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凤霞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团体心理辅导可使成员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过程,探讨自我,学习新的方式,协助成员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与健康的态度行为,[1]培养成员对团体的信任感和归属感。[2]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称为自我效能感。[3]大学阶段是个体迅速成长与成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性别和专业,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向以及恋爱婚姻乃至身心健康都与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4]因此,本研究借鉴国内外有关理论和研究经验,结合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特点以及相关课程理论和专业老师指导,采用结构式心理团体辅导对实验组自我效能感进行干预研究,探索本次团辅方案对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干预水平的可行性和效果。
采用方便取样,在四川绵阳选取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问卷调查,选取其中得分相对中下的32人作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男6人,女10人)与对照组(男6人,女10人),使得两组被试在人数、性别、年级、自我效能感分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1.2.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选取德国 Schwarze团队使用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作为测量工具。[5]GSE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信度方面,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7,一周间隔的重测信度为0.83;在效度方面,10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0.60和0.77之间。因素分析抽取一个因素,解释方差47.09%,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常模:得分在1-10分区间说明个体效能感过低,要正确的认识面对自己及自身的优缺点;得分在10-20之间说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偏低,对自己没有自信;得分在20-30之间说明自我效能感较高;得分在30-40之间说明自我效能感非常高,但是也要注意关注自身的缺点。
1.2.2 团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结合本次团辅的具体内容自编了《团辅满意度问卷》,此问卷包含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调查团体成员对自身成长的满意度,如题目4:团辅是否帮助你更深的认识、了解自己;题目5:参与团辅后你的自我效能感是否提升。另一个维度是调查成员对团辅活动的满意度,如题目1:你喜欢这个团辅吗;题目2:你喜欢团辅活动的内容吗。此问卷只进行均分处理,均分越高满意度越好。
1.3.1 团体辅导预方案
本团体辅导方案设计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在做问卷调查的同时,结合使用访谈法协助确定研究对象,团辅结束时对实验组进行团辅满意度问卷调查,了解团体辅导效果。干预开始前,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前测,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人数相等,男女生比例相当,均有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意愿,且确保两组成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具有同质性。
1.3.2 团辅方案
在团辅室对实验组进行7次团体心理辅导(每次50分钟)。团辅方案遵循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理念,将整个干预过程分为团体创始、过渡、工作和结束四个阶段。(1)创始阶段:首先,利用“相见欢”等活动,让成员了解团体辅导的基本内容,确定小组活动规则,了解自我效能感的含义,明确自我效能感过低带来的危害。其次,利用“连环炮”活动,让成员在相互认识的同时对自己进行重新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团体氛围。(2)过渡阶段:包括两部分中心内容:①自我认识,制定合理的目标,通过“猜猜我是谁”和“十二个我是谁”等活动进行自我探索。②进行自信心训练。目标是训练团体之间的信任度,通过“信任圈”演讲等活动进行训练,从而提升自信心。(3)工作阶段:首先,通过“同舟共济”等活动进行认知归因训练,了解失败和成功的原因归属,分析能力、努力、运气、事件等之间的关系,体验自我效能感的归因方式。其次,通过“自画像”和“优点轰炸”等活动,进行自评和他评,进行自我形象的重塑和认识,并且通过交流、分享、情景再现和自我认识等强化成功的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4)结束阶段:利用“笑迎未来”“大声说出心里话”和“明天会更好”等活动,让大家畅谈整个训练的感想,让他们认识到活动的意义和自己在活动中的得失,在和谐的氛围中结束整个团体辅导的训练。
表1 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测中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员在自我效能感水平上是同质的。后测采用的方法是增量差异法,结果显示t=6.058,p<0.001,自我效能感提升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对照组。前测没有差异,而增量有差异,说明实验干预对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是有效的。
在7次团辅结束后,对实验组的16名成员进行团辅满意度调查,经过总均分(团辅1:3.82分;团辅2:3.72分;团辅3:2.90分;团辅 4:2.72分;团辅 5:2.63分;团辅 6:3.18分;团辅7:2.72分)比较显示得分最高的三项是:喜欢这个团辅活动、能够达成团辅目标和团体辅导对自己有所改变。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对本团辅方案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团辅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对32名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实施7次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团辅干预研究,分析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增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以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为主题的团辅活动能够从整体上影响他们,使得参与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做事的坚持性、面临困难的态度、行为的表现、活动时的情绪状态等得到改善。这可能与团辅本身的特征有关。首先,团辅中的自我认识、相互认识,自评、他评,自信演讲、认知归因等有效的表达方式为他们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克服了表达自己情绪和思想的困难。其次,在团辅活动中,成员放下了思想包袱,便于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这有利于成员相互认识和自我认识,进而达到自我转变和提升自我效能感的目的。最后,在集体活动中,成员相互配合支持,发挥各自的优势,展示个人魅力,这有利于改变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培养成员面临困难时积极的态度和情绪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综上所述,经过本次团体辅导研究,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有以下两点认识与体会。第一,团辅作为一种心理辅导方法,它的成功有效与否取决于是否能成功营造一种信任、温暖、支持的团体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团体成员才能积极有效的、不断的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真正的参与到团辅活动中,起到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第二,在团体活动中,成员参加的活动作为情感传达的载体,无需对活动结果本身进行评价,而是借助活动过程来了解和掌握团体成员想要表达和展现的内在情绪、态度和行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不断改进团辅方案,将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不仅面向大学生也面向更多人群的心理辅导方式。还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方向,不仅针对自我效能感的改善,还可以尝试其他心理水平的改善,形成一套系统化的团辅方案,应用于实际工作,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