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提高食品检验效率为前提,分析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首先,介绍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原理以及所具备的优势,可以简化食品检测流程,保证检验结果精准性。其次,阐述免疫检测技术的种类以及免疫检测对象,了解该技术在药物残留、有害微生物、真菌毒素、转基因食品、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今后免疫检测技术发展方向,切实提升食品检测效率,以期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免疫检测技术;食品检验;荧光免疫技术、酶免疫技术
食品检验运用免疫检测技术,是以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技术、结合反应为前提,衍生而来的新型检疫手段,采用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等一系列检测方法,可以提高食品检验效率。同时,免疫检测技术也是食品检验领域比较常用的方式。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必然在社会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免疫检测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食品安全,也可以保障人身安全。
一、免疫检测技术原理与应用优势
通过抗原和抗体所具备的特异性,搭配先进的检测技术,可以更加高效且精准地检测部分微量成分,对食品质量进行准确评估,保证食品安全。免疫检测技术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存在差异,前者更具有灵活性与灵敏度,并且特异性更为清晰,可以在致密物质检测中应用该技术,无需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此同时,应用免疫检测技术放大信号反应,物理与化学手段当作载体,原有信号反应转变为信号形式。立足于免疫学领域这一角度,抗原抗体反应是检测的关键,反应期间抗原抗体处于互相结合与对应的状态,且特异性比较明显。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运用免疫检测技术,能够发现食品中免疫疾病,明确动植物体内含有激素与维生素,并且清晰地检验出具体成分,针对物种与微生物、动物与植物性状展开鉴定。由此可见,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作用。
二、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
(一)常用的免疫检测技术
免疫检测技术中涵盖荧光免疫技术、酶免疫技术、放射免疫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单克隆抗体检测技术等。食品检测中运用该技术,对比传统检测方法与手段,在携带便捷性、检测效率、成本等方面均具有优势,也适合在现场快速检测这一条件下应用。
第一,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可以使用直接法、间接法、间接补体增强法,采用荧光素在抗体上做好标记,抗体、荧光抗体融合之后,检测人员通过显微镜观察荧光,重点观察检测样品中是否有待测物存在。
第二,酶免疫技术。酶免疫技术的应用,结合了抗原抗体、酶催化底物所具备的优势,实际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
第三,放射免疫技术(如图1)。放射性标记、未标记抗原,融合不足量抗体竞争性之后,如果周围环境质量不高,便会降低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所以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逐渐减少。
第四,酶联免疫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测定技术、酶联免疫组化技术,融合了酶反应具有的敏感性、抗原抗体特异性。在食品检测中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检测效率比较高,特异性也是该技术非常明显的一项优势。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可以获得完整的视频资料,针对检测物质展开定量分析。
第五,单克隆抗体检测技术。该技术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比较常见,且和细胞培养与融合这两项技术结合,形成单一克隆抗体,这一抗体具备抗原特异性。食品检测中运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技术,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重复性、特异性,另一方面降低较差反应的几率。
第六,其余免疫技术。除了以上几种检测技术外,免疫检测还包括脂质体免疫检测技术、克隆酶给予体免疫测定技术,其中脂质体免疫检测技术具备磷脂双分子层,保证食品待测物含量检测结果的精度;克隆酶给予体免疫测定技术的运用,则可以重组DNA蛋白质片段,明確待测物含量。
(二)免疫检测对象
1.药物残留
食品安全检测中涉及到药物残留检测这一环节,抗生素药物检测、农药残余检测需要运用免疫检测技术。结合当前抗生素药物检测情况,采用酶联免疫法能够确定牛奶中含有的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含量,也可以检测水果蔬菜是否含有杀虫剂、除草剂等,还可以检测这些药剂的含量。除此之外,竞争性酶联免疫技术也可以检测蜂蜜、动物内脏中含有的四环素含量。
2.有害微生物
食品储藏与运输这两个阶段存在有害微生物,必然会影响到食品质量,一旦含有有害微生物的食品被人们食用,还会威胁人体健康。运用免疫检测技术实施快速检测,便可以发现食品中含有的有害微生物含量,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高效检测也可以检测有害微生物。
3.真菌毒素
真菌毒素是在真菌次级代谢之后产生,具有较强的毒性与污染性,例如黄曲霉素。如果花生霉变之后便会有黄曲霉素产生,不仅含有一定的毒性,还包含致癌物质。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真菌毒素。
4.转基因食品
当前我国食品行业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转基因食品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并没有明确的判断。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间接检测转基因蛋白质,或者采用PCR检测法直接鉴定转基因食品,是免疫检测技术比较有效的手段。
5.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
如果食品面临污染问题,判断污染程度需要了解菌落总数,而这也是食品货架期判断重要依据。某食品检测结构检测苹果中的菌落总量,将所有样品标准化预处理,稀释之后培养37°C培养基,最后得出检测样品的菌落总数。另外,在大肠菌群检测时,将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了解食品卫生标准,在37°C环境下培养48h,期间检测人员观察产气状况得出大肠菌群数量。但是在技术创新之后,该检测结构应用免疫检测技术,对比传统检测方法,更加高效且准确地获取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数量,通过抗体抗原特异性或者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也可以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
6.致病菌
按照食品检测相关规定,致病菌比较常见的有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菌,采用精准计算的方式得出细菌数量。针对苹果组织检测工作,发现检测样品内产气荚膜杆菌含量大于106个/g,代表这一批检测苹果样品极有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现象。若副容血性弧菌神奈川阳性株大于10万个,则会导致后果更为严重的食物中毒,若食品内蜡样芽胞杆菌含量在108/g个左右,也会导致食品中毒。所以,利用免疫检测技术检测食品中致病菌非常必要。
三、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基于当前食品检测工作的实施情况以及经济发展趋势,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成为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免疫检测技术,技术本身不断创新与完善,通过该技术必然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食品检测,并且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对比传统形式的食品检测技术,免疫检测技术处理流程得到简化,对检测人员操作要求不高,而这也是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应用的优势。结合免疫检测技术应用现状,水溶液中分子印迹识别技术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如果印记成分处理不到位,食品免疫检测最终得到的结果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并且会存在误差。站在多组分免疫分析系统这一角度,组织检测期间检测人员综合分析各个标记物,会影响到多组分检测实施过程的灵敏性。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检测需要用到的技术以及检测内容比较多,为了拓宽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范畴,今后无论是食品检测还是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提高其适用度,使之能够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从而提高该技术的重要性以及食品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保证食品安全,更加清晰地了解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另一方面通过该技术将食品检测的流程简化处理,检测人员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够推动我国食品检验行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
赵义廷,(1969-),大学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化妆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