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皓博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六中 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语文具有人文性,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思维的培养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式。批判性思维是人们对事物或关系的一种判断能力,也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是组成创新思维的主干力量。批判性思维是以一种合理的、反思的、心灵开放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能清晰准确地表达、逻辑严谨地推理、合理地论证,以及培养思辨精神。因此,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1]。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旧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采用灌溉式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笼统的教学。在语文课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思维不能有效发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渐渐失去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及对语文阅读的兴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阅读教学不是很重视。高中时期学生面临着高考,教师在教学上只会重点教授高考的考试内容,要求学生记住考点,应试化现象严重,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质上,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应该是通过语文阅读的学习,丰富思维能力和积累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并不会深挖教学内容,只是在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思考和反思,加上教师灌溉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只会听从教师的安排,没有自我思考的能力和精神的生成。教师对课本知识进行表面分析,使得学生的学习也只限于表面,不会主动思考,更遑论发散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生成思维的环境氛围。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身能力,加之高中生已经有自己的学习意识,心理已逐渐走向成熟,只要教师将氛围营造到位,学生就能从中得到思维的提高。环境氛围的创建有很多种方式,如采用小组讨论形式,给学生创建一个激烈的讨论氛围。例如,学习《过秦论》,教师利用小组讨论并翻译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如文中所写的内容大概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兴亡过程,其中分为兴的崛起、发展、极盛和亡这两小部分,二是分析亡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没有阅读兴趣,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培养。例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了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第二部分写了荷塘的周遭环境,第三部分写了喜欢荷塘的原因。其中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很是优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段话描写出了荷叶荷花的优美,教师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荷花的盛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美感,从而提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和推理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进而提高批判性阅读的能力[2]。
阅读不只是通过课本才能进行,通过电子设备也可以进行有效阅读。例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红楼梦》中黛玉进府的片段,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通过视频的播放更容易让学生直观清晰地掌握知识内容,进而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老人与海》这一课也是如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后反思文中“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含义,让学生思考老人在文中的形象,通过阅读学习老人的那些精神。阅读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不是走马观花般读过一遍就算[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重视阅读教学,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