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的思考

2020-01-07 12:45周新刚于玲玲
科教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毕业职业

周新刚 于玲玲

(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

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规定了12项毕业要求。[1]一般认为,这12项毕业要求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技术的和非技术的。其中,前5项为技术要求,后7项为非技术要求。认证标准要求,专业应明确认证标准中技术、非技术能力等要求的内涵,实现宽度上的覆盖;还要对毕业要求通过适当的表述,尤其是通过对特定动词的使用,将毕业生应具备的内在知识、能力、素质转变为可观测、可衡量、可评价的行为表现。[1]毕业要求是认证的核心,既是认证的标尺,也是工程教育的指南,对毕业要求的内容及内涵、内在逻辑及其体系进行深入地思考、探讨与解析,不仅对毕业要求进行合理、适当地表达十分重要,对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认证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对技术要求与非技术要求、毕业要求的内在逻辑、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等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1 技术要求和非技术要求

毕业要求中的技术要求主要是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非技术要求则属于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非技术要求具有一般性、共性的特点,即任何工科专业毕业生都应具备的要求;技术要求则具有个性的、特殊性的特点,是针对特定专业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因此,非技术要求体现了通识、通才教育的目的及要求,而技术要求体现了专业教育的目的及要求。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对技术要求的观测、衡量与评价,应着重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解决专业技术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其方法、手段、工具等方面进行,考察对特定专业工程技术的认识、掌握、应用及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对非技术要求的观测、衡量与评价,则应着重从保证技术能力能在从事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中被充分发挥的方面进行,考察非技术能力是否足以支撑技术能力的应用及发挥、且能不断地自我完善与提高。可以把技术要求和非技术要求比作人的两条腿,要想行稳致远,两条腿不仅缺一不可,而且都要健康。学生如果仅有技术能力,但非技术能力有很大欠缺,在实际工作中,充其量只能坐而论道,耍耍花把式;如果没有很好的技术能力,非技术能力作用的发挥也会大打折扣。技术要求和非技术要求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学以致用的有用之材。

2 毕业要求的内涵及其逻辑

上述分析可见,毕业要求覆盖技术要求和非技术要求的目的,是保证毕业生是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很好地应用于职业生涯中、且能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是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工具。12个目标的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有非常强的递进关系及其要求。第一项要求——工程知识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第二项要求——问题分析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切入点。面对具体的工程及技术问题,只有应用专业知识对问题进行很好地分析、描述,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入口、钥匙。因此,第二项要求可以说是应用层面的第一个台阶。进了入口、上了台阶,才能设计(开发)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是第三项要求。一些普通的、常规的问题,到此就可以解决,但一些复杂的、超常规的问题,还要借助研究手段方能解决,这就是第四项要求。由于现代工程技术的特点,第五项要求-使用现代工具保证了解决问题的质量与精度、效率与效益等问题。因此,前四项技术要求关注的主要是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础、方法及能力,后一项关注的主要是解决问题的质量与效率。

任何实际的工程问题都不是单纯的、孤立的技术问题,一定与经济的、社会的多方面因素、问题互相关联与影响。单纯从技术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只能停留在初步的模拟和仿真阶段,实施阶段一定要充分考虑经济的、社会的其他因素。因此,非技术要求这条腿也一定要刚健。在7项非技术要求中,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这三项要求,是非技术方面的知识要求;个人与团队、沟通、项目管理这三项要求,是非技术方面的能力要求;终身学习则是素质要求。因此,在非技术要求中,各项要求有显著的递进关系。毕业生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非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然后培养和锻炼组织、协调、沟通、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修养,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3 复杂工程问题

无论是技术,还是非技术方面的要求,都有两个层次,一是一般层次,属于常说的应知、应会的层次;二是更高的层次,即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层次。在认证标准规定的12条毕业要求中,有8条明确提出了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其中5条技术要求全部涉及了这个问题,非技术要求有3条涉及了这个问题,分别是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沟通。如果应知、应会属于理论层面,复杂工程问题的本质是实践层面的。即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与知识、丰富的通识理论与知识,而且能把这些知识融合贯通,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有很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实际工程问题具有以下特点:多专业综合性与交叉性;技术上有多约束性(受到社会的、经济的、时间与空间的多方面约束);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有多维性;工程问题的动态性、变化性;评价方法与标准的多元性。针对工程问题的这些特点,认证标准定义的复杂工程问题特征如下:[1][2](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2)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3)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4)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工程实践的标准和规范中;(6)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因为毕业要求是毕业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要求,对照上述特征分析,达到毕业要求实际上是十分艰巨的任务。究其原因,一是定位高、且定位于实践的层面,二是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其资源配置很难达到上述培养要求。因此,如何理解复杂工程问题的内涵、根据各学校各专业的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对复杂工程问题做出适合自身特点的表述,在此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对教学资源进行配置,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是根据认证标准进行专业及课程建设与改革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4 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认证标准规定,培养目标是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包括培养定位与职业能力两个方面。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明确专业领域和职业特征;职业能力应明确专业人才的工作能力。专业领域和职业特征实际上主要是专业技术要求决定的,而职业能力则取决于技术的和非技术的两个方面。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设计的起点,决定毕业要求,其中的职业能力应与毕业要求有对应关系。[3]培养目标是毕业后经过工程实践5年左右能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毕业要求是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两者之间在职业能力上要形成关系。因此,培养目标能否达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如果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分成两个阶段或两个层次,一是能够认识工程的复杂性,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理论与现代化工具,理解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程序、方法及其基本要素,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二是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锻炼和提高,能够高效地解决好复杂工程问题,甚或组织和领导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那么毕业要求达到第一个层次即可,培养目标则应达到第二个层次。用“形似”和“神似”来形容,对待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衡量的重点应是“形似”,而培养目标衡量的重点应是“神似”。从知识传授及人才培养规律看,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要求学生毕业时能真刀真枪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且深度及质量能达到实际工程要求,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打好基础,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才能达到要求。

5 结语

毕业要求是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核心内容,理解和掌握毕业要求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对合理确立和表达各专业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构建能够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体系及其相应的达成度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毕业要求进行思考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主要观点:(1)技术要求主要是针对专业的个性和特殊性要求,非技术要求则是工程教育的一般性、共性要求。技术要求中也有一些共性要求,如自然科学知识、现代工具等,只是专业不同其要求的程度不同而已;(2)毕业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有非常强的递进关系及其要求,但根本目的是培养基础扎实、学以致用、知行并进的专业技术人才;(3)复杂工程问题是毕业要求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毕业要求的重要指标。从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看,应该在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中分层次地观察和衡量复杂工程问题方面的要求。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毕业职业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们今天毕业了
职业写作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我爱的职业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