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自主课堂的构建

2020-01-06 07:53王兴国
下一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堂构建自主学习语文教学

摘 要:高校的课堂教学要求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不再是單纯的进行知识教授,而是要求在进行知识教授和知识应用能力提高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终生学习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课堂构建

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通过革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自主课堂,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模式的引导,让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渐转向主动学习,并依据自己的能力和认知水平,去自主的寻找所要学习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材料,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步骤,逐渐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终生学习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小学语文教学自主课堂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自主课堂构建的课前准备

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课堂构建,必须要做一些毕业的课前准备这些准备,包括学生的准备和教师的准备两个方面,教师的准备有制作导学案引导学习的自主学习,根据自主课堂的需求进行课堂设计。学生的准备主要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学习目标的引导下,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发现,自主认知,形成基本的知识基础,做好课堂互动和实现高校听课的准备。比如小学高年级学生基本能够自主查词典,教师应该运用导学案让学生从所要学习的课文中找出重点的字词,在词典的帮助下,实现字词的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重点词汇进行语句练习,鼓励学生认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等特殊的表达方法,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其特点,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朗读,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二、课堂教学中的自主课堂构建

课堂教学是自主课堂构建的主阵地,也是自主课堂构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环节,因此课堂教学中自主课堂的构建是自主课堂构建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课堂的构建,才能将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才能引导学生实现自主课堂的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才能有效的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自主课堂构建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要实现自主课堂构建,首先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要根据每一个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甚至班级内部每一个小组,不同的组成特点,根据这些具体情况对课堂进行构建,同时做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而出现的调整。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做出这样的调整,也才能真正实现自主课堂的构建,当然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知识教授不再重要,也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随便设定教学目标,而是要根据学情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进度规划要做出随时的调整,有些内容课本规定了一节课,但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3~4节课,教师可以去调整,也有的课课本规定了4节课,但学生,不一定需要这么多,因为每一个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习惯会有差异。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教学目标为引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来实现最好的提升。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实现自主课堂,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二)以多元互动为特点的课堂实施过程

要构建自主课堂,就必须要实现在课堂中进行多元互动,课堂教授过程也应该以多元互动为主要形式,而不是传统的教师单纯讲解。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单纯讲解,知识框架比较完整,但这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去理解去认知。要实现在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多元互动,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生互动,要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的互动,来实现对自己所学内容的基本理解和互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知识进行了初步的巩固,也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有组织能力的学生。对于这样的互动进行管理与组织,因此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之外,还实现了学生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互动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的全面提升。学生自主的组织这些活动,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当然这样的多元互动并不是无序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引导,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交流,然后将交流情况在单位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交流和展示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补充。多元互动为特点的课堂教学,还少不了对于学生课堂互动效果的考察与检测,教师必须通过学生与多媒体之间的人机互动,让学生实现当堂内容的检测,教师以此来判断学生对于本节课所讲内容的认知程度,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做出适当的课堂教学的进度的调整。

三、自主课堂构建的课后复习

要构建自主课堂,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对于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及课程,教授的具体安排要做出实时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安排课后复习,有的教学理论提出,教师在课堂互动中要对学生不理解的东西,或者学生理解不到位的东西,进行立即的解释与补充,但是更加完善的自主课堂构建应该是将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留再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教师应该做的是对其探索的方向进行指导,而不是直接给出最终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安排好学生的课后自主复习的内容和方向,在课后复习中的自我探索或者互动探究,即使对上节课所教授内容的复习,也是对下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准备。

总之,在自主课堂构建的过程中,只有做好课前自主课堂构建的准备,做好课中自主,课堂的具体实施,也做好课后学生自主探索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真正提升。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必须要就自主课堂构建进行反复的探索,特别是语文教学,应该相信学生对于母语的认知能力,教师所应该做的就是对学生的认知方向和认知方法进行一定的指导,而不是代替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的准备和归纳。

参考文献

[1]钟莲秀.浅析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35.

[2]陈玮.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课堂教与学方式研究[J].华夏教师,2019(36):79-80.

[3]赵雅倬.自主的课堂最幸福——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幸福课堂[J].华夏教师,2019(35):71-72.

[4]周晓亮.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126+128.

作者简介:

王兴国(1962年7月生),男,汉族,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镇中心小学,毕业于定西县教师进修学校,专业:普师,中师学历,现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一级职称,研究专业: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课堂构建自主学习语文教学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