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心灵,解开心结

2020-01-06 07:53黄建梅
下一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摘 要: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一般情绪波动较大,如何正确引导初中生树立良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正确的是非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多初中生文化课业任务比较繁重,相较而言,德育渗透明显不足,由于缺乏成人的正确引导使得初中生道德认知薄弱,因此,加大了初中生学生的管理难度。按照心理成长规律来看,初中生的心理年龄尚未成熟,不会正常排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因此做事容易冲动,极易导致不良后果,影响初中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需打开心灵隔阂,以此在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方法

初中生在历经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经历后,虽然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年龄限制,他们对外界的各种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所以初中生道德观念的引导将作为初中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兜风要求,不单单局限于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也是初中班主任的重点工作[1]。通过德育教育的不断渗透,推动中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的提升,促使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近几年,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教育教学课程也随之发展变化,一线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教学,充分意识到,只有在德育教育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因此,德育教育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和家长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注重智育是普遍现象,因教师过分追求成绩,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家长为了孩子考得好成绩,为学生报各种教学辅导班,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也增加了大量的课业负担,导致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2]。初中时期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德育教育的缺失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若对学生缺乏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初中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已经迫在眉睫。

二、直达心灵,解开心结——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初中数学班主任在为学生们答疑解难,做好本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掌握德育相关的知识,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进行相关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方面要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利用新型科技课堂模式,优化教學方法,以此来达到学生敬畏教师,并积极与教师交流沟通的目的。作为社会中教书育人的重要群体,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教师应改变高高在上、严苛的形象,经常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积极换位思考,亦师亦友,也能够推动教师德育工作的发展。

(二)课堂内容多样化,带动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

每位教师都应该具备道德教育的基本素养,德育先行,智育次之,使每位教师应铭记于心的教学初心。班主任以及其他教学工作者都应该以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标准,努力提升学生们的互动学习讨论的热情,彼此交流探讨,打破教师“唱独角戏”之类的一对多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与老师一同成为课堂的主角,实现同学间的共同发展[3]。比如:北师大初中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节《生活的立体图形》,在对于现实物体若和抽象成几何物体的讲解完毕后,引导学生们总结归纳几何体的特征,头脑中形成特定的数学模型,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力,总结归纳能力,思考问题能力等等,这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的精神,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建筑物了解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教师们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使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也有利于教学事业的良好发展。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既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也能够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因此,班主任在教授数学等相关知识时,应尽力引导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以此来达到德育教学的目标。

(三)加强德育教学,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学习与工作的思维也在跟着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当今的教学事业逐渐打破了单独学习的传统模式,形成了更加注重团队协作能力,各尽其职的小组合作的模式,这有利于发挥学生们各自的优势,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形成团体荣誉感。小组内同学们的交流探讨,以合作的模式来解决问题,这是教学课堂的大势所趋,让同学们的差别思维相互碰撞,巧妙的将专业知识与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充分了解到道德教育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4]。

(四)促进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

由于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班主任不应把道德教育仅仅着眼于课堂上,在学生们的家庭时间和课外时间也应该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向家长们定期反映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近期表现,与学生家长做好交流沟通,向家长们灌输品德教育的必要性,并且及时改正有些家长的“品德教育不重要,学习成绩才是第一”的及其错误的想法。教师应让家长们担当孩子们的生活老师,发挥出家长具有的特殊优势,以此来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且提高品德教育的素养。家庭也是学习与生活气息非常浓厚的场所,故家长们发挥辅助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石慧.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认识和方法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40):74.

[2]邹雅妮.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读与写,2019,16(8):223,228.

[3]曹宇1.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读天下(综合),2018,000(001):P.21-21.

[4]王次平,仲伟凤.做一名智慧班主任的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9):46-46.

作者简介:

黄建梅(1976-),女,汉族,福建省龙岩市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