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伟
(陕西省镇安慧源学校 陕西商洛 711500)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公共学科,学习语文对学生有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时候教师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成绩上,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真正实现语文散文教学的目的。
首先,阅读能力是人从出生起就被动受其成长环境影响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并不仅是指文字阅读的能力,还包括接受客观世界的能力[1]。在高中,阅读能力作为核心素养不但没有得到更好的提高,反而被限制在了语文课堂中,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语文教育中核心素养的缺失。高中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阅读写作水平的提升,还涉及审美水平的构建。因此,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提升的引导,让学生的发展能够跟上社会现实发展的水平。例如,在阅读古诗时,不需要学生严丝合缝地写出标准答案,而是在心里认同中华文化。
核心素养对学生在散文写作方面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构建逻辑的同时,以写作能力为基础,清晰地将自己心中所想、所感表达出来,将客观世界和主观情感相结合,表达自己的思维。仅是这一层级的核心素养还不能达到高中散文教学的目的,还需要更细致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核心素养。这样不但能更好使其具备更好的鉴赏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对科学、文化层面学科知识的理解。如果学生具备更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并将这种素养运用到语文的阅读、写作中,那么学生对散文的理解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因此,只有学生主动运用其具备的核心素养,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体系,将自身投入到语文世界中,才能实现语文散文教学的价值。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阅读量,对学生以后认识社会、认知问题、解决问题起着积极的作用。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中学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研读赏析,让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领略作者的内心、感受不同的人生,从文章中体会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审美水平。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美好。例如,可以在阅读时播放一些柔美的轻音乐进行伴奏,也可以在早自习时间,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文章的朗诵音频,让学生陶醉于课文中。比如,在《荷塘月色》中,文章对荷塘和月色的景致进行了详细描写,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兴趣。
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课堂话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更多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例如,学习《五人墓碑记》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五人墓碑记里涉及了那些人物?2.作者为什么要写五人墓碑记?3.作者通过撰写这样一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这样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在探索老师的问题中,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认知力。
语文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学习的学科,在考试中,常常考察和课文难度差不多的语言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2]。文学与艺术往往是不分家的,通过阅读能够体现出文章美学的价值,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借助课堂课外不同的阅读渠道,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学习中,为学生增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语文的意义。例如《济南的冬天》就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等景色。在学习了这篇散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作者描绘的景色,并让学生尝试撰写描写景色的短文,在课堂上进行模拟介绍,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对作品理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也更重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更有效地提升语文散文教育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师应该利用好散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建更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散文阅读,全面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