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整合教学设计

2020-01-06 07:52杜秀芸
下一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整合教学阅读语文

摘 要:课内外整合性阅读教学是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新出现的可以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以单篇文章为核心以及以单元为核心的两种教学模式来运用这一教学手段,真正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整合教学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学科本身的重要性和作用上来说,语文可以被称为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核心之一,而阅读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因此阅读部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从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状况来看,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和问题仍然存在。首先,教师群体对于阅读课堂的定位存在的认知偏差。长期以来国内受到传统文化和自身国情的影响,应试型的教育教学理念被广泛认可和应用。即便是在强调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今天,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将考试和分数看作是教学的全部意义和目标。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这一部分教师在开展阅读的课堂教学时,完全以提高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不仅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也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和手段等不适合当前的小学教学环境。在阅读的课堂上,教师从考试题目出发,将应试的技巧教学作为课堂的中心内容,使得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不断下降,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提高,进而导致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极低。其次,教师在语文的阅读课堂上无法广泛运用新概念新技术也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际上,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一部分教师心理上对新概念新技术的排斥。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之下,教师自然无法接受并运用这些新理念和新技术的优势,也就无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部分地区的教师受到外在条件的限制无法及时地接触到这些新概念,无法迅速掌握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的运用方法,从而也导致了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受到影响的最终结果。而教师要针对阅读教学开展教学改革,实施课内课外整合性阅读课堂,必须要立足当前存在的这些問题,及时解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课内外整合教学的策略

(一)基于单篇课文内容的整合性课堂

从概念上来理解,课内外整合性阅读课堂主要指的就是将课内的教材文章和课外的同主题或者同类型的文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合性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而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本身的特点来看,要开展课内外的整合性阅读,总的来说可以用以点带面的思路来开展,从单篇文章的整合性阅读出发,进而到单元性的阅读整合教学。所以教师首先可以将目光投向单篇阅读文章的整合性阅读课堂。

顾名思义,单篇阅读文章的整合性阅读教学就是以一篇文章作为核心进行分析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教材中文章的重要的核心地位。也就是说这种整合的过程是围绕教材中的文章而展开的。以《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的教学讲解为例来进行具体说明。教师在完成教学设计的任务时必须要明确地将这篇课文的内容讲解作为课堂做主要的部分,课外的阅读材料只能作为辅助性的,拓展性的部分。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教师就可以根据其内容和文章特点来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的形式。从体裁上来说,这篇课文属于寓言故事,通过讲述故事来让阅读者明白一个道理。所以课堂讲解既要关注故事内容本身,又要做好寓意的展现和延伸。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手段来完成故事内容的讲解,以视频、音频、甚至于学生表演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内容的展示,既要让小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的内容和重点,又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和积极性。在完成课文讲解和分析之后,教师就可以进入寓意的导入这一环节。而这一环节也是进行课内外整合的重要环节。教师既可以从文章的内容体裁出发,选择一篇类似的课外寓言故事作为阅读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分析,在借助之前分析课文内容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做好两篇文章的对比分析。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这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教师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寓意来出发,将相同寓意的故事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两篇文章所表述的核心意思,强化学生主题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二)基于单元课文类型的整合性课堂

在语文的阅读课堂上,教师在完成教材中每一单元内每篇文章的课内外整合教学之后,还需要将整个单元看作一个整体,进行以单元为单位的课内外整合性阅读教学。因为之前已经对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技巧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这一方面。而基于这样的教学过程和目的,教师主要可以采用主题探究的课堂模式来开展教学。具体来说就是教师需要根据本单元的文章主要体裁作为标准和依据,寻找相同体裁相同类型的文章作为课外拓展的部分,将两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起到展示阅读技巧并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仍旧以《我要的是葫芦》这一单元的课文为例。除了这篇文章之外,在这一单元中还包括了《坐井观天》《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甜的和酸的》这四篇文章。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每篇文章的体裁以及文章的语言和表达上的一些特点。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将这些特点进行总结,进而引出寓言类文章的语言表达特点以及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在完成这一理论知识的教学环节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一单元的文章以及教师给出的课外文章进行自主的分析,运用之前讲到的技巧和方法来完成阅读,并且总结这类型文章的阅读要点。

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最核心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整合性阅读教学的理念,通过单篇文章整合和群文整合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静文.小学语文单篇课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 2016.

[2]牛秀琴.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学周刊,2015(34):174.

作者简介:杜秀芸(1980.04—),女,汉族,甘肃静宁县人,现供职于静宁县仁大镇中心小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2019年度课题《 小学语文整合性阅读设计研究—以“统编”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成果,课题批准号:[2019]PLYZ53

猜你喜欢
整合教学阅读语文
一年级“短语、句式”的整合教学的探索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关于税法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