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2020-01-07 07:44刘峻男
科学咨询 2020年50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教育

刘峻男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吉林 132021)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这项工作是取得了成效的,更为重要的是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但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素质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紧迫性问题不容回避,必须有效解决。总体而言,梳理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可谓喜忧参半,有成果也存在不足。

一、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如果说素质教育在我国开展多半个世纪里成绩不明显那是不客观、不公正的,从目前看我国素质教育开始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值得充分肯定的[1-3]。

(一)全民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

过去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学校和家长在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或平庸,基本上是看这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班级名次,这一消极影响主要是应试教育造成的,而且这种想法在部分教师和家长心中根深蒂固。由此带来的现象就是学校和家长只看结果,即孩子期末考试成绩和排名,至于平时学习或是其他素质的锻炼则不是很重视,甚至被遗忘。这样一来由于只看重个人学习成绩名次,忽视其他素质的协调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人们慢慢接纳了素质教育理念:随着我们国家职业资格认定的不断完善,社会用人机制逐渐趋向人性化和现代化;一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逐渐设立面试环节,包括个人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协作能力等在面试考核中所占总成绩的权重要有新的计算法方。不得不承认,近些年素质教育在各级学校的大力实施,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固有的、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动。

(二)高校开展的教育内容开始与素质教育接轨

自从恢复高考后,我国的教育经历了应试教育的坎坷道路,影响了几代人。大学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方面学校通过理论教学、实验辅导取得了实效,但是存在盲目追求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科学的主观主义倾向。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影响和财政扶持下,很多高校针对素质教育出台的政策措施以及资金投入是史无前例的,这些高校无论在软件还是硬件上,都有了彻底的改观,个别高校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已经被认同。例如,部分高校在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的划分上,经过近些年不断探索和尝试,已经加上了通识教育、实践课程、考核评价等内容,这些都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个人整体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

二、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有待加强

在学者的调查报告或媒体的相关报道中我们发现,近年来从部分在校大学生的行为举止上不难看出呈现思想道德素质不高,道德素质降低的不良现象,这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中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倾向抬头,在学习生活中盲目追求个人的独立自主,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二)身心素质发展欠佳

目前在大学校园中的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精神异常,他们在处理家庭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业问题、就业问题时呈现出过分的焦虑和不自信。学生们总是考虑如何通过捷径获得个人的最大成功,而忽视了平时的日积月累。一些学生从小到大在家里习惯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来到大学校园明显的是自我照顾能力较差,生活观念上存在相互攀比的现象,一味追求国际品牌,在吃穿住行中铺张浪费现象尤为严重。

(三)科技人文素质教育不全面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科技人文素质的弱化也是客观存在。文科生到了工厂连最基本的一线生产常识都不清楚,在农村更是不熟悉农业生产的过程,用五谷不分来形容不为过分。理科生在自然科学方面涉猎的较多,公文写作、语言表达、语文常识等是弱项,往往是通过大量实验形成了第一手数据,但在撰写报道或学术论文时常常是相形见绌。过于分文科和理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更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符。

(四)创新社会实践能力不强

学生在求学阶段面对日常接触到的陌生事物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探索倾向,尽管如此,高校考虑到时间、空间等现实因素,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经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却很难;如今的大学生处于自媒体时代,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速度是惊人的,但往往都是一个旁观者,或是单纯地复制粘贴,结合自己的感悟能够创新实践的寥寥无几。大学生创新实践机制还不够成熟,缺乏长效的创新实践机制。当前高校在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够重视,实践能力和实践意识不强是目前多数大学生的通病,通过亲身实践来学习理论知识、检验科学理论的学生较少,更谈不上创新。

(五)就业技能有待提高

对大学毕业生个体而言,他们本身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企业认知、就业观等条件决定了他们的就业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就业成功与否。目前在高校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受家庭、父母及个人发展等因素制约就业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存在趋热求稳的盲从现象,特别是一些学生对就业形势缺少理性分析,对工作地点、薪酬水平、工作性质等因素追求过高,造成企业的要求和学生期望不对接。再加之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差,缺乏实习经验,难以适应岗位要求。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学生的就业技能有待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