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素兰
(重庆市永川职教中心 重庆 402160)
在引领中职学生实现优化发展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教育效能是最大的。在笔者看来,班主任自身就是最具教育价值的教育元素,而由他们构建的教育环境,实施的教育活动,推进的教育理念,更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础。中职班主任要将德育教育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基石。通过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改变中职学生已经出现的错误认知,使他们重新变得阳光积极。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呢?笔者认为,需要中职班主任具备架设家校共育平台的能力和意识。本文对此进行分析[1]。
在构建家校共育平台的过程中,中职班主任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沟通模式,将学生、学生家长和自己放在同一个高度上,平等交流。观察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可以发现,教育纠纷问题频发,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虽然有很多,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缺少沟通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要想让中职学生的问题得到家校合力的支持,就需要多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不断获得共识,互相谅解,互相信任。在沟通中要关照对方,建立平等教育共识。共同思考如何“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实际,让教育回归生活”“为什么我们讲道理他们不屑一顾”“他们和我们并不拥有相同的价值观”“为什么我们会出现本领恐慌”“真正的教育智慧蕴藏在生活之中”等话题。我们都是成年人,都最关爱孩子,都希望实现教育目标,所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必然可以开阔视野,找到解决孩子问题的最佳方法。
在解决学生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沟通很重要,不过沟通不仅包含语言交流,任何触动学生内心的方法都可以作为沟通的途径。基于此,中职班主任在落实德育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不管是和学生沟通还是和家长沟通,都需要选择多种方法。就当前的时代背景而言,我们可以巧用媒介,搭建新桥,实现有序对话。我们还可以和学生、学生家长一起制作励志卡片,与学生家长一起思考如何运用卡片跟孩子沟通;再基于体验,引导反思,促成客体自主建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网上交流平台,为学生设计成长记录袋,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改变已有的评估方式,进而更加准确地发现学生的现实问题、解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一起见证学生的成长。再有,中职学生一般都有手机,他们周末或者假期中都喜欢玩手机,班主任可以和学生加微信好友、QQ好友等,有时候学生不敢当面和老师说的问题,在网络中反而可以敞开心扉地与老师说。当然,教师和学生家长也可以应用这种方式进行沟通,消除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在对话的过程中,可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可以直接、间接进行沟通的途径,可以让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有效[2]。
在面对中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都会强化情境的创设,目标指向就是让学生的情感、思想投入其中,让学生的内在接受引导。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建构,体验教育应力求克服灌输性、控制性,身教重于言传。通过营造良好风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理解和创新知识,践履道德,可以生成新的道德境界。在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创设出适宜的情境,让学生家长能够将心比心,生成代入感,消除心理隔阂。笔者认为,即使我们都是成年人,即使我们互相信任,在沟通过程中也要避免过于直白地将问题展现出来。在这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帮助学生家长生成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减少一言堂式的沟通方式[3]。
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媒体资源越来越普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与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在构建家校共育平台的过程中,不妨以此为凭借,不断扩大学校教育空间,把学校的文化建设与班风建设、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进行整合。如中职学校校园网站可以开通家教论坛、家长信箱、学生家长群等,及时普及育儿知识经验。还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成人礼等,家长还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和孩子一起上课、一起就餐、一起休息等,让家长走进和深入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家长来学校参加孩子的成人礼,孩子写上一封信送给父母,把平时表达不出来的情感用书信的方式与家长交流。在班级、家庭、学校、社会整合为一体之后,中职学生的心境会大不相同,他们可以在最优化的氛围中解决自己的个性化问题。
综上所述,中职班主任在实施引领工作时,要将德育教育工作作为基础。因为只有内在先成长起来,中职学生才能换一种角度思考自己的现实问题。而要想落实这一目标,不仅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激活更多的教育元素,还需要整合家庭教育元素,通过整个生活环境的优化,通过家校一体化建设,使中职学生恢复面对现实问题、面对未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