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昊
(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 北京 102488)
在现代社会随着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各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其中呼吸变应原引起的超敏反应尤为严重,哮喘为这类超敏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现已成为一种具有大群体的病症,仅中国就有1500多万哮喘患者。迄今为止,超敏反应具体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因此,也缺乏相应的有效预防以及治疗手段。超敏反应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将为我国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因此,开展对于超敏反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以及临床价值。本文将从反应诱因、症状及治疗方面,对各型超敏反应进行总结。
由反应速率来看,超敏反应可分为两类:速发型反应和迟发型反应。如今临床上常根据变应原性质、进入机体的途径、参与因素、发生机制等,分为下述4种: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超敏反应。
也称过敏性反应,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进入人体内的变应原或过敏原可以有选择性地诱导特异性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又被称为抗体,这类抗体与嗜碱性粒细胞或肥大细胞表面上的FcεRI相互作用,进而使身体处于致敏状态。当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变应原和致敏靶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结合,特异性的激活致敏细胞,最终引起机体发生脱颗粒现象,即发敏阶段。在细胞脱颗粒反应中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如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增加的腺体分泌,这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超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通常会引起全身性和局部性的反应。其中全身性超敏反应包括药物超敏反应(drug hypersensitivity,DHS)、血清过敏反应等。DHS是一种迟发型的全身过敏反应,一般是由药物过敏或继发感染引起,此外皮疹、发热和器官损害等症状也时长伴随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该类症状的常见诱导物主要有,青霉素、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由血清引起的过敏反应中相同血清诱发的二次免疫所导致的严重全身性疾病,可致人休克,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常用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等动物免疫血清用于预防和紧急治疗,患者有可能因为再次接触同一血清制剂而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在局部过敏反应中最常见的为消化道过敏反应和呼吸道过敏反应。腹泻、呕吐等是消化道过敏反应的常见反应,其常有粘膜水肿,渗出,平滑肌痉挛或出血等症状发生。虽然过敏原主要是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等,但有研究表明,吸入或注射的过敏原也可作用于消化道。过敏性鼻炎是呼吸道过敏反应中最为常见的疾病,通常是由易过敏机体暴露于过敏原后释放出大量组胺等致敏物质所引发。其病发的两个必备因素有,作为诱导物的特异性抗原及被诱导的IgE抗体。过敏性哮喘是一种世界范围的疾病,其和过敏性鼻炎一般同时发生,严重时可导致多种疾病和劳动力丧失。
荨麻疹俗称为风疹,是皮肤过敏反应中的常见反应,会引起皮肤和粘膜的小血管扩张,局部的渗透性增加引起肿大。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对于I型超敏反应的预防和治疗,临床上通常考虑两个因素:过敏原和免疫状态。找到关键过敏原是预防和治疗的首要条件,出现症状时应立即隔离患者和过敏原;此外,根据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对某些环节进行有效的干涉也是治疗的方法之一。异种免疫血清脱敏治疗和特异性过敏原脱敏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
对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研究,研究者更多侧重于治疗的研究。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舒畅等利用回归性2011年至2014年的住院患者中确诊的10例DHS病历资料,归纳临床特点,并总结DHS发病规律及治疗方案[1]。目前,研究人员已将中药成分应用于治疗过敏反应,病理学观察表明,中药黄芪可抑制过敏反应的早期病理改变,也可抑制主要由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引起的晚期病理改变。还有一些研究者对于其超敏反应的用药进行了研究,张紫洞、熊方武对复杂的药物不良反应其差异,不易区别性进行了讨论,对交替用药进行了探讨[2]。赵伟峰、黄琼对26例可疑药物致敏进行分析,得到药物超敏反应长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多样性,并总结了有效的治疗方案[3]。
当抗体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变应原相互反应之后,可通过抗体的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抗原表位(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通过三种途径杀死靶细胞,调理作用,互补作用,以及靶细胞的刺激或阻断。部分自身组织细胞也参与抗原的组成,其与被吸附的外来抗原组成构成复合抗原。某些药物也可以改变组织细胞的表面结构以形成自身抗原。
Ⅱ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常见反应。其中急性溶血反应患者血浆中血型抗体与供者红细胞膜抗原反应,进而激活补体,产生免疫复合物,发生消耗性凝血障碍等[4]。
对于Ⅱ型超敏反应的治疗应该立即切断或阻碍变应原途径,应用抑制发热、抗组织胺药,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可行血浆置换术或者免疫抑制治疗。输血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频率或减轻不良反应的症状[5]。
Ghislaine Annie C.Isabwe等对104例超敏反应病例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的治疗适应性,并得出优选治疗方案[6]。也有学者研究了II型超敏反应的预防,刘达庄等以免疫输血反应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聚凝胺及简易致敏红细胞与血小板的血清学试验(SEPSA)等新技术为未来超敏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新途径[7]。也有部分研究人员对治疗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回顾性分析各种病例的病例,根据抗体的类型和不同的红细胞组分评估不合格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8]。
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是由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引起,其多沉积在多个或局部毛细血管的基底膜,进而激活补体途径,调节中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最后引起以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为特征的局部充血性水肿或坏死。
Ⅲ型超敏反应多发生在局部,包括Arthus反应和Arthus样反应。Arthus反应中,血管壁中抗原与血浆作用后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静脉血管壁中,最后导致血管溃疡和坏死。Arthus样反应,指由血清或蛋白质药物等进行肌内注射引起的与Arthus表现类似的反应[9]。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是引起组织损伤的始动因素,损伤主要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其中红斑狼疮可由紫外线的过度接受激发或加重,可能与其损害角质形成抗原。同时,一些药物和病毒也可能对该症状起诱发作用。
Ⅲ型超敏反应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阿司匹林可用于发烧或关节疼痛,抗组胺如苯海拉明可外用于皮疹、瘙痒。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而对于极其顽固的重症患者可考虑血浆置换疗法。若皮肤试验阳性且必须使用血清,则应注射脱敏。关于Ⅲ型超敏反应中典型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者进行了研究,李圣楠、黄慈波介绍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类标准,治疗原则等[10],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Ⅳ型超敏反应,也被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bypersensitivity,DTH),其发生机制与补体和抗体无关,是由效应T细胞介导的细胞过敏反应。细胞变性坏死、单核细胞浸润是Ⅳ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
细胞内寄生虫如原生动物等感染主要引发的是感染性Ⅳ型超敏反应。依靠接触引发的感染称为接触性Ⅳ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就是最典型的一类。
慢性哮喘,属于Th2介导的IV型超敏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呼吸过敏反应疾病,主要的效应细胞有Th2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两者释放的效应分子会导致气道变窄,气管组织改变,如平滑肌肥厚、细胞增殖等。
在相关治疗中接受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的患者较为稳定,很少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是为了稀释抗原和刺激细胞,并降低抗原抗体浓度最后得以促进组织快速恢复。如果患者出现I型对tosiuzumab过敏的症状,则IV型反应可能转变为I型反应的治疗。因此,对于皮试结果呈阳性的患者,应采用脱敏治疗,反应消退后,继续先前的治疗进度继续输注。如果反应愈发严重,应停止脱敏,并应使用适当的急救药物治疗患者[11]。
目前的科研工作者常使用小鼠模型来研究对IV型超敏反应的治疗,如何秀玉等得出剂量效应是rMT38诱导豚鼠DTH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12]。边江辉等利用根田鼠,探讨青藏高原根田鼠免疫功能的季节变化,研究二硝基氟苯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关系,研究者发现根田鼠种群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免疫功能的差异有明显的关系。
Ⅰ型超敏反应抗体为IgE,抗原属于外源性,一般反应时间在接触后15至30分钟内,其功能细胞主要包括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表现为风团及潮红。诱发II型超敏性的抗体主要有两类:IgG和IgM,其发作时间短,主要是由于细胞表面上的抗体和补体的作用,其特征在于细胞溶解和坏死。Ⅲ型超敏反应与Ⅱ型超敏反应相同,抗原是可溶性抗原,但作用时间长。主要作用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和补体,其特征是红斑和水肿。Ⅳ型超敏反应发生在细胞内,其主要效应细胞是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发作时间上,Ⅳ型较其它三种更为迟缓,一般在接触变应原后二到三天产生明显反应。在介导因素上除Ⅳ型由Tc介导,其它三种都为抗体介导,详细参考下表:
四种超敏反应异同对比
众多的研究学者对于超敏反应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在超敏治疗和预防上都有了一定的进展,而在超敏反应的治疗机制上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未来应向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案发展,对于突发症状的系统处理方案还需要努力。此外,公民的自我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也应该得到加强,从发生机制的第一步就降低超敏反应发病率。