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莲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抚州 344000)
内隐学习是目前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也是教育界重点研究的对象,通过内隐学习可以帮助护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晦涩难懂的知识,并且将知识融入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种内隐学习法在高职院校的护生学习护理知识中十分有效,通过内隐学习的方法,不仅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弊端,而且拓宽了基础护理教学的教学模式,从而帮助护生们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融为一体,通过内隐学习不仅帮助护生们掌握各种技能,而且能够明显的提高教学质量。
内隐学习是一种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是指人们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学习某种知识,掌握某种技能,而这种知识或者能力是可以通过测试检验出来的,这种学习方法与很多传统的技艺相似,是通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让学习者了解学习某种技能的学习形式。而通过这种学习方法掌握的知识或者技能,并不可以完全用语言来描述,在学习者的意识层面并没有对这种技能形成完善的规则,而是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表现出来的。目前,这种内隐学习的学习方法也逐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帮助护生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任课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符合护生们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通过循规蹈矩的方式进行基础护理内容的教学,通过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护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护生的专业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也格外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规定护生需要进行动作的反复练习,这种刻板的要求,极大地影响了护生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护生过分注重动作的要领,并且会结合动作要领去处理实际情况,难免会出现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与实际操作不符的现象,而出现这种现象时往往护生们不知道如何处置,从而出现操作失误[1]。比如:在进行肌肉注射的过程中,其动作要领是要求“两块一慢”通过这种口诀的记忆,虽然简明扼要,便于记忆,但是在使用口诀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口诀理解的过程的片面性,而这对于护生真正掌握护理的知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护生们实际操作能力。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取输出的教学方式,通过大量的输出,帮助护生们理解护理相关的知识。这不仅影响了护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使得整体的教学效果和实际操作的教学效果不能进行很好的融合,尤其对于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护理知识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严重影响了护生的理论学习,而且对于同学们思维的创新,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都产生了巨大的阻碍[2]。不仅如此,当任课老师的护理教学水平较为薄弱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偏差。这不仅影响了护生们对于正确的护理知识的学习,而且对于今后的职业操作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结合内隐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对高职院校的护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结合内隐学习的学习规律,帮助护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内隐学习的教学模式。由于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都是无法用具体的文字描述出来的,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活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为主,通过这种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帮助护生们更好的理解护理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不仅如此,还可以将护理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以知识网络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图形的方式帮助护生们加强记忆[3]。
为了更好的利用内隐学习,提高学习效果,首先,在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帮助护生们更好的掌握职业技能,应当让护生们进行各种各样的相近的或者相似的技能项目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加强肌肉记忆,其次在护生针对某一项技能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安排护生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反复练习,通过环境的改变,使护生适应某项技能的灵活运用,最后应当将练习经常化,通过反复练习,形成“针手合一”的效果,从而使任何技能的运用都可以像进行日常活动一样简单。
结合上述分析,基础护理教学非常注重高职院校护理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步发展。对于护生不仅要求其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还要熟练地运用各种护理的相关业务技能,通过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一名集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于一身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利用内隐学习的规律,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模式,发展到极致,从而促进护生们在内隐学习的过程,掌握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帮助护生们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职业优势,提高护生们的核心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