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河道水生植物与河岸带植被设置探讨

2020-01-07 20:12郑灿堂
山东水利 2020年8期
关键词:植被河流水体

王 宁,芦 超,郑灿堂

(泰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 泰安 271000)

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启动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因此,以河流水系为脉络,水域岸线并治,夯实水生态基础,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乡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的重大举措。本文主要就平原河流水生植物与河岸带植被设置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了相关的理念认识及技术要点,用于指导今后的工作。

1 水生植物设置

1.1 设置水生植物的目的

一是充分发挥其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功能;二是形成姿态优美色彩怡人的水生态景观系统。合理配置相应的水生植物,以建设适于水生植物和动物的水生态环境。

1.2 水生植物的类型

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可以将其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以及湿生植物五大类型。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品种,甚至同一种类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深的适应性是不同的,应根据水体实际垂向等深线合理设置植物品种,以使其能够正常生长。

2 河岸带植被设置

2.1 河岸带的范围

河岸带主要是指河流正常水位至洪水位之间(也称消落带)以及洪水位至河水影响完全消失为止的河岸两边的地带,其范围受河流水文条件以及河岸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通俗说,河岸带是自河水与陆地交界处起至直接或间接受到水体影响的地带,主要是由河床以上的河漫滩、阶地以及两岸堤防组成。

2.2 河岸带的生态理念

河岸带的特殊位置使其成为受水生环境强烈影响的陆地生境,是一个具有独特空间结构和很强动态特性的、能够影响河流营养条件和小气候环境因素的生态系统,是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

2.3 河岸带生态功能

1)保护功能。维护河岸生态系统,调节河流微气候,为生物提供生存之地,保持物种多样性。

2)连接功能。纵向上为河流上下游、横向上为岸边高地到河流水体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流提供连接通道。

3)缓冲功能。通过河岸带植被的拦截、过滤、渗透、吸收作用来发挥净化水体、涵养水源、防控灾害的功能。

4)资源功能。河岸带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蕴含着历史文化积淀、休闲和观光旅游等资源。

2.4 河岸带植被设计目标

1)维护河岸的稳定性,阻拦泥沙和面源污染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河道,为两栖动物提供生存条件和迁徙通道。

2)乔、灌、草以及水生植物合理搭配,对已经进入河流的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努力将河道建成由水体到陆体的近自然的湿地生态系统。

3)植物配置时应该讲究艺术构图,既要突出河畔景观,也要凸显水道景观,将河流打造成生态景观廊道。

2.5 河岸带植被设置原则

1)充分保护利用现有的自然和人工植被。

2)优先选用乡土植物,慎用外来植物,禁用影响生态环境的植物。

3)经济、生态和景观植物相结合,创建怡人的河流生态景观。

2.6 河岸带植被立体配置

在水平结构上,设置连续的河岸植被缓冲带。缓冲带由湿地乔木带、湿地灌丛带、湿地草丛带、水生植物带组成,以有效避免或减少面源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河道污染水质,对已经进入河流的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同时,连续的河岸带植被还为两栖动物提供了生存条件和迁徙通道。在垂直结构上, 尽量体现出河流湿地植物群落垂直排列的特色,沿河道横向高程梯度乔、灌、草混交依次设置。

3 结 语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之上的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优化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当前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中对平原河流水生植物与河岸带植被设置的相关理念、设计目标、配置原则等问题进行了些许探索,对建立河流空间系列生态系统的美好前景进行了瞻望,力图逐步系统地把握河流生态综合整治工程的方方面面,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猜你喜欢
植被河流水体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河流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流放自己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