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童话之名,与美好相遇

2020-01-06 07:52陈蓓蓓
下一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低段创新

陈蓓蓓

摘 要:童话,给儿童带来最初的梦想,使我们的童年世界更为浪漫美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没有了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了童话,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童话却能富于这幅画以生命”“童话世界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同构对应的,是非常契合的”。因此运用童话的文体特征,搞好童话教学,真正发挥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创新;低段;童话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提出,学生要“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低年级童话具有代表性,这就需要我們对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有一定的认识,分析在童话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入手,找出提高童话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

(一)初读故事,感知情节

教学角度看,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呈现一条清晰的故事脉络,如同给孩子一张寻宝图。有了它孩子才能进入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体验,进而探究语言文字的奥秘。因此,低段童话教学应依照故事的顺序展开教学,并充分利用课前引入,初读检测,复习巩固等环节凸显故事情节,加深孩子对故事的记忆。

低年级孩子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因此,低段童话教学应多采用教师范读,帮助孩子整体感知故事。其次,低年级的童话课文大多配有连环插图,一幅幅插图再现了文字描述的场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让孩子初感故事内容。

2(二)提炼大纲,明晰故事

对故事有了初步感知后,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故事大纲的提炼,让孩子在脑中构建起一个明晰的情节图式,便于后面学习故事。如借助板书理顺序,利用板书采用贴一贴、标一标、排顺序等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孩子理清故事线索。例如《纸船和风筝》一课中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折纸的小船以及风筝来讲述小熊和小松鼠之间的故事。

二、增强儿童的情趣体验

一块石,一棵草,一朵云,一只鸟,在孩子的眼中,都可以是童话世界里的主角。童话作品充满了幻想与夸张的色彩,在教学童话课文时,应从儿童的视角去感受,若局限于日常认识,停留在童话作品的表面,自己首先被思维的定势限制住了,在教学时也会阻碍儿童的创造思维。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会运用以下方法:

(一)意境导入

在教学童话课文《春雨的色彩》中,一开始就提问儿童对春雨的特点有哪些认识,孩子们会回答出春雨的细和密的特点,这虽然概括了春雨的特点,但显得太平实,无法引起儿童的兴趣。在此,我们可把春雨的这两个特点整理成一段优美的文字,用文字的魅力来带动儿童的想象。用这段优美而简短的文字,不仅可把之前春雨平实的特点概括出来,而且还能运用童话当中的拟人手法,形象鲜活地写出春雨为大地所作的贡献,在教学课文之前便可让孩子们进入一个美丽的意境当中。

(二)反复朗读

要丰富儿童对童话的情感体验,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童话便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如教学《风娃娃》这篇童话,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描写风娃娃的句子,并运用小组赛一赛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竞争心态。在一次次的赛读中,风娃娃的性格形象自然而然就绘于孩子们的心中。

(三)表演游戏

童话教学中最形象活泼、最能提高儿童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就是角色扮演。针对语文低年级童话课文大多数都是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在课堂中表演童话这种方式就更加能发挥出优势。例如在教学《陶罐与铁罐》一文中,因为人物组成较为简单,且对话能充分体现出两个罐子的性格特征,就尤其适合采用“表演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对话训练。

(四)讲述故事

低年级学生学习了新的童话,学到了新的知识,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要向别人讲述。因此,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回家后将课本中的童话故事讲给父母、爷爷奶奶听,并请长辈听完以后作简要评价,不仅使课堂的学习得到巩固,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三、带动课堂之外的学习

(一)同类型童话类比法

学完一个童话故事,教师可以推荐新的故事:同一种小动物的,同一个主题的,同一位作家的……如学习了童话《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可以让学生读读绘本《小鸡卡梅拉的系列故事》,学习了《比尾巴》一课,可以让学生读读《蓝鲸的眼睛》《小花背》等,那就一定会吸引很多学生的眼球。

(二)拓展课外阅读量

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不同类型的书目,制作不同的阅读指导卡片来辅助学生进行汇报。卡片的内容可以包括童话书籍的名称、作者、出版社等基本资料,也可以包括“分享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你阅读第几页第几句话有什么感悟”“说说你的读后心得”“试着向你的同学或朋友推荐一下这本书”等等内容,以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班级可以定期组织全班同学作“童话阅读报告会”,教师与学生同读一本书,相互提问,共同参与讨论。或为教师和同学发现的好童话做一个推荐会,或为热心家长进课堂为大家读童话故事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童话阅读兴趣与热情,提髙学生童话阅读的品味与能力。

“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进行童话教学时,教师只有对学情有敏锐把握,以儿童之心来看待童话,用好童话载体,丰厚童话教育,这样才能让儿童真正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童话的美好与温暖。

参考文献

[1]姚颖.许晓芝.三十年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述论[J].教育学报,2011(05)

[2]莫崇芬.杨屹立.读写有机结合:彰显小学童话教育教学价值的有效策略[J]

[3]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探讨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 赵彩云

[4]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贵港市桂平市南木镇朱凤小学 钟芳兰 张保诚

[5]王晶.童话创作与中国儿童观的发展[J].文学教育,2009(3):134-135.

[6]宫艳丽.童话与小学语文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7]贾云.论儿童观的范式转型一社会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儿童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96-100.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低段创新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中低段“语用”型作文教学的运用策略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巧用文本资源指导低段梯度写话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