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佳 唐 炯
(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 重庆江津 402223)
职业倦怠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的,他指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40年以后,很多学者对职业倦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旗帜鲜明的理论。现在一般人认为,职业倦怠是指由于持续的工作压力引起个体的严重紧张反应,从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工作动机与激情,对工作敷衍了事,消极避世,回避与他人交流,对事物多持否定态度,自我贬损,感情冷漠,焦虑抱怨,责备等症状。
笔者对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发现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日益严重。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职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使教师自身的发展受到阻碍。现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分享于下:
研究表明,中职学校教师长期面临来自学生教育、自身发展、学校生存与发展和工作负担重等方面工作压力,这些压力是造成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具体如下:
众所周知,目前的教育现状普遍是成绩好的学生上普高,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上中职学校。中职学校的招生不像普高能“挑肥拣瘦”而只能是 “一窝端”,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素质整体偏低。这些学生普遍学习意识淡漠、纪律意识淡薄,造成教育难度的日益增加,与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愿望和要求直接冲突,构成了中职学校教师所特有的、特殊的心理压力。这种持续的压力使教师感到失望和无奈,身心疲惫不堪,长此以往,心理的疲劳与精力的衰竭必然会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学生的难教育成为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中职学校的教师来源广泛,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教师在工作若干年后或对职称、职务、荣誉没有“想法”或“盼头”之后,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工作态度懈怠。有的教师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兴趣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学生,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之间很难达成默契;有的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不能有效地适应学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面对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时缺乏自我调控能力,不能有效地面对心理矛盾、调节心理冲突。这些都造成教师自身、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
作为教师,社会给予了广泛的尊重和认可,但对中职学校教师的工作,社会上还是存在一些偏见。现在社会“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普高、考大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社会现象的主流。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技能,面向的方向是就业,因此很难取得学生考大学、上名校所表现的教学业绩,重本率、名校率都与中职学校的教师挨不上边,就难以赢得社会的认同、推崇。因为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底子较差,老师们甚至付出得更多,但社会认可度却大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引发职业倦怠。
中职学校教师工作时间长,负荷过重。中职学校教师平均每天要把85%~90%花在教学与教学有关的事务上。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疏导学生思想、化解学生矛盾纠纷。特别是德育教育、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时时绷紧安全防范之弦,时刻关注学生生活、课余活动,严防学生因身心智瑕疵致意外事件。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易发人群,严重的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师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和冷漠残酷的情绪和方式去对待学生,学生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防治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更需要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更突出。同时,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使得中职学校的环境更为复杂多样。中职学校教师思想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其思维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地位,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的认同度,让职业学校的教师充满成就感。
主管部门、学校时刻把职校教师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中,要关心、理解、体贴他们,从职称、工资、住房、医保、养老等热点问题入手,热情关怀,确实解决好他们的困难和需求;重视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身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营造一个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给职校教师队伍创造一个健康、和谐、宽松的成长和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安居乐教”。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良好师德师风对学生具有教育导向、渗透熏陶、激励示范作用。因此,重视职校教师教育与培训,提高职校教师职业道德,以缓解消除职业倦怠。
一是引导中职学校教师树立坚定的教师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对学生学业表现有正确归因倾向,优秀教师一般都倾向于内部与外部结合的归因,而不是单方面的归因。
二是引导中职学校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会悦纳学生。在教学中公平地对待学生,尊重、热爱、关怀他们,运用学科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用教师无私的爱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三是引导中职学校教师建立合理的职业教育期望,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中职学校教师应针对中职学生实际情况,降低把学生变成学习通才的期望,有针对地制订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为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心理、行为上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
四是激励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激发自己的潜能,主动地寻求机会锻炼自己;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教师应与时俱进,正视挑战,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抗挫能力,克服职业倦怠。
一是积极参加教育和培训。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增加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内外专业情况的了解,拓展专业领域视野,提高职业竞争力,避免职业风险,增强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
二是提高教育工作价值感。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育信念,坚持不懈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很多行业的优秀技工或管理者。
三是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调整心态,以开朗豁达的态度对待,将压力转换成积极动力,重新燃起激情之火,职业教育需要激情。
四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会包容。在面对来自学生的压力时,不要一味地抱怨,要换一种角度去看待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缺点在所难免,教师应爱护学生,多看其优点,有时不免可采用幽默的语气或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而且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五是培养减压、抗压的能力。应合理运用应对压力的技巧,积极疏导负面的身体和心理反应,培养读书、游泳、跳舞、听音乐、爬山等爱好,既可以使自己放松,又可以陶冶情操。遇到压力与挫折时千万不要过度否定自己,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尽快使自己从倦怠的迷宫中走出来。
希望中职学校的老师们能够克服职业倦怠,积极工作,乐观生活,做生活的热心人,做一名追求卓越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