感疫情相比,呈现出一种比较缓慢的扩散态势。第一个流行波是在1968-1969年,在亚洲和欧洲的流行范围较小,分布较为分散,死亡率较低,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因为该病毒同此前H2N2病毒具有相似性,并与亚欧人群身上存在一定抗体免疫有关。第二个流行波是在1969-1970年,H3N2病毒的抗原逐渐发生变异,亚洲和欧洲的疫情大面积、大范围流行,人群死亡率显著攀高。关于SARS疫情,自2002年于广东顺德爆发,至2003年8月结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累计有8422例患者感染SARS,其中919例患者死亡,病死率达到11%。我国卫生部(现卫计委,下同)通报全国内地累计确诊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2009年,甲型HIN1流感在两个月内跨越各大洲,席卷肆虐全球70多个国家,传染速率极快。由于感染人数增长来势迅猛,且存在大量轻症患者,世界卫生组织及很多国家已无法统计报告确诊病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10年7月,全球已有208个国家和地区遭疫情波及,仅统计通过实验室确诊的死亡人数达18398。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疫情是有史以来危害最大的疫情,直至2016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才发表声明在塞拉利昂终结此次疫情;并公布疫情最严重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西非三国,由于医疗与卫生条件落后,感染病例最终达到28610人,其中11308人死亡,病死率高达40%以上。

回顾五次重大疫情的传播态势就不难发现,病毒的传染程度和传染速率同人口密集程度、气候和季节、地理位置等因素都有关联。只有竭尽所能地做到严控隔离、尽快诊治,才能自传播环节遏制病毒蔓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人民健康、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2.重大突发疫情中的舆论宣传与民众心理状况

重大突发疫情的社会影响体现在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的方方面面,其中对于民众心理状况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急难险重的疫情巨灾面前,民众心理状况与生命安全状况同样重要,疫情期间公众的心理恐慌加剧,不但会影响防控治理效果,而且也不利于疫情期间的社会安定。民众对于疫情相关信息的需求程度,会伴随防控防治工作的开展而不断增加,此时如果信息的发布与报道不能及时、有效、全面,往往会造成信息真假掺杂,混淆民众对于疫情的正确认知,甚至贻误妨碍疫情控制。例如,1957年“亚洲流感”爆发时,香港占地面积小且人口密集,是流感爆发的重灾区,不到半个月感染人数已达到30万。香港的学校由于缺席人数过多而停课,巴士司机感染人数众多,公共交通几近瘫痪,当时的香港居民人心惶惶,各种民间药方流传,市民争相煲制由青橄榄和白萝卜熬成的“青龙白虎汤”来抗击疫情。SARS疫情初期,由于当时的中国还处于2G通信时代,主要上网途径是计算机,其他如电视、报纸刊物等传统传播媒介和渠道效能不高,所以民众对疫情信息的獲取难免受限。此外,疫情初期的主流媒体未能对病理与病情及时有效公开,也引发了一部分民众的猜测与恐慌。关于SARS疫情的首次报道,最早可追溯到发生疫情的广东省河源市卫生局声明,其文件中指出:河源没有流行病在传播。类似咳嗽、发烧等症状是由于天气相对较冷造成的。广东民间传言医院有大批病人因某种“怪病”死亡,而民间偏方称煲醋和吃板蓝根可以预防这种不知名的“怪病”。当地群众无序奔走,社会恐慌泛起,造成当时抢购米醋和板蓝根的混乱局面。

虽然重大突发疫情对于民众心理状况的影响不可避免,但党和政府的积极宣传及引导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弱不良影响。民众心理状况与政府宣传报道的透明度、真实性密切相关。真实透明的宣传报道可以帮助人民群众科学防疫,减轻盲目恐慌,同时也能整治不当谣言,平稳社会心态,进而有助于控制疫情传播,降低传染人数。例如,1957年“亚洲流感”流行之际,为引起民众重视,引导正确预防疾病,我国卫生部门通过报纸广播等媒介向社会宣传介绍流感常识和预防措施,提醒公众“去公共场所最好戴口罩,不要同患感冒的病人接触”,要求人们发现病例后要迅速向各地方的疫情防控机关报告,由卫生机关诊断。虽然当时报纸广播传播的影响有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众的恐慌,缓解了疫情的扩散。在SARS疫情防控期间,2003年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说明中国内地SARS疫情的最新情况,通报北京市确诊病例339人,疑似病例增至600人以上,宣布暂停实施“五一”长假,建立每日疫情发布制度。卫生部宣布实行“疫情一日一报制”,其及时、准确而有效的信息公开,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决心、信心。同年4月30日,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召开第二次新闻发布会,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代市长、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副组长的王岐山向中外记者介绍了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情况。不论是国新办还是疫情防控联合工作小组,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不但能够直观地展现疫情防控进度,而且也能及时有效地回应公众的信息需求,减少不实信息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增强疫情期间政府的公信力。2004年初,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全面建成,正式开通中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简称“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全国所有乡级以上的卫生机构都可以直接报告到国家疾控中心,为政府信息的即时公开和有效发布提供了必要条件。甲型H1N1流感期间,自2009年5月11日我国内地出现首例源自美国的输人性病例,有关卫生部门立即向世界卫生组织做出报告,并通过新闻发布会及媒体宣传的形式向国内外发布最新疫情进展,此后在中央电视台的每日新闻联播中实时播报疫情信息。我国应对重大疫情的权威信息报道与宣传逐渐向更加及时、透明、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突发疫情防控措施及取得成效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突发疫情,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治理,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应急反应机制、疫情研究、国际疫情防控等方面不断提升疫情巨灾的防控治理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进行有效应急防控管理,遏制疫情蔓延

积极有效的应急管理能够协助人力物力的紧急调度,减除病毒感染,缩短疫情时间,集中力量战胜疫情。在应急管理方面,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全局战略思维,积极响应,主动出击,在全国一盘棋中做到及时有效的统一安排与政策部署。1957年“亚洲流感”期间,为避免人群集聚,很多省份关闭人流密集、人群往来的电影院和剧场等公共场所,出现学生集体患病的学校也被关闭,并尽快由学校安排发热学生接受隔离治疗,对教室、宿舍等场所集中进行消毒。SARS疫情期间,在发现山西、北京等地的疫情传播源主要为广东返乡人员,且农村地区相较而言感染风险大的传播规律后,国家旅游局于2003年4月22日规定不得组织到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旅游,防止疫情通过旅游扩散。四川地方政府也有针对性地对返乡农民工采取跟踪隔离等措施。得益于这一措施,四川省的疫情传播得到极大遏制。广东省政府则向全省医疗单位下发调查报告,要求相关单位务必做好预防控制工作,随即设立了严格的监测报告系统,规定各级医疗机构要在12小时内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各级疾控中心要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向上级疾控中心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如实报告病例情况:各地级市的卫生行政部门要向当地政府报告,即使没有新增病例也要严格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甲型H1N1流感期间,2009年4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冯陈富珍宣布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甲型H1N1流感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第一起PHEIC,同时构成了流感大流行警戒最高的第六级警告。当日,中国疾控中心召开专家会议商定疫情防控措施,决定成立领导小组及多部门参与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次日,我国政府宣布对两周内从受流感疫情影响地区返回中国的人员实施隔离观察。针对疫情态势,我国实施“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对输入性病例进行隔离管理,在全国增加检测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扩大流感监测网络。直至2009年8月底,我国流感病例仍以输入性为主,扩散速度较为平缓。

2.开展疫情救治与研究,加强医疗卫生保障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疫情,党和政府在积极诊疗患者的同时,不断推动传染病毒研究向纵深发展,提高重大疫情的医学应对能力。“亚洲流感”发生时,我国政府决定成立国家流感中心,专门从事疫情调查研究及指导防治工作。該中心将流感列为重点检测的传染病,抓紧着手研制流感病毒疫苗,并向各地印制发放用于指导全国流感防控和研究工作的《流行性感冒手册》,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公众对于疫情的科学认知,抑制了疫情扩散。SARS疫情期间,在广东省河源市向省卫生厅上报疫情之后,省卫生厅组织省疾控中心及医疗机构专家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汇集全省医疗力量救治患者,同时向国家疾控中心请求支援。我国于2003年4月23日决定成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统一指挥的防治非典指挥部。各级医疗卫生系统、机构的有效配合与紧急调度为疫情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也加速了疫情相关医学研究。疫情期间,由于感染者人数激增,疫情传染性要求集中医学救治,基础医疗设施供应不足,北京市政府为解决医疗设施问题,在七天内建成小汤山医院,作为防治SARS的专门医院,创下世界医院修建速度记录,在两个月内收治全国七分之一的SARS患者,极大缓解了防控SARS疫情的医疗救治压力。同年5月,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组织领导、遵循原则和制度措施,厘清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主体责任与义务,以及违反规定应担负的法律责任,将SARS疫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2009年甲型H1N1流感期间,我国专家团队历时三个多月努力,取得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成功研发相关疫苗的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首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率先成为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疾控中心。随后,卫生部又积极部署,推进疫苗的生产与接种工作,疫苗接种人次超过8000万例,最终有效降低了我国甲型H1N1流感的病死率,并将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3.积极配合国际疫情防控工作,展现大国担当

在国际责任担当上,我国积极配合国际疫情防控工作,展现大国责任与担当。疫情无国界,在重大突发疫情面前,应加强国际合作与联系,避免由于对病源地国家歧视、围堵等歪曲狭隘心态所招致的负面影响,减轻各国共同防控疫情的压力。伴随疫情防控能力的不断加强,我国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疫情时的国际责任担当也不断提升。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期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该流行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出受灾国家处理应对这种严重复杂疫情的能力不足,敦促国际社会提供支持,广泛引起关注。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火速增援,先后向疫区国家共提供四轮援助,覆盖非洲13个国家,成为累计援助物资批次和总额最大的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规模最大的一次外援活动,在强有力的防控保障措施下,中国医护人员与公共卫生专家上千人队伍实现零感染,赢得世界卫生组织和非洲国家的普遍赞誉。

三、我国应对全球重大突发疫情的防控经验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历次全球重大突发疫情防控中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与处理机制,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攻坚克难、战胜疫情,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防治累积了宝贵经验。

1.加强制度保障,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其背后的制度保障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从1957年“亚洲流感”到2002年SARS疫情的防治情况来看,我国仍缺乏足够应对本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在传染疫情的防范防控、应急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国家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在SARS疫情之后,我国着手加快建设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特别制定了《国家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推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和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

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目前,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从组织领导、疫情防治、社会动员、法治保障、舆论宣传等方面继续加以完善。第一,在组织领导方面,要继续全面加强党中央统一指挥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危机管理效能,明确全局部署,及时化解危机困境。在常设国家级紧急事务管理机构基础上,成立政府专门领导小组。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保持生产流通和物资需求调配,确保民生托底,保障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进而加快“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第二,在疫情防治方面,要改革完善疾病防控体系,遵循公共卫生治理的科学原理与制度依据,着力提升实时监测、预控预防的社会治理效能,坚持过程防控与源头治理并重,强化防范为主、保持主动的风险意识;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加强防治机构和队伍建设;改革完善卫生监督体系,严控野生动物管理;改革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治制度,保证重大疫情下的及时就医就诊。第三,在社会动员方面,要调动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及普通民众有序合作参与,健全完善相关危机防范的机制体制,发挥社会力量在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合力作用,把统一指挥和灵活机动、国家主导和社会力量更好地结合起来。第四,在法制保障方面,既要与现实需求相适应,及时完善公共卫生领域法律法规,又要为疫情发生和演变的各种可能留有适当法律余地,尽快补齐当前社会应急管理短板,为新发传染病疫情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充足法律依据。以SARS疫情防治为例,在发现初期由于该病症不属于当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35种传染病范围而没有及时上报,错失了阻断病源扩散的最佳时机。第五,在舆论宣传方面,要增加各地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和抗疫一线的事迹宣传报道,树立敬业尽责、敢为人先的先锋榜样,鼓励揭发哄抬物价、造谣传谣、妨碍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自觉积极地引导、营造良好有序的舆论氛围,做好疫区群众的针对性人文关怀,提振群众对重大疫情防范治理的信心底气,从而以社会治理共识集成公共卫生治理效能。

2.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及时透明的信息披露与公共沟通机制

实践证明,政府信息公开在应对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SARS疫情信息实行每日公开发布制度后,有效缓解了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对疫情的恐惧,破除了广大群众的不安心理,控制了有关疫情的各种猜測与谣言散布。此后,我国卫生部出台《关于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规定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分级标准及具体的发布内容、发布制度,推动疫情信息公开法制化的进程。与SARS疫情时期相比,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中我国及时向社会通报和公开流感疫情信息,回应群众关切,牢牢掌握了舆论引导权,政府信息公开更加及时化、透明化、系统化与科学化,高度展现出积极负责、担当作为的国家形象,有效避免了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

现代社会,重大疫情中政府的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媒。在疫情发生初期,各种非主流、非权威渠道的信息传播往往真假混杂,极易引起民众的恐慌。面对空前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党和政府应着力加强对新闻媒体的规范和引导,主动建立与各类媒体之间的沟通合作。一方面要把握主流信息渠道,占据舆论高地,及时尽早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发布政府权威信息,系统完整地说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过和进展情况,稳定公众情绪。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以及手机短信等传播渠道基础上,还需灵活借助主流网络媒体、社交软件的丰富信息流传递疫情防治内容,增加公众获取相关信息的便捷性、即时性,实现疫情防控信息传播的跨区域全覆盖。

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政府还应通过有效的公共沟通机制整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类信息,加强与群众的沟通、汇总群众的意见,协调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行动。疫情发生后,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积极的防疫工作沟通是取信于民的必要条件。首先要加强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流通,提高信息共享程度,避免各自为政。其次,应从持续加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角度出发,发布疫情防治的进展情况,提出应对措施,总结工作成果,收集、反馈防控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了解需求、回应关切、解答困惑,构建群众表达、交流相关防疫工作的信息舆论平台,增加公众对疫情的科学认识,抑制社会对公共卫生危机的突发性恐慌。总之,着力引导群众献计献策,动员社会共同承担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与义务,凝聚人民全力抗疫的智慧和力量,夯实打赢疫情防控战的群众基础。

3.加强卫生宣传,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全民应对能力

加强卫生宣传,逐步提高民众的文明素质与自我保护能力,是从根源上减少和避免重大疫情危害的必由之路。人类社会频繁发生的各类传染病疫情,绝大多数与人类接触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原体密切相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走势,既取决于党和政府的管控力量,也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应对能力。首先,党和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卫生宣传教育投入,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增强民众的卫生健康常识储备。要普及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知识,引导群众科学、理性、正确地认识看待传染病疫情和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廓清突发疫情传播现象背后的科学规律认识:倡导绿色文明生活方式,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其次,党和政府应培养公众的危机意识,在预防阶段做好危机情势模拟与应对技能训练,提高公众的重大疫情应对能力。要教育群众自觉理解、配合防疫工作,尤其是感染者要积极寻求治疗、主动自我隔离,避免危害他人的生命健康;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防控排查、募捐物资、复工复产等支援防疫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此外,广大民众必须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提升卫生应急素养,在疫情期间要主动避免前往人群集聚场所,减少触碰公共场所的物品设施;培育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坚持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做好室内消毒和通风等: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调理作息时间,注意营养饮食,适当增加锻炼,保证精力充沛。只有强化卫生宣传教育,提升我国民众的整体应对能力,强化民众在卫生应急方面的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促成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疫、全面战疫的有利局面,才能更为有效地化解疫情带来的多种风险。

4.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重大突发疫情的历史经验一再证明,面对传染病疫情的突发性、世界性爆发,世界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国际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仅凭单一国家或者部分国家的力量,无法解决迅速增长的世界性问题及日益突出的全球化危机。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后,中国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和西非各国共同抗击埃博拉,积极参与对非本土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充分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全景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风范。除物资和现汇援助外,中国还为西非疫区提供了教育培训、硬件保障和人员配备等全方位援助,在半年时间里为当地培训公共卫生师资超过一万人次,将中国防治传染病的经验倾心倾力传授给当地传染病防治队伍,驰援建设诊疗中心、固定实验室和移动生物安全实验室,派遣医疗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实验室检测人员共计600余人。在这次全球共抗疫情的战役中,中国通过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合作平台上的突出表现,展示了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机制,同各世界人民休戚与共、勠力同心、命运共同的全局视域,体现了大国的担当、责任与作为。

从既往应对重大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危机的经验来看,恶性病毒一经蔓延,其给人类造成的打击创伤可能是毁灭性的,萦系国际团结、加强各国协作是提高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必要举措。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重大疫情发生时,首先要增进国际间的沟通与协作,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发生疫情的国家保持联络,加强各国疫情信息交换,同时重视疾病起始国家针对该病种的流行病学分析与政策颁布,扩大海外监测范围,建立健全当地华人临床专业人员情报沟通机制,必要时可派流行病专业人员到疾病发生国常驻。这些举措对于疫苗研制和防疫前期准备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次,要积极履行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的责任与义务,充分结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经验和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和参与重点地区、重点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对疫情起始国家实施人道主义捐赠和救助;积极开展卫生外交,共享防控方案、共商防疫策略,为全球卫生治理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最后,要深刻把握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保障受重大疫情冲击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平稳发展,减轻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努力快速恢复国际贸易、投资、旅游、运输秩序,在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的基础上不断恢复并加强国际社会的交往与合作。

(责任编辑:申浩)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应急管理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