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引导 创新
——促进家园共育

2020-01-07 09:16严恺月
科学咨询 2020年2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班级

严恺月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000)

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是建构“大教育”体系,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人们也认识到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1]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只靠幼儿园很难实现,必须采用家园合作共育的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笔者认为促进家园共育,幼儿教师应该努力做到服务为先、引导为重、创新为任。

一、服务为先

幼儿园服务的对象是幼儿和家长,幼儿园教师要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要“热情、周到、主动”地为家长服务,为家长着想、提供便利。其实,做好服务家长的工作,也体现出了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

案例:封闭式管理后……

幼儿园实施封闭式管理后,规定家长接送孩子不能进入园内。中、大班的家长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就离开,班级已经在户外晨间活动了,孩子们都要自己寻找班级活动的场地。虽然,教师已经通过微信,并在隔天放学时和幼儿讲清楚了活动的场地,可还有个别幼儿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不肯放。中三班的盈盈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每天早上来园时,她都拉着爸爸的手,流着眼泪不肯放手。

策略: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做到放心—孩子在班级每天都很愉快,只要慢慢培养,她是能够自己独立找到班级和教师的。

第一次,我们从盈盈爸爸的手臂中抱过盈盈,她不停反抗,我们抱着她找到班级,让她和熟悉的教师、小朋友们一起玩。没多久,她就开心地进入班级活动了。以后,每天我们都在盈盈爸爸面前表扬盈盈的进步,让爸爸感受到孩子离开他后情绪很稳定。因此,家长自己先要解除顾虑,让孩子学会独立。我们拉着盈盈的手,鼓励她开开心心找到班级小伙伴一起玩。最终,家校合作成功帮助盈盈度过了依恋关。

思考:服务有细致和粗心之分,关键在教师能否时时观察幼儿和家长的情况,从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服务意识有强烈与淡漠之分,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只要教师树立热爱集体、关爱幼儿和家长、无私奉献的风格和精神,就会有主动服务的意识。

二、引导为重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幼儿成为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又有诸多不同。幼儿园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标实施教育;而家庭教育不是从事专门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接受多方面的熏陶,存在很多随意性,家长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自身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存在缺陷,家长之间教育缺乏一致性。因此,造成了很多家庭教育的问题和误区,限制了家庭教育优势的发挥,对幼儿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一)走出“保姆”和“规划师”的怪圈

案例:兴趣班

婷婷是大二班比较文静的女孩子,她妈妈对女儿的未来做了很多计划。从中班开始,妈妈给婷婷报了舞蹈班、钢琴班。到了大班,又增添了拼音班、英语班、书法班。原来就不善表达的婷婷,每个星期都忙得没有自己玩乐的时间,而且每次妈妈陪她弹琴时,婷婷都很不开心,甚至流眼泪,见到钢琴就厌烦。

分析和策略:在幼儿园学习期间,有很多家长就像婷婷妈妈一样,急于让孩子学这、学那,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我们应该和这些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她们,让家长明白,育儿如烹饪,要因才施教,菜味道的好坏,关键在于处理方法和放入的调料是否合适。家长要针对不同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家长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成才,但选择兴趣班也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才行。在家园合作、双向互动中,教师既担任着教师的职责,也是家长幼儿教育的引导员。因此,家园合作一方面是家长全方位地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家长纠正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二)教师和家长是教育孩子的“同盟军”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2]

虽然,教师不是家庭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但他们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教育、交流、培训活动等,在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家长在意识上更看重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其实,只有双方一起共同努力,才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

(三)营造良好的显性和隐性家庭教育的氛围

家庭教育是一个根基,是一个成人的基础,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与家长给孩子的教育和环境有重要关系。但很多家长只注重家庭物质环境的舒适整洁,忽视隐性的精神环境。因此,教师要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人格氛围、文化氛围。家长要让孩子拥有安静、整洁、舒适环境的同时,更要创设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的氛围。[3]

三、创新为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创新立足传统,更要突破传统。在传统家园合作形式中,有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长讲座、家长会、家委会组织等优良的家园互动形式。我们可以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可以挖掘这些家园合作模式的作用。

家园共育是以平等、合作及尊重为原则。教师要换位思考,把家长作为服务的对象,创新家园合作模式,取得家长的支持及主动参与,让家长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提高家教能力。从而融洽家园双方关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班级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班级“四小怪”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班级英雄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