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家庭亲子阅读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20-01-07 00:54蔡秉燕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语言发展幼儿教育

蔡秉燕

【摘要】叶澜教授提出家庭既是儿童成长的环境因素,是儿童早期阅读的肥沃土壤,也是儿童阅读花园中的现实性因素。相关研究表明,亲子阅读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最理想、最有效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与父母进行了良好的情感交流,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关键词】家庭亲子阅读;语言发展;幼儿教育

学前阶段,幼儿的生活经验及认识水平,都影响着他们的阅读兴趣及阅读水平。在幼儿不能完全独立阅读前,激发小班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使其最终形成阅读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幼儿的阅读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帮助,这也就是我们提倡的亲子阅读。

一、童心——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收获

幼儿具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大人看来,他们的语言可能很幼稚,甚至难以理解,但那是成人的眼光。所以,家长陪孩子阅读时要保持童心。家长如果能多一点童真童趣,就能对孩子的阅读多一些理解和共情,也会从世俗的成人世界中脱离出来,投入亲子阅读中,并发现无穷乐趣。因此,让幼儿爱上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到它的趣味性。

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笔者感受到了亲子阅读的魅力。大班语言亲子阅读活动《逃家小兔》是笔者第一次尝试将家长与幼儿的亲子游戏融入亲子阅读中。在整个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欣喜地发现平时内向的幼儿都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惊喜地看到幼儿和爸爸妈妈仿佛已经成了书中的兔宝宝、兔爸爸和兔妈妈,幼儿们纷纷学习用绘本中童真的语言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在接下来的亲子游戏“开飞机”“荡秋千”“骑大马”中,爸爸们用强有力的臂膀给予幼儿安全感;在“猜一猜”“抱一抱”“转一转”的亲子游戏中,妈妈们用温暖的怀抱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幼儿的精彩表现也让家长倍感欣慰。

在幼儿的阅读之旅中,家长不仅要有童心,还要有耐心,而且要放下功利心。因为家长纯粹地、投入地和孩子一起阅读,能使孩子在情境中感到很快乐,这难道不是阅读的最高价值吗?

二、合作——一起探索亲子阅读中的种种问题

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人际交往范围迅速扩大,家庭之间也因为幼儿入园有了更多的交集,同班幼儿之间的交往也更加密切。亲子阅读不仅可以是单个家庭的教育行为,还可以由不同家庭或幼儿园等组织得到拓展,形成不同形式的亲子阅读,从而帮助更多家庭开展活动。

1.家长学校讲座,观摩学习,答疑解惑

家长学校讲座是以幼儿园为阵地,将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专家与需要了解相关育儿知识的家长请进校园,通过讲座、观摩活动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普及早期阅读的知识。同时幼儿园还应结合家长开放日,让家长通过观摩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活动,进一步了解在家庭中进行亲子阅读的指导步骤,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早期阅读沙龙,互动互助,交流分享

沙龙是源自意大利的一种聚会形式,对家庭早期阅读有共同志趣的家长和教师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聚在一起,互相交流自己在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分享自己和孩子共同阅读的体验与经验。

记得一次家庭教育沙龙活动中,凯凯妈妈就提出自己孩子的问题:因为凯凯爸爸工作繁忙,她又忙于家务,虽然家里买了很多绘本书,可是凯凯就是不爱看书,还离不开电子产品,这让凯凯妈妈很烦心。其他家长纷纷表示感同身受,看来班上的幼儿或多或少地都接触了电子产品,还有很多幼儿不爱阅读。俊俊妈妈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家庭阅读的氛围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要营造氛围,让孩子热爱阅读。凯凯妈妈在活动后听从大家的建议,为凯凯打造了一个小小图书角,让他先学会收拾整理,把自己喜欢的书摆好,然后在幼儿的床头、书桌、沙发上都放些书,以便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书。让幼儿生活在书的怀抱里,受到书的熏陶,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爱上阅读。此外,为了让孩子不依赖电子产品,教师与家长约定:先将电子产品放起来,用亲子讲述、互动游戏来代替。慢慢地,家长会给笔者反馈幼儿的阅读点滴;慢慢地,家长开始不断与笔者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慢慢地,幼儿在言语表达中有了点滴进步。

3.家庭阅读分队,以点带面,共享阅读

在班级群体中,不同家长亲子阅读的指导水平是存在差距的,以家庭小分队形式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能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家长可通过事先沟通确定时间、地点,让幼儿聚在一起,由某一位指导能力强的爸爸或妈妈带领幼儿进行亲子阅读。这样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了与同伴一起阅读的快乐,还给其他家长以启迪,从而实现以点带面,共享阅读。

三、探讨——提升亲子阅读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1.立足幼兒生活经验选择阅读内容

幼儿所喜欢的、所感兴趣的往往是自己熟悉的、能理解的事物。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中,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中离自己最接近的生态圈,幼儿在自己生态圈内发生的吃、喝、玩、乐行为,十分容易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因此,在选择幼儿阅读内容时,立足幼儿生活经验,选择能反映幼儿生活的阅读内容,能激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2.循序渐进,感受阅读的美妙体验

低幼读物的封面包含了故事名称、封面图片,其往往暗示了故事中的人物主角和主要故事情节。家长拿到一本图画书后,不妨与幼儿先读一读封面,找一找封面里的人物,通过指读的方式带着幼儿认识故事的名字,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通读全文。幼儿的阅读兴趣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图书装帧的精美、色彩选择的绚丽、画面质感的形象,也有故事内容的有趣等,这些都吸引着幼儿主动去翻阅图书。良好的亲子阅读必定是亲子双方带着愉悦之感的过程,和孩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需放慢脚步,循序渐进,逐步引领着孩子走进阅读的世界。

辰辰妈妈告诉大家:在这之前她和孩子选择了一些比较易懂的绘本进行阅读,并有意识地进行声情并茂的演绎。如“红色眼睛圆溜溜,闪闪发光最吓人”“我从大海深处来,人人叫我海中怪”,这两句的特点是比较押韵,且能从文字中感受到绘本想表达的氛围是“恐怖”的。那么家长在带领幼儿读绘本时,除了遵循固有的节奏规律外,还可以借助语速的快慢和语句的断连。有时,家长还要放下大人架子,扮演各种丑角,营造绘本想要表达的氛围。在共读中,家长适当增加一些互动,这样更易吸引幼儿投入绘本故事中。绘本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特定的图案,这时我们就可以鼓励幼儿认识图案,如问幼儿:“你看,这只白白的、尾巴短短的动物是什么呢?”这能让幼儿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并且我们会发现,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负责部分的认真和期待,这些都是幼儿爱上阅读的前奏。因此,家长可尝试着用对话式的、启发互动式的阅读模式,与幼儿共同体会亲子阅读带来的乐趣。

3.形式多样,为亲子阅读创造机会

幼儿阅读的时间不能只局限在家或幼儿园中,逛逛书店也是不错的选择。家长可带领幼儿在书店看一会儿书,每人都选择一些需要的书本,让幼儿感觉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

笔者的孩子喜欢画画,但是有时他画不出自己想要表达的画面,如他会问笔者:“妈妈,这跷着的腿要怎样画呢?”笔者会趁机告诉他:“如果你多看看书,也许就会了。”果不其然,一次与他一起阅读《我得有个名字》的绘本时,里面的主人公小老鼠着急给自己取个名字,于是跑去问聪明的哥哥,这位聪明的哥哥正跷着腿不屑地说:“你是老鼠,要什么名字?”他立马指着图说:“妈妈,跷着的腿是这样的,你看它不屑的眼神多有意思啊!”家庭亲子阅读也慢慢地影响着孩子的语言表达,有时他会在特定的情形下突然冒出成语或有意思的词语,如生气的时候,他会说“火冒三丈、气急败坏”;高兴的时候,他会说“兴高采烈、眉飞色舞”等。在这学期幼儿园的小星星演播室给全园的幼儿讲《方脸公公与圆脸婆婆》的故事时,笔者发现他开始有意识地揣摩故事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当方脸公公与圆脸婆婆在分家产时,方脸公公是一副趾高气扬的神情,而圆脸婆婆是一种不服输的态度,当他讲到方脸公公与圆脸婆婆越分越不清楚时,圆脸婆婆“扑噗”地乐了,他会下意识地捂住自己的嘴巴来演绎“扑噗”。

我们还举行每周一次的“萌宝故事秀”“图画书漂流记”,每月一次的“听爸妈讲故事”等活动,让幼儿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通过多样的亲子阅读形式,幼儿逐渐丰富了自己的阅读经验。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一书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早期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的陪伴、家庭的阅读氛围能有效促进幼儿养成阅读习惯,不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而他们的阅读能力终将成为其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J].阅读,2016(95):65.

猜你喜欢
语言发展幼儿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创造性的发展及教育策略探讨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外来流动儿童语言发展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
例析真实材料教英语的解读与处理
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