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中医药院校校务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2020-01-06 22:26:34董玉节
科学咨询 2020年1期
关键词:校务工作者中医药

杨 浩 董玉节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12)

校务工作广义上泛指与学校教育事业相关的事务性工作,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校务的科学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由高校党务、政务、教务等因子组成[1]。中医药院校校务工作即关于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事、学工、财务、后勤等方面的事务性工作,涉及内容宽泛而具体[2]。

一、中医药院校校务工作现状概述

(一)宏观层面时代背景提出高要求

1.国家“双一流”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当前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屹立于世界东方。然而,大国崛起呼吁高等教育强国的出现,以文化变革和文化进步带动科技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颁布,体现出我国正从高等教育大国谋求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更是稍纵即逝。中医药类院校是普通高等院校中独具特色的一类,其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的健康资源深受大众喜爱,因此,中医药类院校也是最有可能厚积薄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然而,我国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因为中草药种植条件局限、中医药人才培养乏力等因素而未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优质中医药服务难以适应大众的健康需求,这些问题都要依靠中医药专业发展以及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来解决。这就意味着,高校行政体系和校务工作的内涵必须做出相应变化,因此,对学校办学决策、协调、保障的校务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严的要求。

2.“健康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包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学科技创新、健康扶贫工程、中西医并重在内的各项重点任务均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一带一路”战略旨在通过使沿途、沿岸国家获益,改变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区在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洼地”面貌,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和地区的健康需求量大,这一战略方针的实施将极大开拓我国中医药“走出去”的发展空间。

这些国家级战略方针的提出给中医药发展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给中医药院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这些目标的实现无不需要校务工作者攻坚克难的勇气与开拓创新的智慧。

(二)微观层面自身发展不完善

1.中医药院校校务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不理想

我国中医药院校校务信息资源在管理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在利用上缺乏统一领导和整体规划,导致学校信息资源服务质量不高。近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医药院校建立了诸多信息管理系统,如教学、科研、设备、人事等信息系统,但是信息资源的开放度和再利用情况不理想,普通师生能获取的有效信息非常有限[3]。目前,中医药院校校务信息的获取大多还处在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即逐级上报、各部门分头上报,导致信息多处录入,甚至同一个数据出现多个值,这必然会影响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从而影响信息综合分析的可信度,及学校办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甚至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决策。究其根本原因,是信息资源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2.中医药院校校务公开的形式与内容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科学合理的校务公开是高校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的重要体现,在展现中医药院校综合实力、促进学校改革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我国中医药院校校务公开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首先,形式上缺乏科学性。部分中医药院校校务公开制度不完善,存在随意性,对什么事情要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没有相对明确的界定。此外,多数院校仅重视校务对内公开,而忽视对外公开,并且依然存在形式主义,使工作处在被动公开的状态。其次,内容上缺乏合理性。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重视结果公开,忽视决策过程公开,使得一些需事前监督的重要事项变成了事后监督。另外,公开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时效性,校务公开内容直接影响学校形象,相关信息甚至影响学校排名,另外,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校务公开已不能通过学校公开栏或相关报告来实现,而校务公开信息长期不更新的情况屡屡发生。

二、中医药院校校务工作对策思考

(一)积极构建校务工作沟通交流平台,共同应对新时期高要求

协同合作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关门办学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中医药院校的发展要求。2015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就是多家单位上百名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国内医药卫生界协同创新的典范,在这背后校务工作者的努力不容忽视。为响应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决策,中医药院校积极作为,成立“创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联盟”,在各个领域内开展深度合作。不仅如此,在“健康中国”“一带一路”等战略背景下,校务工作者们应该着力构建多层次、宽区域、更完善的沟通交流平台,协作整合资源,共同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二)积极争取整合各类资源投入办学,助力学校改革发展

中医药院校的改革创新与高速发展,迫切需要校务工作者不断拓宽各类筹资渠道。除了争取政府支持、积极社会筹款外,整合校友资源也是高校获得支持和争取发展机会的重要手段。校友是中医药院校的形象和名片,是学校教育成果的最重要体现,也是学校树立社会形象的重要资源。因此,应将校友工作放在校务工作中更重要的位置,成立学校校友会,做好顶层设计,整合校友资源,吸引更多校友关注、支持并投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助力学校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适时调整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大学的发展规划是指导自身行动的纲领,是对未来环境的应对策略[4]。具体来说,是学校在充分分析社会形势与教育综合改革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制定的有关学校定位、发展目标、方向与思路的长远规划。但是,长期以来中医药院校的发展规划来仍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如缺少应对生源危机的思路与举措。因此,中医药院校校务工作者应认清社会形势与教育发展现状,适时调整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章程与中长期发展规划。

(四)转变思想认识,完善中医药院校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针对目前中医药院校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的现状,校务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完善顶层设计,对学校建立的诸多信息管理系统要统一领导,整体规划,从体制机制入手,完善制度建设。其次,从技术层面入手,加强数据管理,提高信息关联度,避免众多数据不同领域各自维护而出现的数据不一致情况,不仅如此,还要制定管理标准,确定数据权威源,避免数据多处管理导致的数据不准确情况。最后,从师生角度出发,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让师生在服务平台上即可查询所需资料及办理相关事务。

(五)做好校务公开,推动学校民主管理与科学决策

严格程序,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制定公开目录与相关标准,明确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与程度,推进二级单位公开工作,着力搭建校务公开完整体系。注重校务公开实效性,进一步明确公开效果评价标准,使此项工作能够真正起到聚人心促发展的作用。细化校务公开责任分解,充分发挥学校纪检监察部门、教代会、工代会的监督作用,推动学校民主管理与科学决策。与此同时,在开放式大学发展趋势下,校务工作者要勇于拓展校务公开渠道,对内公开的同时,积极对外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从而赢得社会支持与赞誉。

中医药院校校务工作要不断强化组织领导,丰富内容,拓宽渠道,建立长效机制。新时期,校务工作者要积极谋划,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形式,从而推动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校务工作者中医药
关爱工作者之歌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致敬科技工作者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下高校校务公信力建设
大学教育(2014年10期)2014-07-25 19:26:09
深化校务公开 构建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